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那个《红楼梦》里的木头人,如何活成了使人可敬的模样?
日期:2018-12-14 19:45:22 作者:悠然 来源:红楼梦赏析 阅读:

那个《红楼梦》里的木头人,如何活成了使人可敬的模样?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红楼梦赏析持续重酬征稿中……

  详情点击征稿

  黑暗可怕,可怕的是忘记活成自己喜欢模样

  在《红楼梦》中,她,一出场就被披上了“槁木死灰”的外衣;在蒋勋的口中,她则是一个木头人。她就是荣国府长媳,贾珠之妻——李纨。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祭酒,在当时是一个官位不小的人物。受封建礼教制度影响,他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小时的李纨只读了《女德》《女四书》《列女传》等书,目的只为了认得几个字,懂些妇道礼节

  只认得几个字的李纨嫁到贾家后,没过几年就守了寡。

  在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加上她从小所受的教育,李纨连改嫁的机会都没有。李纨的生活外人看来,确实如“槁木死灰”一般。

                                        

  但是,在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暗中,李纨并没有真的活得如“槁木死灰”一般。在纷繁复杂的贾府中,她凭借智慧活成了使人可敬的模样;也正是因为她的智慧,贾府一派萧肃的时候,她却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儿子贾兰中举。

  希望幻灭不可怕,有智慧的人一样可以重塑人生。

1

  无为,对自我清晰定位

  很多人认为,李纨在贾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但她所受的教育告诉她,要秉承其父的家风,不能让父亲对她多年的教育沦为笑柄丈夫死后,她的使命就是维护“贾珠之妻”的身份,做一个贤良淑德的“标准寡妇”。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偌大的贾府,一个守寡的女人想要做到不被人说,光做到行事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是不够的。李纨明白,想要在贾府安全地生存下去,她不仅要做一个贤良淑德的“标准寡妇”,而且还要做得比大家想象的都好。

  在贾府,李纨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无能、无为、无言”。她在处理与贾母和王夫人关系时,表现出的是止于“尽礼”的状态。而对于下人,她宁可被人说“失之太宽”,不愿多嘴一句。平时家族中有什么矛盾或者纠纷发生,她就立刻带领姐妹离开

  李纨这种止于“尽礼”“失之太宽”不参与纷争的行事态度,其实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李纨明白,她虽然是荣国府的长媳,但她不能有过多的攀附行为,不能过多参与贾府事物,更不能表现出比王熙凤能干。她只有表现出“无为”,才能让自己处于安全地带,才能在贾府生存下去。她做出“槁木死灰”般的状态,是当时最为明智选择

  无为,李纨这个豪门寡妇的立世之道。

  2

  有求,恰到好处决断

  蒋勋说李纨是个木头人。木头人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她的存在只是大环境陪衬而已。但秉承“无为”立世的李纨,真的是一个木头人吗?

  当知道探春发起成立诗社的提议时,李纨表现的最为积极,并主动承担了诗社社长这一职务

  李纨住的是竹篱茅舍的稻香村,她的诗坛别号是“稻香老农”。在诗社发起活动的时候,这个社长不仅能主持好活动,而且还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管理能力

  宝玉说李纨不善作却善看,众人接受海棠诗社成立之日,众人以“门”字限韵作七言律。诗出后,蘅芜君和潇湘妃子的诗不相上下。李纨给出评语,“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林黛玉作);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贴上诗两首:

  蘅芜君作: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潇湘妃子作: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宝玉提醒李纨,蘅潇二人的诗(排名)还需再斟酌斟酌。李纨当即表示,“原依我评,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她在评判诗词时的表现,俨然是武林中“扫地僧”的作派。

  在一次活动中,宝玉的诗三次都排名末尾,按游戏规则要接受处罚。李纨并没有因为他是贾母的掌上明珠,对他“网开一面”。而是想了一个恰到好处惩罚理由:罚他去栊翠庵摘梅花。这样的惩罚宝玉乐得接受,而社长的“威信”也因为这高明的“处罚”,慢慢树立起来了。

  大观园海棠诗社社长一职,满足了李纨对素雅生活的向往;选择和一群孩子在一起,又避免了陷入家族矛盾的漩涡中。在人际关系繁复杂的贾府,能恰到好处地追求自己的爱好,是智慧的体现,更是李纨对贾府生存之道参悟后的通透

  恰到好处的决断,让李纨有了使人可敬的模样。

  3

  敢为,懂得合理的伸张

  在贾府,除了贾母,没人能使王熙凤让步,整本小说读完,你会发现还有李纨。

  海棠诗社办的最热火朝天的时候,众人提议请王熙凤做诗社的“监社御史”。说是“监社御史”,其实就是希望得到王熙凤这个“财神爷”的行政拨款。

  王熙凤如此聪明当然知道其中原因,只不过自然少不了推诿一番。在这一来一往的推辞中,李纨顺着聊天的氛围,还帮平儿讨了个公道

  因为贾琏与鲍二媳妇有染的事,王熙凤出手打了平儿。打平儿也是因为她无处撒气。平儿委屈找李纨诉苦,李纨自是替平儿抱不平,但她不会像尢氏一样张嘴就说。

  刚巧,为“监社御史”一事众人齐去找王熙凤。借着“监社御史”的事,李纨笑着说道,“……昨儿还打平儿,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给平儿拾鞋还不要呢!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

  见众人都在,李纨借着话头,笑“批”了王熙凤。那王熙凤本无所谓出那点银子,加之打平儿一事自觉不妥,也就借机卖了个人情,答应了众人的请求

  王熙凤的精明众人皆知。而在帮平儿伸张正义这件事情上,李纨其实达到了两个目的,一、强调她长嫂的身份。通过平儿的事,侧面告诉王熙凤,在贾府我李纨怎么着也是你嫂,该尊重还得尊重。二、提醒王熙凤不要过于嚣张。不论对谁,行事有度方能长久。李纨表面上是帮平儿伸张正义,实际上是强调了自己的存在。

  俗语说,人喜则言语易入,怒则言语难入。能趁着聊天的劲让王熙凤让步,李纨靠的不仅仅是敢说,更多的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智慧。

  敢为,让“槁木死灰”般的李纨透着别样的光。

  4

  守得云开 

  在《红楼梦》里,这个一出场就被披上“槁木死灰”外衣的李纨,在经历丈夫亡故的黑暗后,并没有被挫折打败,而是用“无为、无能、无言”的定位,用“有为、敢为”的智慧,让自己活成了使人可敬的模样。

  也正是因为李纨的智慧,在贾府乌烟瘴气浑浊不堪的学习氛围里,贾兰能出淤泥而不染。李纨在贾府的坚守,表面上看是为了成全贾兰,实际上,当她微笑着迎向黑暗的时候,生活已经给她准备一个微笑

  弘一法师说,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生活的黑暗并不在于你受了多少苦,忍了多少事,耐了多少寂寞,而在于你身处黑暗中时,是否有智慧拨开那暗黑中的一缕光,是否坚持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处变不变,云自会开,雾自会散。

往期精彩

  1、贾琏与熙凤:门当户对的我们,没能跨过灵魂的隔阂

  2、静读红楼: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3、红楼二尤的悲剧:失足少女,要用一生弥补吗?

  4、红楼梦:宝钗,爱情幻灭之后……

  5、内裤的进化,看得人面红耳赤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悠然,爱读书,坚持日更,喜欢感性思考理性表达期待笔下的诗和远方。

  红楼梦赏析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与君相逢,平生之幸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那个《红楼梦》里的木头人,如何活成了使人可敬的模样?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