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瘦
撩我*:shoummm001
前段时间,朋友晓露的父亲突然晕倒被送进了医院,还好抢救及时,做了个小手术后现在已无大碍。
医生诊断的是急性心肌梗塞,若是稍微送晚了一点,命就可能没了。
1
晓露从小父母离异,母亲改嫁,是父亲一人辛苦将她带大的。大学毕业后,晓露只身一人来到广州打拼,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回家一趟。
她没有意识到,现在长大了,父亲便也老了。
其实很久之前晓璐便听父亲说有时胸口会有点闷,当时虽着急但并没往深处想,只在电话里头让父亲去看看医生,后来听父亲说吃了药好些了便没有再放在心上了。
现在才得知,父亲并没有去看医生,而是直接去药店买了药来吃。
医生听后感到很荒唐,晓露也觉得很荒唐,甚至有些生气,怎么可以自己乱买药来吃。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是自己忽略了父亲的健康,知道父亲有高血压,却只会关心父亲有没有按时吃药,血压有没有降下来。
见效快的药副作用一般也大,因为常年乱吃药,父亲身体有些器官也正在慢慢地钙化,而心肌梗塞和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
晓露内心感到自责,她才发现这些年来,对父亲的关心,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2
小时候,我们是父母手中的宝,他们生怕我们受到一丁点委屈,总想给我们最好的。
长大后,他们依然担心我们会受委屈,怕我们在外面吃不好住不好。
不同的是,父母变得更爱逞强了。
他们不想麻烦我们,更不想成为我们的负担,自己“凑合”着做到的事就“凑合”着来,所以经常把“放心吧”挂在嘴边。
遗憾的是,我们就真的放心了。
我表姐嫁的离家里很近,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即使她走几步路就能回到的娘家,但几个月也不见她回一次。
俩老从来也没有抱怨过,毕竟女儿结婚后有自己的家庭,加上要照顾孩子,抽不出时间回娘家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尽量不给女儿添麻烦,减少日后医疗负担,他们听信保险销售员建议给各自买了保险。
表姐听后确实安心很多,总觉得,父母的事他们自己能搞定。
谁知道,连续交了几年后,需要用上时,却发现保险范围特别小。换句话说,这花了几万块钱买的保险就是打水漂了。
而这份保险,此时是表姐第一次打开来看。
3
对父母,我们的愧疚归愧疚,然而还是什么都不做。
因为我们总是以为要挣多点钱才能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殊不知,陪伴和关心才是最重要的。
林见清常年在外努力挣钱,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陪陪父亲,后来他想要把父亲接到北京享福,可父亲觉得老家才是他的根。
所以在平时,林见清父亲都是一个人生活的。
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林见清过年回家,父亲不会调液晶电视让他帮忙,他却表现出一副很不耐烦样子,嫌弃父亲的“笨”。
看到儿子这样的反应,父亲呆呆地坐在那。这一幕,实在让人心疼。
因为画面太真实了,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反应能力、辨识能力都会跟着下降,我们为什么做不到父母待我们那般耐心?
4
问你们几个问题:
你知道爸妈的鞋码吗?
你回答上来的有多少个呢?
你能清楚的说出孩子的出生年月日吗?
你知道孩子的鞋码吗?
他们穿的衣服尺寸多大?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大部分妈妈能一下子回答出第二部分的问题,却在第一个问题上思考很久。
你做了父母,却“忘了”自己的父母。
我们被工作、家庭、孩子等等几乎占据了全部时间时 ,却忽略了一个“重点”,当我们正处于这个阶段时,父母早已不再顶天立地,曾经为你遮风挡雨的他们,正以比你想象中都要快的速度衰老着。
他们腿脚变得越来越不利索,记忆力开始衰退,对很多东西的认知能力下降。可这时候,我们作为子女的很多人却还没有意识到。
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泪点,对父母,多用点心,多一点的耐心,像小时候他们对我们那样!
认同请给小瘦点个赞
对父母,你觉得最内疚的事是什么呢?
一起来讨论区讨论吧!
小瘦个人号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