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有一种毒药叫freestyle
日期:2017-09-18 作者:丽琪 来源:新周刊 阅读:

有一种毒药叫freestyle

现在上班都用微信聊工作,给了人偷懒的方便。图/Pinterest

文/丽琪

当你把吐槽、唠叨、抱怨、推脱当成是自由的时候,你所谓的freestyle,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lazystyle(懒癌)。

我有一个做内容创业公司的朋友,最近被新来的小朋友气得发抖。

 

创业大半年以来,她也算是尝遍了各种艰辛,见惯了公司人员的来来往往。当初招进来的那一拨90后都走得差不多了,还留在公司打拼的少数几个都成了“老下属”。

 

90后有冲劲,想法多,但不好管理。她当然深谙这种习性,所以对新来的小朋友也做足了心理准备。只是,她见过不好管理的,没见过这么不好管理的。

 

这个94年的男生,刚从澳大利亚回来就进了朋友的公司。最开始,他表现得很有热情,虽不是名校毕业,但在外留学多年,视野开阔,想法挺多,也挺会跟人打交道,给业务提供了不少好点子,朋友颇欣赏他。

 

但是,慢慢地,这个小朋友不受拘束、我行我素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你的同事会不会在上班的时候玩接龙?图/Digiwonk

端午节有三天假,但是他连招呼都不打,直接玩到第五天才回来。平时下班就收拾东西走人,一分钟的班都不肯加;上班总是迟到,一个月只有三四天准时。我行我素之后,便是甩锅:他最喜欢出差,能心安理得找别人帮忙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你想找他帮点忙?放心,他会说一大堆理由拒绝你。

 

这当然不是正常的工作逻辑。

 

可是,你跟他说规矩,他跟你说自由。不是别的,朋友就是被他天天念叨的“我就是freestyle”气炸的。

 

每一个需要创造力的公司都讲求freestyle带来的新意,但没有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愿意牺牲效率和利益。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做内容反应慢一点点,分分钟都是影响力和吸金力的丢失——这个时候,你如果跟老板谈freestyle,等同于作死。

做人太freestyle,吴亦凡都想念紧箍咒。图/《西游伏妖篇》

 

别拿freestyle当借口

 

这个夏天不仅属于嘻哈,还属于freestyle。无论你对这种音乐风格是假装喜欢还是一无所知,你都不得不承认,freestyle这个词早已走出嘻哈音乐领域,被频繁地应用于更广泛的语境中。

 

正在大学迷茫的,用freestyle支持自己逃课;一毕业就失业的,高不成低不就,用freestyle鼓励自己来个间隔年;工作后觉得理想一照进现实就扑街的,就用freestyle来抚慰自己、说服老板:晚上时间思考,所以早晨上班迟到……所谓freestyle,就是即兴,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有理由。

 

今年,95后毕业生正式进入职场。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ln发布了一份《90/95后职场吐槽报告》,对一批出生于1990-2000年的大学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围绕工作后的前五名吐槽分别是:收入低、压力大、孤独感、专业不对口、焦虑感。但是,他们仍然被认为是更在乎自由的“freestyle”一代。

2016年11月30日,南京,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教师招聘报名的现场。图/视觉中国

 

这一人群一直被外界视为“有朝气”“有想法”,同时“自我”“任性”。开头所说的创业朋友,对那位新人其实很看好。可是,很遗憾,他的工作完成得越来越不如人意,还跟着几个老员工学会了偷懒,任何时候都要freestyle。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人家很快也非常freestyle地主动递交了辞呈,说刚毕业就工作,没有间隔年的感觉,不太适应。

 

朋友终于舒了一口气:挺好的。这种即兴,最好还是发挥在他自己的生活里,千万别带到职场上祸害别人。

2014年5月26日,长沙,睡眠班的学员做起了睡眠操,学习如何拥有优质睡眠,缓解工作压力。图/视觉中国

 

游戏不管怎么玩,入场就得讲规则

 

现代社会最大的好处是多元,给你提供了足够的freestyle空间,但它给了你即兴选择的机会,同时也要求你自行承担freestyle的结果。

 

从小没有承受过太大的生存压力,这一代职场新人有着与以往世代年轻人不同的就业观。有的人可以因电脑太破,干三天就把公司炒了;有的人不着急就业,选择“慢就业”;还有的人不喜欢稳定的工作,选择更自由灵活的新兴职业……

不管是怎样选择,一切以“我”为出发点,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且认为别人未必比自己懂,讲的也未必对,他们只想按自己的方式出牌。

2015年4月14日,一名女教师的辞职信在网上热传。图/新浪

 

可是,职场不相信freestyle。在现代企业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自由散漫的员工,他们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迟到早退,有病没病都请假,有事没事就甩锅。这样的员工,即使再有才能,都不会得到老板的重用,没有老板想给其他员工留下一个用人不当的名声。连自由散漫的人都有可能获得晋升,还会有员工踏踏实实地干活吗?

 

进入任何一个用人单位,你都不是一个“个人”,而是团队中的一分子。在团队中的任何freestyle行为,对于团队中的其他人而言,都只是个锅。你有freestyle的勇气,就该有同样的勇气面对来自老板和同事的diss。

 

你当然可以选择成为自由工作者,但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是有一定的规则和责任的。工作结束之后去哪喝酒鬼混没人管你,工作时就得遵守工作规则和职业道德。

 

人生最不该有风景占尽的念头,世上也没有绝对意义的自由。

 

职场不相信freestyle。图/linkedin

你所说的freestyle,只是lazystyle

 

真正的自由,都伴随着责任。

 

很多刚刚进入职场的人,一般都充满激情,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不符时,焦虑厌烦的情绪便开始蔓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势必会发展成消极怠工。当你把吐槽、唠叨、抱怨、推脱当成是自由的时候,你所谓的freestyle,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lazystyle(懒癌)。

 

大多数对90后职场表现的调查都会指出,年轻人普遍认为钱不重要,自由的工作生活状态更重要。如果工作的内容令自己不高兴了,或者感到对生活产生影响了,那就宁愿不要钱,也不想继续打这份工。

 

可是,如果你不重视工作带来的金钱回报,从雇主的角度来看,你将不会努力提升自己去创造价值,等同于没有价值;从新人的角度出发,奖金可以不要,你的工作还要不要?长远地看,逃避责任将会使自己的工作能力永远得不到进步。

现代人也许只有通过工作才能够实现自我。

 

当然,如果家里衣食无忧,你想混日子没什么关系。但现在任何一个企业的竞争都很激烈,将来混日子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在生活面前,人总得吃饭,不可能一辈子啃老吧。

 

人生如职场。无论在哪里生活,自由都会带来责任,而责任终将促进自由,一个社区不会欢迎从来不尽公共责任的居民,一个企业也难以容许员工太过freestyle。

 

职场当然需要白衣飘飘的自由灵魂,那是企业不断进步的驱动力。可是,如果把自由当作是甩锅的freestyle,所有人都会对你敬而远之

小新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在健身房里,每个男人都是彭于晏

Gai:遵循别人的规矩,那不是我的规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有一种毒药叫freestyle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