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在地铁上,或者公车上,你对面穿着职业装的大姐,一直拿着手机巴拉巴拉发着语音微信,而且每次都说好长,然后还开外放听更长的一段儿回复。
发语音谈工作上的事,对方如果发了三条六十秒的语音,我会选择打电话过去,花上三分钟去直接沟通一下。
头马演讲里有一个专门的官员位置叫做“哼哈官”,其实就是检查你的口头禅,许多人说话的时候都特别爱用一些不自知的口头禅,比如,嗯,啊,还有,其实,当然。
如果这些是穿插使用,或许还好,但是如果是一个词高频的出现,真的是:说者无所谓,听者很抓狂。
这是一条60秒的语音,然后,这个词出现了11次。
我听完就抓狂了,关键是这条信息里给到我的信息量和逻辑并不多。
首先,最简单的方式,也是你在说话之前最不招人烦的一种方式就是,先说结论。
比如你和我说,小川叔,我现在要和你汇报一下这个月我的工作,我1号的时候呢,接了一个活儿,3号的时候做完了,但他们要修改,我就好不容易加班,硬挤出时间修改,谁知道他们老总还不满意,后来我又改了好几遍,巴拉巴拉~~
你到底想说啥?
如果是好闺蜜好朋友聊天,也许还尚可理解,但如果是汇报工作,你这么啰啰嗦嗦,肯定就危险了。
那能不能先把结论说了?
什么叫做结论?
这次你要汇报之前,你打算说几件事?
比如,你要说的是三件。
那它可能是这样说的。
1.这个月你一共做了5项设计工作,但是有2项都是因为对方在墨迹和反复导致延后。
很多时候,我们生怕别人听不明白,所以会很容易交代细节。什么,这时候我说了什么,他说了什么,我又说了什么什么,他又说,这是因为什么什么……
这些细节,没什么用。
主题就是,你希望领导了解情况,工作拖延了不是你的错,你尽力了。
所以,当你希望自己的汇报听上去是有逻辑的,那么请务必使用类似这样的开头:我耽误您两分钟,和您说三个事儿。
第三:你希望领导给予你什么帮助。
完了。
做一个看起来有结构的人。
不要频繁重复刷,如果你不知不觉发了一屏语音了,就是你手机的一个屏幕那么长,那很有可能,你是在做无效的沟通,也就是在说废话。
川叔还是建议大家使用文字汇报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修改,二来看的人可以一目十行,而不是听着语音,忍受啰嗦,又怕错过重点信息。
如果你是一个长语音爱好者,每次不说完60秒不罢休的话。
那么如果你用三条一分钟的语音都说不清楚一件事的话,我更希望你改成问一句对方:你现在方便么?我们电话一下吧!
或许会更高效一些。
当你也不知道自己的汇报是不是啰嗦的时候,非常推荐大家使用讯飞输入法,我之前用的是搜狗,后来也是朋友推荐,使用了讯飞,其实使用体验差不多,但是据说讯飞的识别能力会更高。
你尝试使用语音转换文字的方式,这样你的那些啰嗦的口头禅就会在微信屏幕上暴露无疑。
最后,如果你很不幸,你的下属就是这样一个啰嗦的人,那你要先给对方3-5分钟的耐心,暂时不打断,让对方说。
超过这个时间之后,就要打断,然后问对方核心问题,比如:
那你要我怎么帮你?
你希望我做什么?
有时候为了照顾下属的情绪,我往往还会先帮对方总结一下,确认一下情况,所以有的时候,我的对话是这样的。
顺便说一下,这些字,其实都是语音直接转的文字。
一开始也许你会觉得不习惯,或者是觉得麻烦。
你现在要说几件事?
努力减少你说话里的口头禅,多多使用讯飞输入法,让你的口语可见,调整自己。
一小步都是进步。
周末愉快~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