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公墓爱好者,这些日子以来,我有很多时间是在北京各大公墓度过的:万安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凤凰山陵园……
在永恒的死亡面前,人的心变得安静、轻松。我觉得人应该多去墓地走一走、呆一呆,这是净化灵魂的最好方式。
不久前,我看过一则关于某贪官的报道,此人有一句“名言”:生进中南海,死进八宝山。我看到这句话就想:他真应该去墓地看看,呵呵。
身在墓地,对于功名利禄红尘滚滚,还有什么是看不开放不下的呢?
这一圈墓地逛下来,我最深的感受是,死了之后,绝不修墓立碑。
坟墓对于逝者是没有意义的,对于生者的意义,是有个可以寄托哀思凭吊纪念的地方。
我就认识一个人,她每每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想念母亲了,就去母亲的墓地呆上半天,和母亲说说话。
嗯,她母亲的墓地,她会来,她的子女因为对姥姥有记忆,或者就是姥姥带大的,估计也回来,那接下来呢?她子女的子女,会不会来?这可说不清楚了,多半是不会来了。
会这么想,是因为我在公墓里看见很多荒坟,听工作人员讲,这些荒坟的主人,当初都是名门望族,有钱,所以将这块地永久买下,但时光荏苒、人事更迭,这些名门望族,有的已经没有后人,即使有后人,有的已经出国定居,有的没出国也都懒得来祭扫了……但因为已经交够了钱,所以公墓方面不敢动。至于那些没有一次交够费用的坟墓,如果到期没有人来续费,就会被刨坟平地,将宝贵的地方让给新死的人。
这还有啥意思?
死了死了,还被人刨了坟掘了墓?若不想被人这样对待,我打听了一下,这墓地费还挺贵,北京的价格是,保存二十年,十万、二十、三十万不等,想着人死了,还要遭后人埋怨:这个老祖宗,没捞着他的什么遗产,倒要让我们破费,凭啥呀?
哈哈。
再说了,地球上这么多人,活人还不够住呢,死人和活人争地,还是想不开呀,太没必要了。
若果真想给家人留个念想,留个寄托哀思的地方,我觉得树葬挺好。
至于我们家人,早就说好了——婆婆若去世,骨灰和公公的骨灰汇合,撒进海洋;我若去世,骨灰撒向旷野;先生若去世,骨灰撒于草原。
挺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