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惊悉子勋老师离开了我们。心中无比悲痛。一代心理学的骄子,一个大众心理学的启蒙老师,一个点燃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生命希望的人,一个好老师,好朋友,就这样走了。
你走的太早、太匆忙。心中回放着我们一起同台上课,一起交流,一起欢宴的场景,恍如昨天。本以为我们还有很多可以相聚、可以畅聊、可以一起上课的机会。一切恍如梦幻!两年前的相见,竟成永诀 。
你对化解人类痛苦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你像孩子般纯真的心灵,你对人性深邃的理解,你的率真和幽默,你的敞开和胸怀,你的才华横溢,你对人的包容和理解,让人思念感怀。你是一个如此帅气的人——从内到外!
相信天堂有更多的美好承载你的美好!愿你在天堂自由自在 愿有缘与你在尘世相遇过的人,因为你的激励,选择更好的助人自助的生活。愿我悲伤的泪水,化作助人的源泉。愿你人间天上一如既往的美好。
——海蓝
深深悼念和缅怀
1/ 我们真的需要改变一下对待生命的态度,珍惜每一个当下,但不要轻易去评价曾经度过的时光,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今天去评价昨天从来都不是客观的。
2/ 童年对人的影响并不确定。人的成长是一个逐步选择与适应的过程, 童年事件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成功与失落都可以拿童年说事, 但对童年境遇不同的态度造就不同的人生。
3/ 相信所有的过去你都做了正确的选择,相信所有的今天你都在珍惜,还要相信所有的明天你都会竭尽全力去努力,那么你的生命就会一直是充实而愉悦的。
4/ 怀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一点点地创造出—种“现实”,最终让怀疑被证实。 越怕失去什么,结果就越会失去什么,这就是生活不变的哲理。
5/ 害怕是内心最大的善意。“你怕什么” 有时意味着你想回避什么,有时也意味着你渴望什么。
6/ 坦诚接纳自己的自卑。自信只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人类为了掩饰对外部世界恐惧的一小块遮羞布,而自卑才是人类精神领域可靠的、赖以生存并维持生命张力的心境。
7/ 真正的“自我蜕变”不是形而上的,而是把“成为社会、他人喜欢的人转变为成为 自己喜欢的自己”。 这种转变核心是心理上,不是形式上的。
8/ 喜欢自己的人,也容易喜欢上别人;尊重自己的人,也愿意尊重别人。
10/ 爱是一种体验,有爱的体验的人风吹过是乐,雨飘来是喜,内心洋溢的爱把世界渲染出美丽的颜色。
11/ 做自己的情人。生命是一个人的旅程,在旅途中,能照顾自己的只有自己!
爱是你内心的感觉,你觉得他爱着你,你就能从他的行为里看出他在爱你,当你觉得他不爱你,你会从所有行为上都说他不爱你,这是内心世界的一个重现。
假如你内心没有爱的能力,不管你跟谁在一块,不管对方多么在意你,你都会感觉不到是爱。如果有爱的能力,你不理我,我也可以去爱,是吧?
谨以此文献给
李子勋老师
李子勋,原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家庭治疗专业督导师,精神专业执业医师,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师,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理事,北大心理系研究生临床指导。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