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粮食日
再次刷爆朋友圈
他就是国民男神:袁隆平
他研究的超级杂交水稻再创佳绩
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
创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
这绝对是我看过的最有用的世界记录!
提到袁隆平,大家都能想到“杂交水稻之父”
但是除此之外对他的了解
甚至不及一个三四线的明星
在娱乐新闻满天飞的当下
对整个人类的巨大贡献却被淹没了
今天
兔姐想让大家重新认识他
这个解决了14亿中国人吃饭问题、
87岁高龄仍奔走在田间的耄耋老人
如今的他比小学课本插图上的照片苍老了不少
而他创造的奇迹,这么多年从未停止……
▼
袁老的一生都在探索“吃饭”问题
或许你从未在意
毕竟吃饭这件事在看起来是那么平常而普通
可是在当年,温饱是中国最头疼的难题
全世界有超过8亿饥饿人口
是袁老发明的杂交水稻击败了饥饿的威胁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可能你也想不到
看上去外貌质朴、典型庄稼人形象的他
今年7月,袁老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
全程用英语向世界介绍超级杂交水稻
赢得了无数掌声,惊艳了全世界
▼
每天新闻太多,或许你已经忘记
在刚刚过去的9月,袁老宣布重大突破:
“敲掉”了水稻中重金属镉!
▼
这是什么概念?众所周知,镉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而水稻是对重金属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长期小剂量摄入对肾脏和骨骼损伤极大。在人体中积存后,会导致软骨症、骨痛病。
1931年的日本富山县,曾经震惊世界的“痛痛病”镉米事件,就是大米受重金属镉污染的结果。患者全身疼痛,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有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
所以,一旦剔除了“镉”
就意味着人们吃得饱的同时
还能吃得安全、放心
可以说,袁老这项水稻去镉技术
对人类粮食安全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
在我们看来,袁老爷子已是人生赢家
可他并没有选择停下来颐养天年
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
为了咱们所有人饭碗里的一口米饭努力:
不久前,他又挑战成功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620.95公斤
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
实现大规模“海水稻”种植技术的国家!
▼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水经过的土地种植,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也就是说荒地也能变成良田了!
中国有2.8亿亩盐碱地急需改造,如果“海水稻”推广到全国各个盐碱地,只需三年时间,就有希望推广面积到一亿亩。
而这一亿亩荒滩变良田,将多养活1亿人!
要知道盐碱地上种树都难,更何况是种粮食,而袁老做到了。“海水稻”是荒滩变良田的希望之稻,是袁老在近90岁高龄再次创造的奇迹!
这样一位令人自豪和敬重的科学家
常年穿着35块钱的老头衫
奔走在田间的步履不停、
一心扑在粮食事业上
他干这些就是“吃饱了撑的”
比这样恶毒的言论更让人寒心的是
我们发现,很多人正在逐渐淡忘他
……
他所专注的中国粮食问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他不该是那个孤独的守候者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另一个梦是希望亩产1000公斤的愿望早日实现,
实现以后,我希望培养一些年轻人,
向更高的1100、1200公斤奋斗。”
虽然袁老这一生功成名就、赞誉无数
可当年的他,却是一个孤独的追梦人
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知识女性
曾经是西北军将领孙连仲的秘书
只想做一辈子“农民”
故事要从1953年说起。那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这一待就是16年。
1959年大饥荒降临,人们挖野菜、寻草根、吃树皮、吃拉不出的观音土……袁隆平亲眼看到,有人被活活饿死,从此“如何解决饥饿之苦”,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那时候世界范围内关于杂交水稻都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而袁隆平坚信杂交水稻大有作为。于是那一年,30岁的他一脚踏进了稻田里。可是数千次杂交实验下来,没有一次是成功的,袁隆平也因此遭到质疑,被人叫做农科院的“神经病”。
可他依然在坚持。后来他去三亚搞育种,一个铁桶、一张草席、一顶蚊帐,便与当地农民睡在一起。为了防止田鼠偷吃稻种,他还要睡在稻田里。就这样,他孤独地坚持了整整十年。这10年期间,袁隆平体重下降30斤,7个春节都在三亚度过,两个儿子出生时,他都不在产房而在试验田里。
事情终于在1970年11月有了转机,袁隆平研究出了一株被取名"野败"的野生稻,这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野败”的发现打开了研究新大门,1973年袁隆平对外宣布攻克“三系”配套难关,1975年国家开始迅速扩大试种,大量推广杂交水稻。
他将我国水稻的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
他的头上顶着“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光环
2014年还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
在生活中却十分低调简单
▼
会打排球、会游泳……从不服老
坚持称自己是80后,心态30岁,皮肤只有20岁
喜欢拉小提琴
喜欢下象棋,输了还像孩子般耍赖皮
看起来是就像我们身边普通的大爷
却是世界粮食领域最牛逼的大爷
他的一生仿佛是为稻米而生
他在粮食领域用尽一生的行走
只愿世间人皆有食
以前,我只知道他是专家
现在,我觉得他是英雄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年迈90的老人,穷尽一生
只为让更多人吃饱饭、吃好饭
即使名满天下,依然专注于田畴
他说:
“名利对我没什么用处,
能下田就是最好的。”
他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
早已超越了任何名与利
有的人生下来就明白自己的使命
“在这个满地都是金钱的年代
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向袁隆平院士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