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卷作品
最近
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很讶异
三观一致
似乎已经变成他们
但卷卷不禁在心中打了个问号
什么是三观一致呢?
这个世界上又真的有三观一致这一说吗?
提起三观一致
卷卷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希腊神话
很久很久以前
有着四条胳膊、四条腿
分别朝着前后两个方向
他们眼观八方
可以向不同方向任意行走
可以一边阅读一边谈话
但也因此遭来众神嫉妒
于是,宙斯就用雷电将人类劈成两半
人类不仅丧失了力量
并从此不再完整
最重要的是
从此懂得了孤独与爱
终其一生都在拼命寻找着另一半
遇上后就迫不及待地
不想分离,这就是爱情
这个神话让很多人感动
是因为它印证着很多人对于
“三观一致”背后的假设
我们对“三观一致”的追求
就好像是在做这样一个假设:
能看见真实的你
能懂得真实的你
能接纳真实的你
而你对他也是如此
就像格雷博士在
我们错误地做出假定,如果我们的伴侣爱我他的反应和表现。就要和我们处处合拍,而不是与我们的期待背道而驰。
但这样的要求未免太高了吧?
而且我们还往往忽略了一点:
之中的任何一观
在不同的遗传条件
不同的家庭
不同的经历下
它也会跟着你变化
是很不恰当的
可以说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三观一致”这泛泛的四个字
偏偏在如今被架到这样的高度
成了挑选伴侣的首要条件呢?
相处之前
太多假设的不适应想要规避
要分开也是
但让这个词真正火起来的原因
还是网上对“三观一致”的过度鼓吹
什么三观不合,不能凑合;
三观不合不能结婚
……
但这样大肆宣扬
也被错误洗脑
“嗯,我也要找一个这样三观一致的过才行。”
真的把这个当成追求真命天子的基本
却从来没想过
这样的人根本是不存在的
所以也让她们
所以今天想写这篇文章
告诉姑娘们
而面对日常相处中那么多不合的三观
我们又该怎么处理
都是千疮百孔的
“婚姻教皇”约翰.戈特曼
结果发现:
婚姻中有69%的冲突和矛盾
这是什么概念?
你跟伴侣吵了100次架
有将近70次的问题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而且这些冲突还会是永久性的
可见
一段正常的亲密关系里
矛盾是多么的多
就像黄执中在最近的一期《奇葩说》中所说:
爱情满就是裂痕,
我们需要的是不让它碎,
就是保持我们舒服的状态。”
将因三观不合而不断消耗的婚姻
在这段婚姻刚开始时
就立刻离开家
他们共同走过了一段
那时,他们相信彼此“三观一致”
简直是灵魂伴侣
根本无法停下来看看
自己看到对方
无法看见那些不同
并执着追求“三观一致”
时间流逝,终将发现不合的地方
冲突从丈夫喜欢放风筝开始
妻子认为非常幼稚
试图改变丈夫以和自己的三观一致
她要求丈夫放弃风筝
丈夫虽然妥协,却仍旧一直渴望着
不论他如何压抑自己对风筝的喜欢
这样的渴望却越发强烈
回家和父母共同放了风筝
走过最初在带着光晕的甜蜜生活
不一致的观念渐渐暴露
却无法改变对方
淹没了这个家庭
妻子不断指责
丈夫不断妥协却在周末偷偷放风筝
甚至互相怨恨
最终妻子将丈夫的风筝摔碎
丈夫对妻子恨之入骨
离婚后
丈夫宁愿坐牢也不愿支付妻子的赡养费
故事中的风筝
就像是在每一段亲密关系中那些不合的三观
《风筝》中放风筝看起来仅仅是小小的不合
却直接导致了相爱的人相互憎恨
他们真正介意的是这个小小的风筝吗?
是风筝背后一个人更深的需要
没有得到对方的满足
感情当中
这样的需要很多很多
但都被我们自己看作是
“幼稚”或“不切实际”的
比如想要对方挣很多钱
比如不停地“作”
是渴望被关注的需要
……
如果这些埋藏的需要
一直无法获得尊重
冲突永远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看到
相处多年的夫妻可能仅仅因为
这些小事的不一致背后
其实是某一方或者双方的更深的需要
一直没能被看见
更无法获得尊重
不幸的夫妻将因此不断消耗互相伤害
幸福的夫妻却能和这些问题和平相处
区别在哪?
并不是他们的三观磨合的一致了
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尊重彼此深层次的观念
钱钟书当年在清华
(当时的“西南联大”)执教时
他的父亲希望他到蓝田任教
钱钟书虽不愿丢弃清华的工作
却觉得应当去
杨绛当时虽然也认为他不应放弃清华的工作
但最终还是保持沉默
钱钟书在最后也选择了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去了蓝田
钱钟书和杨绛
钱钟书做这个选择背后
其实不仅是因为不想违抗父命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责望多于宠爱
他听命于父亲
更希望的是能得到一直没有得到过的
父亲的认可和宠爱
钱钟书与其父
杨绛默默选择了在背后不干预
尊重他的决定
这就是一种默契
是一种尊重
看到这两个故事
相信姑娘们会对三观一致
这个概念理解得更清楚一点了吧
一段好的感情
可能一开始就是不完美的
就是需要我们在这样诸多三观不合的裂痕中
然后包容、尊重、互相理解
然后一起舒舒服服走下去的
这才是真爱的正解~
要知道
没有一种关系是没有冲突的
我们开始用三观、性格、经济等评估
是否开始、继续或结束一段关系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防着,怕受伤。”
很多人已经不愿意相信爱了
或因爱而受过伤
或因各种现实的因素
情会淡,爱会变,人会走
似乎如果有一个确定的事物
如果它存在就能让我们相信
我和他不会分开
或者说分开的概率会小一些
但这样的爱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吧
真正的爱是没有这些条件和公式的
就像维克多.弗兰克尔
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甚至能够看到他潜在的东西,即他应当实现而尚未实现的东西是么。
我们不需要任何条件
不需要任何幻想
就可以通过爱看到另一个人的本质
并且很自然得就会尊重他接纳他
所以姑娘们
与其探讨三观
不如问问自己
你喜欢他吗?
你爱他吗?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卷卷漫画()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宇宙那么大
找不到卷卷咋整?
来加小星星呀
不要跟我失散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