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位朋友对熊说,他这两天工作效率特别差,人也变得浮躁,特别想发脾气。
“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这样,对工作没有热情,人也不在状态,甚至胡思乱想怀疑人生……熊,你说我这到底是咋了?”
从这位朋友的只言片语,熊爷猜测,他大概是遇上工作中的“周期性疲劳”了!
“周期性疲劳”指的是,工作时的某一阶段,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越对工作失去兴趣,表现就越差……
熊爷今天,想介绍一本调整工作状态的神书:《当状态低迷时,如何调整自己》。
还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及《洛杉矶时报》等媒体盛赞推荐。
书的作者,是享誉全球的世界级营销管理咨询顾问,企业培训师:贝瑞·马哈。
马哈说的这句话,被印在了这本书的封面上。
如马哈所说,当我们遇上周期性疲劳时,再怎么逼迫自己努力也没用,反而会让自己更加烦躁……
不过,大家也别太担心~
在这本书中,马哈还向我们介绍了心烦、不想上班时,可以用来调整心态的一些事情;
作者说,就像人无完人一样;
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可以因此不断抱怨,最终泄气、逃避工作。
在作者看来,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心底去接纳工作中的这些不完美;
先放过那些不利因素,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创造出自身对工作的热情。
这话听着有点丧,但熊觉得,它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工作需要我们的包容、理解,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因此得到了成长~
把自我价值和工作分开。
对此,作者告诉我们,不论我们在职场上是万众瞩目还是惨不忍睹,事业并非衡量我们人生的唯一标准。
因为我们大家都会有退休的一天,除了为解决生活需求而工作之外,我们还能去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呢。
正如作者所说,生活中不乏有些拿着高薪的事业有成者,整天郁郁寡欢;
所以,我们不妨可以听听作者的劝:
试着解开自我价值和工作捆绑的绳子,工作和生活的最佳状态或许也会悄悄来临呢~
工作之余,给自己找点乐子。
作者说,工作烦了或是状态不对了,就要让自己享受一下生活,给自己找点乐趣吧!
比如,可以在工作的间歇,短暂地去喝杯咖啡,或者看一段搞笑视频;
也可以在周末花一天的时间,去到离家不远的公园赏赏花草树木,呼吸新鲜空气……
享受生活的方式不计其数,作者在书中呢,也分享了他自己最喜欢用的一个享受生活的方式:
作者说,这么做除了能给予家人充分的陪伴之外,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调整也有帮助;
因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理修复能力,能让我们有勇气面对逆境呢!
“身体垮了,生活和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虽然已经不是什么特别有新意的建议,但作者还是想提醒所有上班族们:
工作再忙,也要坚持锻炼身体噢!
作者建议,最好一周锻炼三次。
长此以往,能让我们每天感觉精神格外充沛,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很多。
总感觉能支配的时间太少,工作一忙起来,没时间吃饭,没时间睡觉……
因此,作者说,我们不妨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疏解压力,多做做放松练习。
比如,出门送文件时,在安全的前提下,瞅瞅周围的人或建筑物,让大脑有意识地放松一下;
又比如,在排队等候上司盖章时,检查下自己的站姿,或者练习深呼吸等。
所以呀,我们要是能利用好每一分钟的时间,都超级赚啦~
“一个月里,
总有那么三十几天不想工作…”
但别害怕,别烦躁
因为一个月里
总有那么三十几天
有熊,和各种好书
在老地方等着大家
读书
然后开启元气满满的新的一天吧~
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