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很美,生活很难。
伊心陪你,纵情向前!
少年时读书,济慈的诗句、莎士比亚的字、简奥斯汀通通都在脑子里。
后来成了哈利波特迷,城堡呀、魔法呀让我一直相信自己也应该是霍格沃茨的学生。
这些年看了更多的书,对英国熟悉到连天空岛甚至哈罗德百货、希思罗机场、丽兹酒店……这样的地名都耳熟能详、默默念在嘴边。
于是,今年十一终于来了英国。
去了热闹的伦敦、小小的约克、剑桥、爱丁堡、有着广袤苔原的苏格兰高地、遥远安静的天空岛;
在苏格兰高地迎着风雨东奔西走,路过无数的教堂、城堡、深蓝色的湖泊,还在大西洋岸边吹了海风。
坐着车在高耸的苔原间穿行的时候,我的耳机里正好听到了《白日梦想家》的主题曲:《stay alive》。
他说:We'll do whatever just to stay alive.
尽管回来已经疲惫不堪,可再翻看照片,真的是一次无与伦比的经历了。
我经常旅行,但只记感受、很少写攻略,是因为网上的攻略实在太多太多。
怎么买机票、怎么定住宿、怎么坐地铁、怎么安排行程……都有人提供详细的方法论,我更想和大家说说旅程中的感受,和那些让我幸福满足的吉光片羽。
去爱丁堡之前,我对它一点也不熟悉。
因为没做攻略就抵达了,所以我仅仅知道这是JK罗琳写作哈利波特的地方。
正因为没有任何准备,所以从清晨的爱丁堡火车站一下车,我就开始惊呼。
古老的尖顶教堂,磨得发亮的石子路,遥远的钟声……当真是魔法和童话诞生之地。
我在JK罗琳写作的大象咖啡馆想到那些看着哈利波特长大的岁月,觉得自己仍然是个相信魔法的“麻瓜”。
在我们的世界里,魔法是激战过之后仍然存在的英雄梦想、深厚情意,魔法是凭借着爱就可以战神恐惧和黑暗的力量。
我永远会相信它。
在我漫长的少年时代,我没想到自己终于抵达电影里的场景,可一路走来,这何尝不是属于我自己的魔法之路:
坚信自己一路奋进,终将抵达。
在伦敦的最后一天,我坐着红色双层巴士闲逛,看到喜欢的地方就跳下去。
于是看到了很多小小的漂亮的教堂、教堂旁边安静的小花园、藏在巷子里的咖啡馆、还有当地人热闹的集市。
鸽子在地上走来走去,仿佛没有人,我眯着眼睛,仿佛是从遥远的家穿越到了这里。
地上有薄薄的金黄落叶,下午的阳光温柔又璀璨,那天晴朗却无烈日、微凉却无冷风。
被自己感动,也被这个世界感动。
它给了我喜欢的生活,带我抵达千万里之外的远方,比起我的付出,这些馈赠真的让我眼含热泪。
仿佛走了很远很远才抵达这里,而它尚不是终途。
我和好多朋友聊天,微信群一打开,仍然是同样的话题:可怕的房价、低迷的消费、疲惫的生活……
我的朋友小煜去美国七年了,从研究生到毕业工作。她说起自己第一份工作被老板吐槽:你英语也太差了吧。
然后只好周末请了私教老师继续练习英语,努力工作,业余时间打空手道度过逼近30岁的时光。
她和先生定居的西雅图房价也涨得厉害,可我仍然从这样的朋友身上,看到明亮的光和野蛮生长的力量。
我学着不去抱怨这世界的残酷,正是因为很多很多这样的朋友啊,她们都有开掘自我的能力,敢做很大很大的梦,然后一点一点make it happen。
我在旅途中看到陶立夏的书中,她写了这样一句话:“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并且为之骄傲。”
所以这些年,你还是那个让自己骄傲的人吗?
或者说,你终于成为让自己骄傲的人了吗?
在哈利波特对角巷拍摄地闲逛的时候,我在一家小店里买到了一个小小的挂坠,是相机的造型。
人生如相机,要学着去捕捉那些美好的瞬间呀。假若深处低谷,就换个角度,再拍一张其他的照片好了!
所以呀,“换个角度,再来一张”的理念当然不仅仅适用于摄影,也适用于整个人生。
其他的,总能一一克服。
不管怎么说,下一站,我要去北海道了。再下一站,是冰岛。
其他的日子里,仍然是要读书写字辛苦工作的,仍然要从卑微的日常中开凿出悦纳自己的小小宝藏,然后积攒下来,等待下一次启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