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辈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乍一看图,你以为这是进入了什么乡镇,什么村。其实,他们就居住在上海、深圳、武汉、重庆、成都、广州这样的一二线城市里。
或许你们还有过一面之缘,坐过她的出租车;吃过他卖的油墩子;听过她的街头歌声……
没有人关注他们的生活,住在城市最破的角落,就如蝼蚁般渺小。如果生活有分数,那他们的生活水平一定在60分以下。
01
她是李少云,武汉的一名出租车司机。
她的车跟别人有些不同,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车里一直有个三岁的孩子。吃饭在车上解决、困了就睡在车里。
不能接三个人的单,因为车上还有个孩子;有时候孩子还会干预出行的目的地,她一哭「不许去机场」,就得拒绝去机场的单子;她吵着闹着「我就要去机场」,即便空着车子也要往机场跑。
她是李少云的女儿,也是李少云生活的全部意义。孩子要4岁才上幼儿园,平时又要开出租车赚钱养家,只能把女儿随车带着。
李少云问女儿:「你爱不爱我呀」
女儿:「爱你」
李少云:「我问你怎么爱我呀」
女儿:「我就爱你呀 爱你呀」
李少云:「你爱我吗」
女儿:「好爱你哦」
“孩子,我愿意为你承担起生活的全部重量”。
生活的重量真的很重,尤其是对单亲妈妈而言。孩子即将读幼儿园,在养育的基础上又将新增一项教育支出。
单亲妈妈平均每月在孩子身上的花费占家庭总花费的41%。虽然她们每个月可以得到前夫的抚养费,但是事实是仅有38%的单亲妈妈会准时或者较准时、按约收到前夫支付的抚养费,有49%的孩子爸爸从未按约支付过抚养费。
未来的生活依旧艰难,但是每一句「好爱你哦」就是李少云生活的全部动力。孩子的一个微笑就能缓解所有的疲惫。
02
图左为明哥
他是明哥,在广州夜市卖田螺卖唱为生。
都说职业不分贵贱,可是就连一把拉扯大的女儿都不理解明哥。为什么要以卖螺为生?为什么要卖唱?为什么不找份像样的工作?
「我和女儿说,你同学的父母在马路边扫地、剪草,你们嘲笑过他们吗?
她说没有。
我说,那你凭什么笑我?我又不偷又不抢,我是凭自己努力做到的。」
他最爱唱的是《顺流逆流》,也是他常在夜市唱的歌。
这首歌更像是明哥唱给自己听的——
我曾在某网站上看过「成年人的世界有尊严吗?」这个问题的高赞回答:
有钱才是尊严。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认同这句话,“有钱没用,你得有学识有涵养有文化…”
我们有多少人,在互相埋怨中,度过了本该与最亲近的人相处的快乐时光。
03
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每天必做的事情是穿上小丑的衣服,走进病房,嘴角上扬挤出大大的微笑,用生动的语言、神态和动作逗孩子笑。
为了给癌症患者带来希望和欢乐,他一边看视频,一边对着镜子不断地练习。
你瞧,成年人的世界到处充满谎言,没有一处真实。一不小心,就会被戳破。
宋龙超没有那么坚强,他说——
「这辈子也没做什么亏心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会这样。命运其实挺不公的,为什么我家里面,就会有两个癌症的病人。说点悲观点的话吧,就是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个明天。」
他本人也是个癌症患者。
不坚强又能如何?事已至此,唯有撑着,憋着一口气撑下去。
04
他是刘良松,大兴安岭的一名青年护林员。
每天的工作是坐在1平米大的瞭望塔里,观察森林里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要管护好资源不被盗采,还要在防火期时监管一切可能发生的山火…
瞭望台附近还搭建了一间30平左右的简易房。这个房子既是他们的工作单位,也是他们的家。每年除了几次下山到城里购买生活必需品外,他们就日日夜夜生活在大山里。
日子百无聊赖,在瞭望台,看到一只蝴蝶飞进来停在窗边,刘良松都会把它抓起来,打开门放它出去。蝴蝶不该困在这里,他该自由。
假期,刘良松回家探望父亲,做了一桌好菜,父子俩喝着小酒聊着天。最让他担心的是老父亲的身体,他常年患有心脏病。
刘良松问父亲,「心脏疼的时候咋办呢?」
父亲答,「有一次实在疼得不行,就只能在这里先躺着,痛了2小时后,终于有点缓解了,才能起身去拿药吃」
父亲反问,「你也是,都这个岁数的人了,是该成家了」
05
这是一对成都的老年盲人夫妻,每个月靠微薄的退休工资生活,平时会去街头唱歌。
辛苦了大半辈子,还是住在一个十几平的房子里,简单到只有老旧的床和柜子,家里最贵重的东西是爷爷伴奏用的电子琴,还是用了十多年的。
日常吃饭都是馒头配稀饭。过节的时候也会庆祝,多加一道菜,吃个卤鸭,两人一起喝一罐啤酒,碰个杯。
如果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子,是不是世界就是心中想象的样子?
爷爷笑道,「年轻那会儿你90斤,现在你都130斤咯~」
然后两个人都笑了。
成都街头,爷爷电子琴伴唱,奶奶唱着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歌声久久萦绕在心头。
那是我见过最好的晚年生活,琴瑟和鸣,伊人相伴。黑暗的世界里,有最爱的人相伴,那是生活中,最亮的光。
06
以上是纪录片《生活万岁》拍的2017年14组平凡人中5个主人公的真实生活。
如果你问《生活万岁》到底拍了什么?拍的是底层,是穷人的生活吗?
不是。我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的是一束光,它照进每个认真生活的人的心里。
它展现的是普通人奋力生活的饱满生命底色和更大社会维度中无名彷徨的人们。
他们幸福吗?
是不幸的。
有单亲妈妈独自养育孩子的艰辛,有癌症病人对还有没有明天的绝望,有彻底被打到谷底的自尊…
生活似乎对他们太不公平了。
这令人窒息的生活。
他们不幸吗?
是幸福的。
最爱的人就在身边。过着一房二人三餐四季的生活,清风草木,那是托底的爱。这是心里的一种踏实感和安全感,你知道,无论你什么样,都有人信任你、支持你、爱着你。
这就是生活,让你绝望到谷底,又会给你一束光,让你往上爬。
进窄门
走远路
见微光
这就是生活万岁
后记 //
在大象点映的邀请下,进步君去看了《生活万岁》的超前点映,观影结束后有幸与该纪录片的导演任长箴进行了交流。
我问任导:「生活中不常是有光的,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伴,甚至还有无人赡养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换得起心脏;还有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您还认为生活万岁吗?」
任导答:「 生活固然很难,但是我们在生活里我们要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是向上的。总要看到生活里好的方面和值得努力的方向,不让我们生活向下沉。」
生活有微光,爱在细微处。这14个平凡人的生活,或许会给你一些力量,让你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这也是进步主义想带给大家的一些思想和力量。理解生活中的不幸,理解不同的人的生存环境,理解每个人的难处,还有感知这个世界温度的能力,拥有一颗善良而勇敢的心。
今日互动
留言说说什么是你理解的生活
随机抽3位送《生活万岁》电影票2张
lt;End>
本文作者:进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