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loop
最近,一项科学报告显示,人体内其实有微塑料的存在,很多小伙伴听闻这个消息后都感到无比震惊——
然而……这个消息可是《纽约时报》报道的,这么权威的新闻刊,是不可能随便忽悠人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维也纳前几天有个会,叫做欧洲胃肠病学联合会议,它本来悄无声息地开着,结果却因一个研究成果震惊世界。
没错,这个结论就是,研究人员在来自8个国家的志愿者的粪便中,都发现了微塑料颗粒。
首先先来给大家来波科普,微塑料这个小妖精到底是什么呢?
据了解,全球每一分钟就能卖出上百万个塑料瓶和塑料袋,平均每年都能产出近800万吨的塑料废物。
而塑料的降解时间很长,从几十年到上百年不等,生命力极其顽强,他们在降解未完成时就会破裂成很多小碎片,成了“微塑料”。
渐渐地,他们不满足于只在一个地方停留,他们去河湖,去山川,去极地……去过的地方比我吃过的盐还多。
而现在,他们又来到了我的体内……
那么,我们到底为何会被塑料污染呢?
话说回来,最近天气越来越冷,冬天马上就要到了。
每到冬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从外面的冰天雪地进到温暖的房间中,可惜,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小伙伴们的叫苦连天——
“哎,雾霾又来了…… 我要是条鱼就好了……”
一到雾霾天,每个人都恨不得变成鱼在水中畅游,不用呼吸肮脏的空气,可是,你知道鱼儿们的苦吗?
这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旅游的好去处,可微塑料偏偏喜欢在海里活动,虽然,他们是被迫的……
那么大的海域,不扔点塑料进来还有点手痒,于是……?
雾霾会随着空气进入人体肺部,而对于海洋生物来说,这些废弃塑料就是海洋雾霾。
而这些“雾霾”,也会随着他们的呼吸和饮食,进入体内……
在海洋里,有多达上百种的生物体内都存在着微塑料,它们进入动物的血液、肝脏、肠道……
就这样,鱼吃塑料,我们吃鱼,久而久之,我们怎么可能不被污染呢?
据研究预测,经常食用贝类的人,每年可能会吃掉1.1万个塑料碎片。
他们在仅仅几平方米的海滩,就能找到上百块塑料碎片!
这些碎片进入海洋后,很有可能会变成鱼类的“饭后甜点”,最终进入人类的食物链中。
而经过奥克兰大学博士的长期调查,在新西兰市面上最为常见的9种鱼类中,竟有8种曾被塑料碎片所侵害!
而除了海洋生物,就连我们喝的水里都可能存在着微塑料。
去年,全球83%的水龙头样本中被检测出微塑料,其中美国最为严重。
除此之外,据调查人员称,食物包装、塑料瓶以及瓶盖中的微塑料也很可能随着食物进入体内。
早在几年前,研究人员就从食盐中发现了微塑料成分,而据一份最新的研究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超过90%的食盐品牌,都已被微塑料污染,其中,海盐的被污染比例最高。
据《环境科学与技术》上的报告宣称,在来自21个国家的39种食盐品牌里,只有3种不含微塑料颗粒,其中包括中国的精制岩盐。
研究表明,因为吃盐,平均每个成年人每年可能吃到多达2000个的微塑料颗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磨砂”成了潮流,很多洗护用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微珠颗粒。
据调查,光是一款普通的磨砂洗面奶中,就含有大概30万个塑料粒子。
我们清洗完脸部后,这些塑料粒子会随着水流进入下水道,最终的归宿很可能是海洋……
而在海洋中畅游的可怜鱼儿们,他们非常容易就会误食这种塑料粒子。
而这不光非常影响它们的健康,也很可能会进入到人类的食物链中……
海鲜、海盐、洗面奶……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连我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步骤,都变得不安全了?
每年上百万吨的塑料废物被排入海洋,我们的海洋又能支撑多久呢?
大家都知道“蛟龙号”吧?它曾在南极的生物体内发现微塑料,而这个生物是处于约4000米的深海区……
当塑料垃圾无处不在时,人类又该逃亡何处?
人类虽然处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可如今,我们吃的用的都不再安全。
即使我们再聪明,也不能否认我们和其他生物处于一个循环系统,我们对它们做出的伤害,早晚会回到自己身上。
科研人员表示,它们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也可能会帮助有毒化学物和病原体在身体中扩散。
被微塑料在体内被分解成更小的物质后,很可能会被循环系统吸收,最终进入人类器官。
有一个很意思的说法是,我们现在每天的生活,其实都处于一个未知的状态。
你喝的水,有可能含有微塑料,也有可能没有。
你吃的海鲜,有可能被塑料污染过,也可能没有。
你买的食盐,有可能含有塑料粒子,也可能没有。
你……
在不知不觉中,塑料已经入侵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连感受都感受不到。
可事实却是,作为海洋垃圾制造者的我们,在给其他生物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正逐步毁掉自己的生活,那些被我们扔掉的东西,正在一点点地还给我们。
而我们,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看更多走心文章
视 觉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