好几个上过美国知名编剧罗伯特麦基课程的朋友都跟我吐槽说: “这老头快80岁了,脾气真差,真刻薄!老娘平常走到哪里不是人五人六的,哪家媒体不喊我一声老师?上他的课大气都不敢出,憋死我了!”
有人因为迟到5分钟,被他罚站不许进门的。
有人下午昏昏欲睡被他拍醒,还有人因为敲键盘声音略大,被他怒怼:“请问你母亲还在世么?她没有教过你基本礼仪么?”
虽然我也认为这句太过了,他要这么问我,我站起来就怼回去了,但是你们知道这个老头儿凭啥这么刻薄这么拽,还一群知名作家编剧颠颠儿跑去上他的课么?
他是世界上最着名和倍受推崇的故事编剧教育大师,从他的课堂毕业的学员,至今得过35次奥斯卡奖、165次奥斯卡提名,170次艾美奖,500次艾美奖提名,30次美国作家协会奖、180次美国作家协会提名,25次导演工会奖,50次导演工会提名。
一个一生都致力于编剧教学的专家,一个成绩斐然的学者,他如果和善可亲,大家会夸他德艺双馨,但如果暴躁刻薄,大家也都能理解,毕竟有才华的人谁还没点脾气呢?
世人可以容忍他的傲慢跟刻薄,因为可以从他身上收获更多,与之相比,跟他交往所承受的那点压力,根本不算什么。
爱因斯坦很难相处,乔布斯脾气极差,马斯特更不是什么谦谦君子,但如果可以待在他们身边工作,每天被骂哭我都愿意。
古今中外,确实也有一些名家大师属于才德兼备类型,但更多人真的就是能力越强,脾气越差或者说脾气越怪。
ta不见得是跟你发脾气,但会有很多自己莫名其妙的规矩跟怪癖,你得遵守,总之就是四个字:不好相处。
根据我对人类的观察,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劣根性,就是你对ta越是谦让包容,ta越是践踏你的底线,不尊重你的时间。
你一旦刻薄“无情”起来,ta立刻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并且光速改进,你们的关系反而好了起来。
举个例子,我以前不那么忙的时候,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回答所有读者的问题,无论这个问题多么无聊,低级,鸡零狗碎。
后来我发现,大部分人并不会重视跟珍惜免费得来的建议,她们只是在寻求免费的安慰,找你索取情绪价值。
然后继续回到之前的轨迹,用注定会悲剧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重复同样的生活,过十天半个月再来问你一次。
你恨铁不成钢的同时,也觉得自己付出的时间跟心力没有得到尊重。
后来我越来越忙,也没时间回复所有人的人问题,就定了这么一个规矩:回答一个问题299,一小时语音2000块。
因为价格是最好的筛选机制,很多根本不想解决问题只是寻求情绪安慰的人一看要收费主动就放弃了。
还有一些人本来想找我解决问题,一看价格不算便宜,就动脑子自己解决了,这样也很好,因为我定这个价格不是想要靠这个赚钱,这种做一单算一单的农耕思维也赚不到啥钱。
而是通过定价淘汰掉90%并非诚心解决问题的人,同时让所有人都清醒的意识到:
2.我从来不给免费的建议,你在我这里获得的解决办法是你花钱买来的,所以你务必要高度重视坚决执行,这样对你才有切实好处。
有了这个价格筛选机制,每天对我提问的人直线下降,剩下的提问者,基本都能很好的梳理自己面对的问题,也能执行我给出的建议,并且很快就能看到成果。
基本上都会回头谢谢我,还有一个挽救了自己婚姻的大姐要从外地赶来参加我30号下午在武汉的签售会当面表达感谢。
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每个人的付出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平白无故的能量损耗,无论是时间金钱还是智慧跟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定规矩跟界限感让陌生人懂得尊重你的时间。
对于亲近的人,更是如此,因为很多时候亲近的人反而容易丧失界限感,因为跟你太熟,觉得你的所有付出都是理所应当。
在我前一阵忙到每天睡5个小时的时候,我的亲闺蜜每天要占用我1个小时的时间吐槽自己男朋友各种不是,汇报分手进行到哪一步了,我还得提供情绪价值给出可行性建议,总之就是心好累。
这种沟通持续了差不多一周,然后她跟我说:“我们和好了,不分手了。”
然后我就炸了,我就骂她说:
你说你的行为跟抖音上的毛毛姐和三姐有什么区别?我根本就不care你分不分手,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么?
你恋爱谈的开心我祝福你,谈的不开心我可以陪你喝一杯聊聊天,分手了需要人陪我可以陪你旅个游,这是我能为你做的。
但是你自己反反复复纠结不要浪费我时间行不行?我很忙我很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你讲微信的每一秒钟压缩的都是我睡觉的时间!
于是我那个平常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从来不认错的亲闺蜜保证再也不这样了,还给我发了个520的红包赔罪,承诺以后一定注意。
她也确实是改进了很多,依然会跟我分享跟男朋友的一些问题,作为好朋友我也很乐意听,但像之前那样纯属把我当情绪垃圾桶让我陪她一块儿演内心戏的事情再也没发生过。
我对她的爱不会因为她小小的瑕疵而减少,她对我的爱也没有因为我那次发火而降低。
准确说,经此一役,我们关系反而更近了。
昨天久未联系的好友,在微信上跟我发了个生日红包顺便告诉我她辞职了以及今后的打算,我给了她一条可行性极强的建议。
并且跟她讲说,辞职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收入不稳定,而是时间管理的问题。
你以为你突然多出了很多时间可以大展宏图,其实你会发现,找你索取时间的人更多了。今天这个人找你解决问题,明天那个人找你闲话家常,后天又有人心碎了找你疗愈。
我对朋友一直很仗义,基本都是有求必应,特别是看到别人出问题了,根本做不到袖手旁观,但是从我开始变态忙碌之后,对不起,亲妈也只有半小时闲聊时间。
也就是说,我每天可以花半小时在微信上陪你闲聊也好,出主意也罢,作为朋友,这是我愿意为你做的。
除此之外,我只想跟这三种人交流:
很会赚钱的,我可以学思维;
当然这都是相互的,如果你自己专业能力差,不懂商业,人又无聊。
别人能力强会赚钱有意思的人干嘛要找你聊天呢?
是不是这个理?
但是所有能够良性发展,地久天长的关系都是基于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满足,这个“利益”不见得是真金白银,很多时候反而是情绪价值:安慰,鼓励,醍醐灌顶。
但是两个能量相差太远的人,甚至无法为对方提供等值的情绪价值。
最后就变成了一个人永远在对另一个人输出,如果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种能量输出非但不能天长地久反而会嫌隙丛生。
想要别人尊重你,尊重你的时间,尊重你的付出,首先,你自己必须是一个时间值钱专业过硬的人,其次,很多事你自己做到位了才有资格挑剔别人,否则就是个笑话。
好比你可以定规矩说,跟你约会迟到10分钟以上你立刻走人。
别人都到了你还没到,岂不是笑话?岂不是自己打脸?
你开班授课可以嫌弃那些昏昏欲睡的人,前提是你自己站着讲了一天还能保持精神抖擞,这也很不简单。
你甚至可以骂员工懒,说你无法原谅连标题都有错别字这种低级错误,再犯一次给我卷铺盖走人,前提是你自己勤奋到无可挑剔,严谨到毋庸置疑吧。
否则你的威信从何而来呢?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呢?
别人不尊重你,要么别人不认为你优秀你专业,你值得被尊重,要么你姿态太低,态度太软,欺软怕硬的本性让很多人“忘记”要尊重你。
在这种情况下,你适当“刻薄”一点,你会发现所有人对你态度都变好了。
在变的“刻薄”的同时,你的自我要求也更高了,小毛病坏习惯也更少了,毕竟自己做不到的事也没脸要求别人,所以想要当个理直气壮刻薄的人也并非易事。
对于少部分修养好,拎得清,知进退的人,你宽容待人和蔼可亲是没问题的,不会影响ta对你的判断跟态度。
对于大部分你越包容ta越不知分寸的人而言,尽管“刻薄”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