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认为懒是天然的东西,因为很小的时候,就听很多七大姑八大姨评论谁谁家的孩子:那小孩挺聪明的,就是太懒了!
那时候,我还庆幸于自己多少有点“勤奋”的属性,以至于不跟那些小孩“同流合污”。
后来,在自己漫长上学习过程中,我才认识到懒是一种人的本能,并不是你一个人懒,而是每个人都带着懒的本能,虽然有些人表现的很勤快,但是他也有懒的本能。
我们人活着就是要对抗懒惰:通过学习来对抗懒惰,通过早起来对抗懒惰,通过勤奋工作来对抗懒惰......然而却往往在在放学后、下班后、周末、节假日败下阵来。
在了解人性的优点和人性的弱点以后,我又对懒有了重新的认识,其实懒就是一个人的无知。
什么才是真正的懒?
因为懒,他们思考更省事的方法,懒得走路的人们发明了汽车,懒得写信发明了电话,懒得干活发明了机械,因为懒惰,人们开动大脑发明创造,只为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在人类的长河里,懒简直就是一座闪耀着智慧之光的灯塔!
这哪里是懒,这其实是那些人经过取舍,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思考与提高生活效率上面。另一方面,大部分发明家都不是因为懒而发明东西的,要么是兴趣与爱好,要么是商业利益的推动。
所以,经过取舍而把时间用在其中一类事情上的,那不是真正的懒,真正的懒是:对时间和自身的无知。
而这,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1.根本不知道应该将时间用在什么事情上面;
2.知道该把时间用在哪件事上,但迟迟不愿行动。
根本不知道应该将时间用在什么事情上,这种情况是出现在我们对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的时候。
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说,道理自己都懂,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样的人,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没有一个空杯心态。
是的:这就是上面我们说的“无知”。
就在昨天,还有人在问我:“阅读更多的书和让我自信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想要的是自信,而老师却让我读书,这会浪费我很多建立自信的时间!”
读书会让你跟更广阔的世界建立联系。如果说大家不知道该读什么书,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推荐几本,而且我直接把当当里面的链接也推荐给大家,如果你还是没有行动,那就真的难以改变自己了。就像我们今天文章的标题一样----懒!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心智不够成熟,心态不太好,那么你可以阅读心智成长方面的书,比如《把时间当做朋友》《思考的技术》《自控力》《如何阅读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金字塔原理》《领导阶梯》《原则》……
因为通过阅读这些方面的书籍心会推动你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意义,学习如何过好这一生,进而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小说或名人传记类的阅读,会让你在不同的世界里感受一次次完整的人生,进而丰富自己的阅历、锻造自己的性格、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
如果要再进一步总结一下的话,大概是这样的:如果你现阶段不清楚自己应该把时间用在什么上面的话,那就把时间用在阅读、写作与运动上面,这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而如果你知道把时间用在哪件事上,但迟迟不愿行动,这种情况可能是很多人内心里对“懒”的主要认知。
比如,你总是觉得自己还有时间,只要还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就不愿意去行动。然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总是高估自己的自控力,轻易屈服于于及时享乐。我们想做却总是却迟迟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延时享受“。比如昨天下定决心说从今天开始学习、跑步今天早上开始运动、早上起来坚持阅读、要做到早睡早起等!
你无法在现在就得到“幸福感”,而且往往现在是需要“脱离舒适感”的,比如现在你就出去运动你会觉得累,而且就算你去运动了,短时间内也难以得到显著收获,但是长时间坚持是能让你体会到体力增强、身材变好、大脑变得敏锐等“幸福感”的。
因为延时享受很难在当下确切感受到,所以我们总是容易屈服于及时享乐的行为,这种及时享乐包括玩游戏、聊天、刷朋友圈、刷抖音、晚睡晚起、胡思乱想、性本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