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人生是否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
日期:2018-10-30 07:15:12 作者:约瑟的家 来源:约瑟的家v 阅读:

我的人生是否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

  约瑟的家之【见证

  文|王生堂

  我高中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努力的目标只有一个:考上大学改变命运工作了,我们接单后总想给客户回扣,一是感谢,二是希望建立长期客户关系,能赚更多钱,但她告诉我们,她是基督徒,绝不能收回扣,天哪,我在职场上竟然遇到一个不要回扣的人!林肯人生故事使我感叹愿我能永远站在上帝那一边。这是对文章标题问题回答

  芸芸众生个人都不一样,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以及言行表象都会印记,有家庭痕迹故乡的痕迹,学校的痕迹,国度时代等等的痕迹……就像人讲话的口音一样,虽天赋功夫各异,但乡音永远会伴随人的一生,而这些痕迹串起来,相同经历又会形成一批人的共性

  1

     学生时代,

  基督离我遥远到身边没有基督徒

  像我一般的人能相遇基督并信仰基督本身就是奇迹

  出生在文革末期,童年时虽没有太多文革的深刻体验,但彼时庙宇和尚都是异端,基督更是闻所未闻

  江苏农村小学初中学习经历,虽然成绩尚可,但毫无自己思想,学校里学的是包装强烈政治意识形态中的无神论,生活中各等色鬼怪佛道却又听得津津有味,彼时基督就像海滩见闻金币传闻能捡到的故事不多,更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落在自己头上。

  八十年代最后一年,正是我的高中时代,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撼人心事件,透过电视传言感觉到遥远京城青年们的愤慨热情感觉自己也被莫名感染,有一种说不出的冲动,但这种冲动就像沙漠中的甘泉,你会一生带着回忆去寻找,到头来却终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其实我高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努力,努力的目标只有一个:考上大学,改变命运。那时候,基督只是书中的异国风情,是罗马式建筑上的十字架,是身着长袍拿着拐杖神父,是金发碧眼的男男女女

  大学,号称伊甸园象牙塔,但我只知这两个词形容高等学府美好,竟然到数年后才知道这两个词均出自圣经,其实我的大学生活并未如这两个词形容的纯洁快乐,而是极其世俗化,彼时学长们传道:大学是小社会,为进入大社会而准备是的,我们已经远离家庭,开始自己独立的人生。那时候,基督是油画中的圣经故事,是米开朗基罗,是达芬奇,基督是一种文化,你可以浅尝辄止了解作为吹牛的谈资。你可能在城市或郊区偶尔看到一个或大或小的教堂,但绝没有走近的冲动,因为,基督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很遥远,遥远到我没有一个认识的基督徒。

  2

  天哪,

  我在职场上竟然遇到一个不要回扣的人

  走入社会,开始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背负成家立业的目标前行。世俗的本领是我们唯一依靠工具。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我时时刻刻把三个希望作为最重要理想:一身体健康,二家庭要平安,三努力实现财富自由

  其实,我和很多朋友都会交流,知道有这样想法的应该是我们这一代的大多数。那时候人在广东深圳,改革开放的前沿,功利教的发祥地,所谓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名言很好地诠释了一切。

  我开始迷信佛教,一半是随大流,一半是求好报,我每年正月到香火旺盛的庙宇求菩萨,求财神。因为总想搞清楚求神拜佛是否真的管用,所以查看各类佛经书籍,慢慢理解了:佛教是基于对人生轮回苦楚解脱方法论,佛不是造物主,乃是人造神,释迦摩尼本尊就是家财万贯,嫔妃众多,有权有势王子,他放弃这一切去修行悟道,摆脱轮回,涅槃成佛,你去向他求艳遇、求生子、求升官、求发财,这不是缘木求鱼竹篮打水吗?佛所鄙弃的东西你去追求,这是对信仰莫大的讽刺吧,再加上佛家庙宇慢慢在中国蜕变追逐名利公司组织,所以我慢慢放弃佛教。

  早期工作时,曾经自己和朋友合伙开过一个小平面设计公司,那时候我们最大的客户是个高科技公司,接个单可以让我们爽几个月,甲方负责订单的是个刚刚结婚女性,我们接单后总想给她回扣,一是感谢,二是希望建立长期客户关系,能赚更多钱,但她告诉我们,她是基督徒,绝不能收回扣,天哪,我在职场上竟然遇到一个不要回扣的人,是个基督徒,确实让我感慨了两天。这就是我人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的基督徒,。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婆的一个闺蜜,人很良善,是个知识分子家庭主妇,她送给我老婆一本圣经,中英文对照版,因为从小养成边上洗手间边看书的习惯,所以偶尔会翻一翻,当小说看,不过里面的人名地名太多,虽然有些地方精彩,但大部分枯涩难懂,慢慢地就不看了。这是人生第一次接触圣经(图画版的圣经故事以前读过)。

  真正为我打开基督之门,更深认识基督的有三个人:

  一是大学的女同学才女,一个银行主管,读大学时就是学生会主席,也入了党,他的老公也是学生精英,后来一起在银行,在工作中出了点事,据说打击挺大,深圳的银行圈有着不小的基督徒群体,估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认识了神,全家进入了教会。她经常跟我说: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她会在微信上给我发各类福音资料,讲一些人生感悟,某些见解上,对我会有些触动

  后来在深圳第一次去教会也是她介绍的一个家庭教会,第一次介绍的比较远,她又委托教友介绍了另外一个,第二个是一个真正海外神学院毕业牧师主持的,这个牧师的神学功底深厚,他是改革宗归正派的,知道我常来加拿大,所以推荐选择归正派,或是长老会、浸信会等。近来一年,我那个同学已经几乎不和我在微信中聊基督了,想必和彼地的环境有关,愿主怜悯保全她。

  第二个是同在堂教友的一个老公,我们是老朋友,有段时间他经常出差中国大陆,他虽然没有受洗,但对神学和基督有比较多的了解,那段时间因为他的讲解,令我对基督教很神往,我能够在同在堂决志也是因为他的推荐。

  第三个是我的一位同事好友,他的妈妈太太女儿都是敬虔的福音派信徒,但他不是,一是因为他的工作有太多社会应酬担心自己没法做合格的教徒。第二是我们都信奉科学,对圣经中的神迹没法理解(到现在我依然在这一点上很迷惘)。

  他对时事政治、经济金融很有研究,很多时候,他对政治走势、经济走势等都有很好地预判,逻辑能力非常强。有很多事情无法理解时,他经常能够帮助我理顺思路,他的终极观点是圣经的真理帮助他理解世界万象

  他的记忆力很好,有很多基督徒见证的故事他都能绘声绘色娓娓道来,而这些故事均令我非常感动,我就像一个墙内的孩子,无法看见墙外,而他,为我在墙上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墙外的精彩,更加增强了我迫切走出墙外的愿望

  3

  我假装出来的冷静外表下是濒临崩溃的心

  促使我决志成为基督徒的离不开两本书,一本是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缺憾》,我高中时半知半解地读过一次,工作后又读过一次,我对此书最大的领悟是:人的灵魂如飘荡在空中的羽毛,你不知道他飘往何处,也无法决定他的方向和行走或逗留的状态,所有人都需要一种“慰藉”,这种“慰藉”可以给空中的羽毛装上一个外套,羽毛在外套里面,有一种认为自己是静止安全假象。所以有人选择烟酒、药品麻醉自己获取慰藉,有些人选择狂热工作,有些人选择科学研究等等来实现慰藉,但能够获得这个终极“慰藉”的只有宗教,就像我们睡觉时都需要一张床,而宗教,是真正让我们安放灵魂的床。

  另一本书是一个澳洲历史学家写的《极简欧洲史》,此书用强有力的逻辑关系和历史阐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基督教的改革及工业革命等是奠立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石,这个不是美丽空想,是确凿人类美妙的历史。如果说上一本书让我领悟人必须信靠宗教,那这本书让我得到的结论是:基督教是现代文明中最靠谱的宗教。

  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积极勤奋,但随着积累了一定的微不足道成功后我变得越来越迷茫,中国的商业氛围也让我内心越来越恐惧。有一天,看到物理学家霍金预言,人类也许200年后就会毁灭,因为人性中有两个无法逾越的特性:恐惧和贪婪

  结合世界万象,我问自己:自己的人生是否就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然后随着所谓人类文明的进程走向灭亡。过度思考结果是,我陷入了一种不可名状混沌当中,我会莫名其妙焦虑烦躁,我用所有的理智克制我的情绪,我试图用很多办法纾解我的压力,我知道我呈现在别人面前的冷静清醒是假装出来的,而我自己内心明白我一直濒临崩溃和爆发

  4

  愿我能永远站在上帝那一边

  决志以后,其实我的科学观和人生认知还是有许多与基督和圣经冲突的地方,包括此时此刻,依然有很多冲突在我的思维中没有解开。但参加查经,阅读圣经,听牧师布道以后,我的思维方式确实发生了许多改变。

  首先,造物主赋予了我们怀疑意志,我慢慢理解,怀疑是中性的,比如如果没有怀疑,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正是这个怀疑,我领悟到人的原罪。我一直试图去感知圣灵,但至今我确实没有感觉到,但我感觉到我的变化,我内心变得越来越平和,我越来越能够看透许多以前无法想通的事物

  比如一次查经中,我表达我无法接受杨传道所讲的:要爱自己敌人这个观点。甚至引用普京的说法:对于恐怖分子(敌人),上帝负责宽恕他们,而我负责送他们去见上帝。

  后来几天,我一直思考:到底是我错了,还是圣经错了。现在我的理解是:人的罪行来自于人内心的罪性,而人的罪性根源就是原罪。所谓的敌人,他们的罪行是他们内心罪性表达出来的结果,而罪性人人皆有,消灭物理上的敌人并不能够消除人内心的罪性,而包括我们自己,随时会因为内心的罪性去形成罪行,我们就成了敌人。

  上帝曾经只留下挪亚一家,消灭了所有的人,可依然没有消灭人类的罪行,后来他差遣爱子来替人类赎罪,这种救赎是针对人类罪性的救赎,这就是基督的爱,所以圣经启示我们,爱自己的敌人,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接受人人都有罪性的事实,并籍着耶稣的救恩和爱来解决自己的罪性。爱敌人其实就是爱自己,因为在罪性上,我们和敌人是一样的。我想,如果不是籍着圣经的智慧,上帝的爱,我是不会有这些思维的,所以说,我的见证更多的是来自于自己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我认为这种改变绝不是内心自发的,而是圣灵做工的结果。

  前几天,读到一个小故事,极为感触,如果在不信主的的时候,我一定不会有这种触动,所以这种感触能否理解为我聆听到了上帝的话语,我想用这个故事来结束我的见证:

  南北战争是美国局势最为混乱时期,林肯总统一位朋友安慰他:说我希望上帝站在我们这一边。林肯说:不,我不希望如此。朋友大吃一惊,赶忙问:为什么?林肯那时候已经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了,他为什么不希望上帝站在他的一边呢?林肯说:因为上帝永远站在公义的一边,而我担心的是,我和我的人民是不是站在了上帝的那一边。

  愿我能永远站在上帝那一边,阿们!

  更多阅读

✟ “蝶变”袁幼轩——从艾滋病患同性恋和毒犯到神学教授✟ 小小的人悄悄成了周围大大祝福✟ 觅非播舍:没有新玮的日子|新玮去世一周年纪念✟ 聆听山雨——思念这个世界不配拥有的人|新玮去世一周年纪念日✟ 福克斯知名主持人爱因斯丽:离婚、流产后终在基督里靠岸

  阅读往期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人生是否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