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最后的遗憾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第1页 :一刮风,华国锋就急忙出门捆葡萄
华国锋 网络图1
华国锋 网络图
京西皇城根南街9号院,微风拂过院内的葡萄架,茂盛的绿藤沙沙作响。和她们朝夕相处的主人华国锋,生前就住在这里。
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7岁。从1981年6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算起,华国锋度过了27年远离公众视野的生活。其间虽4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但其象征意义已远远大于实质意义。而这个9号大院,更多的时候充盈着平静而规律的生活气息。
一刮风,华国锋就急忙出门捆葡萄
葡萄,是有关华国锋退居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
华国锋的妻舅透露:早在1983年,华国锋就到北京郊区找了好几个葡萄园,学习如何种植和管理葡萄。华老的外孙女王苏佳说,那些种果树比较好的地方,比如香山、植物园,其工作人员有时也会跟华国锋切磋一些果树种植方面的经验,包括葡萄。
1988年4月,笔者曾陪父亲一起拜访华家,院中支着两个很大的葡萄架,当时华老介绍,这里最多曾种着五六十个葡萄品种。到了收获的季节,不仅全家人共享,还要送给部队的战士。“味道真的很不错”,王苏佳回忆起往事就眼圈发红。
华老虽与种葡萄结缘,自己却几乎不能吃,因为检查出患了糖尿病,他的饮食被严格控制。每天的主食被控制在2两8钱:早上5钱,中午1两3钱,晚上1两。但有时候也会破例。有一次吃饺子,华老吃了十多个,还想吃,经夫人韩芝俊的批准,才又给了两个。这位与华国锋一起生活了近六十年的老人,自称是华老的“老保姆”、“老护士”,料理丈夫的生活一直极为细心。
王苏佳认为姥爷对葡萄的判断力非常神奇。“这葡萄还没长出来,他就会告诉你,它在什么时候会长成什么样。”力所能及的时候,华国锋便亲自管理这些葡萄架。到了力不从心时,他就在一旁指挥,由司机、厨师、医务人员和警卫战士完成修剪的工作。最忙的时候是遇上刮风的日子,“一刮风,他就急忙出门捆葡萄。”除了葡萄,院内还种了其他的果树,樱桃、苹果、李子、桃、核桃等,一进这个院,满眼都是绿。果树下韩芝俊开辟出很多小菜园,品种繁多:苦瓜、丝瓜、南瓜、辣椒……有一年的丝瓜足结了600多斤。日常的供给绰绰有余,还晒制了菜干,供淡季使用,并赠送一部分给友人。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本军 UC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