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我大,但我跟他在一起时,从来没有某一刻表现出脆弱。两年的时间里,我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个独立且可以随时抽离的状态。每次当他说,“我可以养你”的时候,我都会冷笑,并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我无法接受男朋友哪怕仅仅是口头上的好意,因为这让我觉得十分危险。而一旦有想要把脆弱展示给他的念头,我都会感到巨大的恐惧。
“你打算依赖一个人吗?你想成为一个家庭主妇依附于人吗?你不害怕不独立的标签吗?”
从小时候的“女孩不用读书”,到初中时期的“女孩子不如男孩子聪明,女孩子理科不好”,再到之后反复被灌输的“女孩子不用工作,嫁人就行了”,我都极度反感。
每当这时候我都会想,正因为别人说女孩子读书没用,你才要让他们知道你读书比男孩子强多了。正因为别人都说女孩子学不好理科,所以你的理科不能比男生差。正因为别人说女孩子不用工作,所以你的工作要比你未来的丈夫更好,绝不能依靠他。
我的初衷并非要特立独行,我只是不服,我不愿意承认他们是对的。我努力想证明,不是女孩子都是那样的,凭什么呢?我极力把自己和别人口中的“女孩子”划清界限,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生怕一个不慎,就换来“女孩子果然不行”的评价。
所以当我遇到我的第一个男朋友时,我把他划在“男性”这个群体里,而从小的经验,男性是我的敌人,我的姿态就永远是警觉而僵直的,从不放松。
当别的女孩子接受着男朋友送来的早餐时,我坚持每顿饭都分毫不差的AA。每次他送给我礼物,我面无表情地接下,并开始盘算怎么攒住有限的零花钱,还给他一个差不多价值的。
我记得有一次他闹着玩背我走了一段,我从他背上下来之后,倔强地也把他背起来走了同样长的距离。我比较高,虽然瘦但是力气不小,男友和我差不多身高体重,在他的身体终于不做抵抗的时候,我顺利地一把拉他到了背上。
那时候我觉得我不能比男孩子少付出一点点,我害怕一旦接受他的任何好意,我就要成为一个“依靠男人”的人。
爱情其实是很美好的,我压制不住自己对他的心动,也控制不了对他有所期待。但在这些期待一直成为我内心的挣扎。
交往后,他一直来学校接我,陪我回家,但某一天他给一个很重要的朋友过生日,给我打电话说今晚不来接我了。我平静地说没事,挂了电话,胸腔却汹涌起一种强大的情绪,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愣在路边很久,然后反应过来,我在失落。
这种失落没有让我体会到我对他的感情,而是让我瞬间产生了逃离的念头。我想到的是,感情让我变得多愁善感又敏感多思,我会成为一个脆弱的,只知道情情爱爱的“女孩子”,成为他们眼里,“女孩子该有的样子。”
我这样告诉自己,然后开始了白天强颜欢笑,夜晚嚎啕大哭的生活。
但很快我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在笑的时候,是真的觉得开心,并不是故作坚强。我在哭的时候,其实也并不是为了装成一个“伤心的渣男”,而是我真的有点舍不得。我没有我想塑造得那么深情,也没有我嘴上说得那么洒脱。
但是我的朋友都相信了,她们开始一遍遍重复着,你好像一个渣男啊好酷啊。所以我不得不继续扮演,很快我就累了。
为什么一定要表现出什么样子呢?为什么一定要“酷”呢?为什么一定要“像男人一样”或者“比男人更什么样”呢?为什么不能表现出我真实的样子呢?
后来我遇到了第二个男朋友。
第一次出去吃饭,按照以往的习惯,都是男生先付钱,之后我再把我的那份给他。但到了结账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忘了带钱包。那时候移动支付还没有盛行,他翻找了一下就说,不如你付吧我忘了带钱。
后来一次生病,我从外办事回到宿舍,直接迷迷糊糊爬上了床。到晚饭时间还没有一个室友回来。这时候刚好他给我打了电话交代我一点事,我含糊不清地应着他,很快他发现了端倪。那时候男生在白天没有被禁止进入女寝,他直接上楼来,我挣扎着给他开门后,他找了件棉袄把我裹着就背去了医院。
那次高烧到了39°,但我还是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他喂我喝水时,我还是想要自己去倒。他叹了口气,说,还记得你请我吃的饭吗,就当还你的人情,放松点好吗?以后我生病了,你也来照顾我就好了。
我沉默着接受了。并且确实,一旦开始接受,就很快习惯了。我开始明白,我是需要爱和被爱的,不是因为我是女孩子,而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需要爱和被爱的人。
我不必伪装成一副刀枪不入,不为情所动的样子。同样的,我的男朋友也是需要爱和被爱的,这并不是女性的专利。
后来我会在太忙的时候叫他给我送个饭,学习上遇到困难请他帮忙介绍学姐指点,在钱不够花时跟他说。同时,他也会叫我帮他看看实验报告,送送资料,预算不够的时候也问问我能不能帮忙。
我没有再计较我是不是付出比他更少,我知道,我们都没有保留。我感受到我对他的依赖,但同时,我也知道他深深地依赖着我。
我一直在和男性对抗,一直在和被定义的女孩子对抗,一直反其道而行之,但是,如果我真的就是一个理科不好的,敏感脆弱,看重情感体验的人呢?我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从“女孩子一定是什么样”的极端,走向“女孩子一定不能什么样”的极端里而已。
我后知后觉,也许所谓的平等并不是在说,女孩都一定要变得坚硬,变得刚强,变得“男性化”,也许,男孩也是可以柔软下来的,是可以接受被爱和表达爱的,我们都可能脆弱,都可能会为感情烦恼,都可以成为全职的家庭主妇或主夫,也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个体。
也许,我们都不必刻意成为某种人,也不必刻意拒绝成为某种人。在一个温柔的世界里,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
文 | 唐措
编辑 | 青杏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