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
作者/贪欢
我有个朋友,或许说是朋友也不太准确。
他是我的前前前上司。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班,然后工作到第八天就被通知部门解散,大家集体喝奶茶当作散伙饭,他就是那个通知者。
时至今日不得不承认,他不具备任何的管理和领导才能,大概是后来他也发现了这个事实,于是从那之后,他就一直在家里靠写字赚钱,再也没出来上过班了。
我在他手下干活的时候,他常说起自己女朋友,是个很优秀的姑娘,考研考到了北大,身边人都觉得他配不上她。
我那时很不会说话,小声接了一句“是挺配不上的。”
看起来倒是蛮一致的,至少是从他的朋友圈里。他也有自己的公众号,不定时更新,最长的时候三个月才更新一篇,每一篇都有那个女孩的留言,或俏皮,或温婉,或玩笑,或认真,看得出,她该是很喜欢李怀的。
去年初的时候,女孩得到了去哥大的交流机会,李怀蛮难过的,发了几十条朋友圈,絮絮叨叨说他们这次可能真的要分手了。
结果还是没分成。
跨年那一天,他们在世贸天阶相约吃最后一顿饭,结果人太多走散了,寻找对方花了三个小时,看见对方的时候,天都快亮了。两个人都哭了,最后决定不分手,谈不靠谱的异地恋。
怎么说呢,我总觉得这大概就是当代都市爱情的范本,两个人兜兜转转,分分合合,但总归是舍不得,还是要在一起。
就像春娇与志明,就像都市中的你我。
我想他们会结婚吧,就算不结婚,也会一辈子在一起吧。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甚至笃定他们的爱情,超过笃定我自己的爱情。
可是最后呢,两个人还是分开了。
我和李怀从不私聊,因为用不着,他是个太有表达欲望的人,靠互相评论朋友圈就能编织出他生活的全貌。尤其是生活没有交集,也就无需交流。
只是我发现,他很久没有在朋友圈提起自己的女朋友了。
极偶尔的,他会用两个微信号在自己的朋友圈底下聊天,像个神经病一样。
我看到的时候什么也没想,飞速划过去了。
封面是那个女孩的照片,简介是那个女孩的名字,朋友圈里最近十条,八条都和那个女孩相关。
我很恍然,一开始甚至以为还是那个姑娘,很认真地回想,不对啊,那个女孩姓曹,而这个女孩姓龚。
她们不是一个人。
按理说,有了新女朋友,该把之前那些秀过的恩爱都删掉吧,他却不,他是很少见的那种,对自己坦然,对别人坦诚的人。
我想着倒也好,换恋人这种事,现代都市也司空见惯。可是呢,就前些日子,他又发了一条朋友圈。里面有曹姑娘的文字截图,说前任是诗人是怎样一种体验,大概就是虽然你已经不爱我,却还是可以用文字让我不好过。从今往后,我是旧人,而她,大概是发妻。
又说,李怀曾说过,只要我在北京,你就有家。
这样的承诺当真让人心动,多少人漂泊一生无非想找到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可回头想想又当真心酸,就算能熬过数年的寂寞,又怎么断定那个人还在原地守候。
如果回头的瞬间,只剩下一片空茫,是该先失望对方的离开,还是先可笑自己真的相信了呢。
人应该都是会往前走的吧。
在这座繁忙的都市里,地铁永远拥挤不堪,街道始终熙熙攘攘,吃一份炒饭都恨不能边走边吃,这样一座城市,怎么盛得下有人站在原地呢。
我们每一天都会遇见这么多的人,他们有的可爱,有的天真,有的心机,有的油腻,那个你理想中的人,或者你过去深爱的人,在这座城市里,总归能找到替代的人,或者说替代对新人实在太过委屈,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讲,是plus版本。你会遇见那个你更喜欢的人。
那么旧的喜欢呢。
它就只能停在那里了。
它或许不会发黄变老,不会像纸一样变脆,不会渐渐淡去,可是,它不会再更新了,它止步在那个瞬间了。
就如同李怀最后写给曹姑娘的诗。
“我们俩来到了一个地方
叫世外桃源
后来你死了
我为你守墓
这个世界有我就有你
因为你在我心里
后来我也死了
于是
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了我们”
就是这样喽。
这就是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