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问伊娃
1、添加微信Eva-nest
2、用简洁的文字,完整讲述你的故事
3、红包打赏199元,伊娃会在8小时内回复你
伊娃你好。
我是80后,从事互联网和电商,今年创业第6个年头。年净收入过了千万,算是实现了基本的财务自由吧。
创业的这几年,随着账户数字飙升,留给家人的时间直线下降。儿子快5岁了,我没给他冲过一瓶奶,换过一个尿不湿。偶尔回趟家,儿子看见我都怯生生的。我知道自己有个儿子,儿子也知道自己有个爹,我们的关系深度,仅限于此。
上周和老婆儿子环游欧洲回来。这次出游一个多月,是5年来跟老婆儿子在一起呆过的最长的时间段。老婆怀孕了,大多数时间是我照顾儿子。给他穿衣服,洗澡,一个床睡。陪他玩闹,也跟他发脾气,忽然真切地觉得自己跟儿子建立了感情链接。
我老婆怕惯坏孩子,只有过年过节才会给儿子买礼物玩具。如果孩子要买贵点的东西,她就会假装爸爸麻麻没有钱。儿子特别喜欢吃冰激凌,麻麻怕吃坏肚子,坚持一天只能吃一个。
儿子跟我待在一起的一个月,忽然发现每天都是可以买礼物的啊啊啊,原来粑粑麻麻是有钱的啊啊啊,但冰激凌还是不能随便吃的啊啊啊。小家伙为了争取多吃一个冰激凌的权利,数次跟我们撒泼打滚,但他麻麻坚守底线。
我小时候是在江苏农村长大的,父母都是农民,对我的教育就是节省,忍让,克制。这导致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过得很压抑。直到现在还是会把自己的物欲当做虚荣心,一边忍不住要满足自己,一边又会在心里谴责自己,内心很扭曲。
我老婆的观点是,如果让孩子觉得任何东西都唾手可得,会降低他的满足感,不懂得珍惜。或者物欲泛滥,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长大后一旦发现有些东西不是他想要就有的,就会受到特别大的打击,造成心理问题。我觉得她讲得也有道理。
但看着儿子为了一个冰淇淋嚎啕大哭的时候,还是于心不忍。我们通过奋斗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孩子远离我们曾经遭受的物质贫乏之苦吗?
孩子的欲望是应该被尽量满足,还是被不断克制?这对于孩子和大人,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很认同你关于情感问题的很多看法,所以想听听你的观点。谢谢伊娃。
…………………………………………………
▼
伊娃上周去北京,去一个童鞋家里吃家宴。也是一枚80后,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有一个2岁半的女儿。
娇憨的小公举上了饭桌,饕餮大吃,饭量惊人。麻麻在旁边不断劝阻,这个不能吃那个不准吃,小公举不断哭闹抗议。
想起我家那个挑食的,吃饭跟猫一样的娃娃,伊娃还是有几分羡慕地说,她想吃啥你就让她吃呗,她吃饱了不就不闹了嘛。
麻麻说,这孩子从小就不知道饥饱,你要是不按时按量,她就能一直把自己吃吐了。
伊娃惊呆:这不可能吧?小孩子吃饱了自己是会知道的呀。
麻麻说,乖,来,给阿姨看看宝宝的小肚皮。
小公举站起来拍了拍小肚皮,小肚子涨得像个要破皮的小西瓜。伊娃阿姨着实被吓了一跳。
麻麻说,她是真的不知道饥饱。所以从坐月子开始,我就一直是定时定量给她吃东西的。
▼
恰好伊娃在【得到】学习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程,讲到0~1岁的口欲期。口欲期的宝宝认为麻麻和自己就是全宇宙,是一个人。他生活的是个一元世界,感知世界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嘴。
如果他哭闹,麻麻马上体察他的需要,给他抱抱给他喂奶,他就觉得世界是安全可控的。如果他的哭闹得不到回应,他就觉得恐惧不安,甚至产生毁掉世界的恨意。
所谓的定时定量,在大人看来时科学合理的。但对处于一元世界的婴儿来说,他的感受就是,他吃不吃得到食物这件事,不是他能控制的。为了抵御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他就像一只小存鼠一样,在能触碰到食物的时候,不顾一切地全部吃下去。
过了一岁后,这种恐惧和贪婪就会固化在潜意识里。暴饮暴食的成年人,很可能就是在口欲期没有得到完整的满足,失恋或受挫后,会失控地用大量食物来填补心理黑洞。
楼上的两对父母,都是通过近十年的独立奋斗,创造和获得了大量财富的精英人群。他们是不缺钱的,对孩子也是不缺爱的。但他们的孩子,为什么要为了一餐饱饭,一个冰激凌,跟父母一次次展开激烈的厮杀呢?
So,到底是孩子有病?还是父母有病?
▼
伊娃的娃娃两三岁时,特别喜欢坐超市门口的摇摇车,每次路过都要上去摇一摇。
摇一摇一块钱,俩馒头没有了。
她姥姥心疼钱,带娃娃出门时,经常不让娃娃坐,狠心让小不点儿一路趔趄着哭到家。
伊娃跟她姥姥说,你如果想省钱,很简单。你一次买上10个硬币,让她把每个车都摇一遍。摇到她自己哭着闹着不玩儿了,你以后就再也不用花这个钱了。
她姥姥不服。伊娃带着娃娃和她姥姥来到超市门口,买了10个游戏币给娃娃,告诉她今天随便摇,摇到尽兴。
摇到第5五次的时候,娃娃就情绪烦躁滴表示不想玩了。伊娃说那不行,还有5个游戏币,必须摇完。第6个车车,娃娃是带着强烈对抗的情绪哭着摇完的。自此看见摇摇车,大老远绕着走。
艾玛,你说我这娘是不是亲的……?
[汗][汗][捂脸] [捂脸]
满足孩子的物欲,会不会让他变得更贪婪?
建议为了一个冰激凌,与儿子反复厮杀的粑粑麻麻,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做一个实验:
带孩子去超市,把所有他想要的冰激凌全部买回来,最好能装满整个冰箱。首先在视觉上给他极大的满足感。
然后告诉孩子,从今天起,冰激凌不再限量供应,想啥时候吃啥时候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一个星期后,你就可以看见实验结果了。
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他从此以后,对冰激凌所有的幻想和执念,都灰飞烟灭。
最大的代价,就是他可能会吃到拉肚子。
不要责怪他。给他喝点热粥热水,吃点妈咪爱啥的,症状24小时解除。
但他从此会懂得,【吃多了冰激凌会肚子疼】,不是粑粑麻麻骗他的。日后父母在更重要的事情上给他忠告,他会倾向于采信,而不是对抗。
父母成功的意义在于,能够在更大的的疆界里给予孩子自由,释放他丰沛的欲望和生命力,让他的自由意志得以旺盛生长。
尝试~犯错~成长的过程,会增加孩子对于世界的真切感知,让孩子了解事物内在的因果逻辑,
而惧怕权威和戒律,会压抑孩子的生命力。欲望和恐惧在体内互相挤压,形之于外的就是鬼鬼祟祟的眼神,畏畏缩缩的气质。一旦把孩子养成这个德行,一辈子也就完了。
敲黑板敲黑板。
一个人的成长,不是来自对戒律的畏惧,而是对因果的了然。
▼
是谁告诉你欲望是应该被克制的?
你爹妈。
你爹妈跟谁学的?
他爹妈。
你爹妈和爹妈的爹妈是什么人?
生活在农耕时代,
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穷人。
你爹妈秉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让他们自己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你自己心里还没点碧树么?
你爹妈除了教你勤俭节约,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之外,应该还教你做人要踏实,找个工作要干一辈子,娶个姑娘要睡一辈子。
你丫都记住了吗?都谨遵圣意了么?
你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你克己复礼听妈妈的话,还是欲望蓬勃作死折腾的结果?
你丫当上了资本家,面对几百个稚嫩的小脸蛋,一边忽悠住在城中村挤地铁的熊孩子艰苦奋斗,一边惦记着这个月是不是要换辆兰博基尼的时候,还没看透这套价值观设计者的流氓本质么?
谨遵圣意的那些孝子贤孙,还特么环游欧洲?还特么公司上市?公积金能还上房贷都算完胜。周末去个农家乐吃个鱼香茄子煲,必须朋友圈9图。
当你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我奋斗,在一个美丽新世界里成为了人生赢家。住上了江景豪宅戴上了江诗丹顿开上了路虎。在养育你出生在美丽新世界的可爱北鼻时,为什么行为却突然返祖?
如果是为了培养他强大的生存能力,为了在地球毁灭时还能保存你优秀的DNA,按照你的返祖逻辑推演,钻木取火,茹毛饮血,裹着兽皮上树才是必修课吧?你丫送孩纸去学习钢琴英语马术又是几个意思?嗯?
穷人的痼疾,是心穷。
睡在在五星级酒店套房里,梦里还在候车室抢板凳。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恐惧和匮乏感,刻在了你的骨子里。
从今天起,告诉寄几,不要寄几的穷病当成美德,传染给我们健康的北鼻好么?如果必要,建议你约伊娃仁波切喝喝下午茶,或者去武志红老师那里挂号看病。
连基本国策都从【艰苦奋斗】进阶为【消费升级】的时候,为了一个冰淇淋跟亲生儿子斗智斗勇,你丫确定那个倒霉孩纸是你媳妇儿亲生的么?
▼
累得死and觉特闷。
and各位父老乡亲们。
如果你多少关注一下财经、科技、时政新闻,就应该知道,按照目前的GDP增速,10年左右,中国将妥妥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20年后,我们的北鼻几乎是毫无悬念地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里。
具体案例可参见欧美高福利国家,那些拿失业救济金的穷人,也可以生三个北鼻养两条狗,住郊区别墅,车库里停着两辆二手车。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将取代今天你所知道的70%以上的工作角色。
你手里一个558块钱的kindle,存储的信息量,可以超过大英图书馆。任何一部国产千元机的内存,都足够装下你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的全部课程。
你的北鼻为了应试教育经受的十几年痛苦的填鸭,拼的不过是个记忆力。AI学习它的速度,应该不超过30分钟。并且答案,是百分百对。
请问你勤俭节约克己复礼的孩子,20年后拿什么跟一个可能价值仅一千刀,24小时工作全年无休不需要五险一金加班费的的AI机器人竞争?
你传承给孩子的全部美德,就是让他抱着爆米花,坐在电视机跟前,成为一个面带痴笑克己复礼的 250斤胖子吗?
▼
作为一个掌握了巨额财富,生活在一线城市,站在世界前沿的精英。除了要消解自己对于贫穷记忆的恐惧,
值得你花费更多时间的是关注的,
是孩子的未来。
作为有钱人的孩子,
当他靠收房租已经可以锦衣玉食的时候。
作为穷人的孩子,他领救济金已经可以
吃爆米花看综艺节目过活的时候,
他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
他的快乐从哪里来?
纵横翻阅一下人类历史你会发现,人类流传下来的最好的诗歌,绘画,音乐,建筑,科技产品,并不是匀速滴按照时间顺序产生的。
有无数个十年百年甚至千年,都是大片的苍白、死寂,血腥。只有在极少数物质丰裕,价值观多元,自由意志得以生发的时代,才会突然出现科技的突飞和艺术的奔涌。
推动人类高速进化的,并不是对于食物的饥渴,对戒律的敬畏。而是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力,对未知世界的征服欲和好奇心。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必须为我们和北鼻两万多天的生命旅程,赶上这样的盛会,额手称庆。
▼
一个李天一,让好几亿勤俭节约克己复礼的穷逼父母集体颅内高潮了一把。
瞧,有钱又咋地?把孩子养成那样,还不如我们抱着孩子穷一辈子呢。
But,有钱人家的孩子,并不是都飙车打架参加海天盛筵去了。有钱人的孩子学坏的,比起穷人家坏孩子的绝对数字,万不及一。
孩子学坏的原因不是爹妈有钱,也不是爹妈没钱。而是他并不知晓自己真正的天分和兴趣所在。他旺盛的生命力需要出口,如果不用来建设,就可能用来破坏。
比尔·盖茨的爷爷是银行家,父亲是律师,母亲是华盛顿州立大学校董事。上了大学不买个跑车耍帅撩妹,一脸菜色滴窝在计算机房里熬成狗,是几个意思?
柳传志老爷子是年薪不够花么,还把亲闺女柳青,滴滴女总裁累成乳腺癌?
拜金好色的川普大叔,不但养出了才貌双全的亲闺女,寄几还当上了米国总统。
给儿子买一屋子玩具,任由儿子每天把一公斤牛奶倒在脚踏车上,给车子加油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把儿子养成了一个物欲淡泊的商业精英。
健康的人类,永远有欲望不断产生。但欲望是分三六九等的。马斯洛叔叔认为,只有低阶的欲望得到满足,高阶的欲望才会产生。
物质丰裕导致物欲泛滥,那是暴发户的心理补偿行为。说白了,还是穷人综合征。长久富裕的环境,才会滋养出真正有品位,有气度,有远见的精英。
So,请相信我们的孩子。
相信我们没有匮乏感,没有恐惧感,
在丰裕的物质和丰沛的爱中长大的孩子。
相信我们瞳孔发亮,笑容灿烂的孩子,
我们小狮子一般健壮、活泼、喜悦的孩子。
我们要允许他在一个没有生存压力的世界里,肆意成长。不断打开栅栏,引领他走向更辽阔的世界。鼓励他不断奔跑、进攻,探索。赋予他重新想象、设计和建造这个世界的权利。
而不是,人为地制造出虚假的匮乏感,去控制他的行为,把他驯化成一直胆怯的小白鼠。
请像呵护钻石一样呵护他小狮子一样蓬勃的欲望,他的勇气、好奇心和想象力,因为那里面,藏着这个世界的未来。
▼
伊娃的娃娃2岁时,有小朋友来家里玩,她会护着自己的玩具和零食哭闹。伊娃不认为那是品德问题,而是潜在的匮乏感造成的。
伊娃告诉她,如果她肯和小朋友分享,麻麻就会给买更多玩具零食给她。然后言而有信。
3岁之后,她变成了是她们班最热爱请客送礼的熊孩子。也常常收到别的家长和熊孩子送她的礼物。
去年夏天,闺蜜的女儿和娃娃去吃哈根达斯。小姐姐看见价签惊叹,这么贵!8岁的娃娃一脸淡定地说,没关系的,我麻麻是有钱人。
卖冰激凌的姐姐听了都忍不住乐起来。嗯,爱笑和爱请客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坏。
很多欲望和快乐,是在特定年龄阶段才会有的,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孩子好了。因为她只能长大一次。因为错过了今天,你就再不能补偿给她了。
昨天晚上跟娃娃视频。麻麻给她买了一套跟麻麻同款的韩式荷叶边床品。娃娃之前在视频里看到,说她很喜欢。
娃娃说:麻麻不用买,真的不用买啦。
我只是说我喜欢,并不是我想要。
我自己的床单被罩已经很多了。如果你已经买了,就送给我们捐助的那几个没钱读书的小姐姐吧,我觉得她们更需要。
聊完天,关了视频,眼睛有点潮潮的。
在月薪6千的时候,伊娃就成功地娃娃面前扮演了一个有钱人。9年实验,伊娃无度纵容的熊孩子并没有欲壑难填,而是早早懂得了分享和施与的快乐。
▼
PS:
禁欲系和纵欲系的道德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至少有2种以上的理论系统,我们才能鉴别优劣。对不?
父母是一种终身职业,却是不需要学习考试和资格认证的。
看看伊娃的帖子,下载【得到】听听武志红。我们谁也没有掌握关于宇宙人生活的全部真理,为了曾经是北鼻的自己和自己的北鼻过得更嗨皮,一边挣钱,一边不断升级寄几的认知和操作系统吧。
打赏的升职加薪
转帖的撩谁谁倒
…………………………………………………
你是谁?
你是你读过书,走过的路
赚过的money,睡过的人
戳二维码,红包99,加入【伊娃读书会】
学生、宝妈红包5折优惠
年薪20万+单身女童鞋
红包199,申请加入【伊娃妖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