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梭罗曾说:“一个人如果活得真诚,就一定是活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时代越来越快,读的东西越来越快,今天分享给大家需要慢下来读的一位作家,品味一下他的文字背后,有着怎样一颗真挚的心。
y 阿谷君
“一辆没有乘客的公共汽车, 穿过布满星星的黑夜。 司机也许正在唱歌, 他一定感到幸福。”
这首名为《幸福》的小诗,出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之手。他一生风云翻覆,波澜壮阔,却能于繁华落尽后,看清生活,找到幸福。
这世间有两种最了不起的写作者:一种才华横溢,令人读之极爽;第二种,字里行间,真诚尽显。
格拉斯属于第二种。他的人生就像一面镜子,无论面子里子,都是最真的样子——做真实的人,写真诚的文字,过阳光下最真挚的日子。
11927年10月16日,格拉斯出生于但泽一小贩之家,父母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家境中下,并不富裕。
一家四口挤在一处,家长里短,嘈杂不已。格拉斯没有自己的房间,很小就能够在各种噪音的干扰下读书:
铃铛鸣响,格拉斯堵住耳朵,不受其扰;人声纷乱,格拉斯沉浸书本,不改其乐。
家虽不大,却有一个不小的书橱,放满了母亲的书。格拉斯如饥似渴,翻上翻下,见书就读: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读狄更斯,读席勒,读王尔德……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格拉斯的母亲特别可爱,有一次,她见儿子读书太认真,怎么也叫不应,一赌气,把格拉斯已经咬了几口的面包换成肥皂,双手抱拳站在一旁盯着他。
结果格拉斯看也不看,拿起肥皂就咬,足足嚼了有一分钟,才发现不对劲,吱哇狂吐。
母亲看见他那囧样,实在憋不住了,笑得直捶大腿。往后见了邻居就炫耀,我那傻儿子哟,读书简直不要太认真,连面包换成肥皂都不知道……
母亲支持格拉斯读书,父亲却觉得读书不能当饭吃,十分反对,逼着格拉斯去办公室当学徒。为此,格拉斯没少跟父亲吵架。
每当这时,母亲就走过来,冲着他咬耳朵:“别理他那死脑筋,我看好你呦!”
在母亲身上,格拉斯习得了对待生活的乐观与热情。母亲打理杂货铺,谨小慎微,为了生计,有时不得不赔钱倒贴。
但她始终积极地面对生活:用简陋的收音机听歌剧,兴高采烈地听儿子讲故事,多次带格拉斯去剧院看戏。
母亲的生活态度在格拉斯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13岁时,格拉斯敢想敢做,下决心要从事艺术工作。
这种决心里藏着点跟父亲赌气的意味:“你不是不相信我吗?我偏要做出个成绩来,看看读书是不是真的没用?”
有点幼稚,却硬气无比。
2人生于世,活着只是一种偶然
战争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不到十岁就进入希特勒少年团,成了小纳粹。别人叫他“小屁点儿”,他不理,昂首挺胸,威风不已,仿佛自己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4年后,格拉斯进入了青年团,后又主动报名加入纳粹青年义务劳动军。穿上军装,拿起武器,满腔热血,为正义而战。
但他不知道的是,那多年来被灌输的“正义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骗局。
1944年,17岁的格拉斯成了一名坦克兵,初次出战就与俄军对垒,整个部队伤亡惨重。那是第一次,格拉斯体会到死神离他如此之近。
炮弹从耳边飞过,在面前的土地上炸开一朵血花。前一秒还谈笑风生的年轻战友,这一刻已残破不全地倒在地上。
格拉斯心下惨然,颤抖剧烈,简直要站不住。他呆立在原地,失了魂儿一般喃喃自语:“活下来只是一个偶然。”
这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1945年,18岁的格拉斯在前线受伤,不幸被美军俘虏。他抱着必死的心态,却等来了二战结束的消息。
那一瞬间,格拉斯如释重负。
多年以后,回想起年少的误入歧途,他没有站在被欺骗的受害者立场,哭哭啼啼地说自己少不经事,而是以一位负债者的姿态,试图用真诚偿还罪责。
战后数年,他在黑市打过工,当过石匠的学徒,学习石雕,准备考艺校。
3一位特立独行的诺奖得主
“在下面一层楼
一位年轻的太太
每隔半小时
打一次她的孩子
因此 我卖掉了我的手表
放在我的旁边
——《准时》
他批判生活:
“码头上躺着煤
鱼从天空消失
还有它们的骨头
吉他,佩皮塔
或者死亡
一个游客坐下
摘去了太阳镜。
——《佩皮塔》
只可惜,写诗算不上实打实的饭碗,被发展成一种副业。久而久之,大家就都忘了,原来他还会写诗。
1956年,格拉斯加入了“四七社”,一个激进的文学团体。从那以后,他的文字或多或少染上了政治色彩。
3年后,他发表了自己第一部也是最负盛名的小说《铁皮鼓》,并于40年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君特·格拉斯和代表作《铁皮鼓》
1999年,诺奖委员会把奖颁给格拉斯时是这样说的:
“他将人类带入了动物的世界,在他的动物园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猫与鼠、狗、蛇、比目鱼、青蛙和稻草人。”
格拉斯致辞说:“人们总是在讲故事,有些文盲比识字的人讲故事讲得更多更好,也就是说,他们可以使更多的人相信他们的谎言。”
但他的故事不是谎言,而是套在谎言面具下的真实。
自始至终,格拉斯都是一位真诚的作家,以笔为枪,议论政治,追求和平,纵使被攻讦谩骂,也不改初心。
2006年,格拉斯出版了自传回忆录《剥洋葱》。书中提到年轻时当纳粹的经历,把他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跃成为知识界的众矢之的。
但格拉斯不在乎。人生来就注定是要犯错的,不能因为怕被骂,就藏着掖着,有失光明磊落。
他宁肯把过错摊在明面上被千夫所指,也不愿在暗地里躲躲藏藏,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4真诚是他一生的追求
日薄西山之时,格拉斯依然笔耕不辍,用手指和那台陪了他大半辈子的打字机,写下他的文字。
他说:“没有抑郁就没有艺术,它是沼泽地,我尝试在上面找到立足之点。”
2015年4月13日,一生传奇的格拉斯溘然长逝,享年87岁。
正如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格拉斯就是如此,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他活出了战士的一生,真诚,淡定,从容。对于信仰、追求、事业、自身,他都是不负的。
1979年电影版《铁皮鼓》剧照
正如他在《万物归一》一诗中写的那样:
“眼下该经历的也经历了。
眼下啥子都已经足够了。
眼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眼下不再有啥子感觉了。
眼下屁也放不出来了。
眼下啥子都不怄气了。
好快就啥子都更妙了
啥子都不会留下了。
到处都要万物归一了。”
什么样的灵魂需要什么样的养料,在格拉斯的世界里,没有一条道路能通往真诚。
因为真诚,本就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作者:三尺晴
公众号:叁叁两两()
两个爱书狂魔叁叁和两两。陪你聊100个奇女子,遇见100种不同的人生。人生之事,不过一二。
图片来源:豆瓣,时光网,unsplash.com。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把 麦家陪你读书 设置星标
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
——莫言
▼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