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假期期间,一位去长城旅游的男游客火了。
这名男子在北京慕田峪长城景区内攀爬烽火台,还踩在山脊的垛口上行走,十分危险。同行的一名女性家属说:"你就下来吧,我谢谢你了二叔。"
路过游客也劝其停止危险行为,但男子没有立即听劝,而是在几分钟后从烽火台上跳到城墙垛口,继续沿着垛口行走,随后在一段垛口处下来。
先不说烽火台的垛口容易松动、掉落造成对文物的破坏,单是他直挺挺的站在陡峭的山脊上的行为都像是在钢管上跳舞。
这一次网友齐刷刷的一片指责背后,正是当代文明旅游者对那些不守规则的巨婴们的一次集体讨伐。
那些出了门就忘了自己是谁、把景区当做自己家的人,终于又一次被推向了耻辱架。
此次事件中,男子诸多低素质行为中,被人吐槽最多的就是破坏文物。
这样的事情其实时有发生,前几日的张掖丹霞地貌被人破坏的事情就比这次脚踏长城更加让人气愤。
甘肃张掖的七彩丹霞地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景区,也是中国独有的彩色地貌,这样的风景随便拍摄一张就可以当做壁纸。
然而这样的彩色地貌却遭到了恶意的破获,破坏者还拍摄了视频,发在了某视频平台上。
视频中,两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七彩丹霞岩体的表面,其中一名黑衣男子把鞋脱掉拎在手里,光脚踩在岩面上。画面外录制视频的男子,光着脚踢起岩体表面的沙土,并不时在嘴里说着“我破坏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
视频的配文是这样的:“不是有一个新闻说踩了一脚,要用六十年恢复,我们几个不知道踩了好多脚,我还弄了沙子。”
他一脚踩坏的地貌不是六千年才能恢复的,而是几乎不可再生的。
经研究考证,彩色丘陵的形成和诞生是以百万年为地貌单元,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地质遗迹。
不知道从何时起"到此一游"成为了中国人旅游的"劣迹",虽然此类人被众人不耻,遭人唾弃,但是每年都总会这么些人被记者搬上报纸。
在早些年,敦煌石窟、故宫、长城、泰山等国内景点都出现过"到此一游",随着出境旅游更加便捷,"到此一游"被带到了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卢克索神庙等国外知名景点。
埃及卢克索神上的丁某某到此一游
一栋房子如果窗户破了,却没人去修补,那么此后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人砸破,心理学上把这种行为叫做“破窗效应”。
同理,第一个“到此一游”是一扇破窗,它吸引着其他人去学习、模仿。这样的事情总是有一个人先开头,后来者看到有人留下了一些痕迹,于是也开始效仿,于是一个很干净整洁的景点没多久就变得乱七八糟了。
总想留下点什么,“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样的旅游方式似乎都很难做到。
他们总想证明自己来过。
《2018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调查显示:中国旅游业对就业的直接贡献量(2825万)、综合贡献量(7990万)都排世界第一。
对GDP的直接贡献额(4245亿美元)和综合贡献额(13493亿美元)都排世界第二,对投资的贡献额(1547亿美元)也排世界第二,而且都呈大幅增长态势,旅游业的综合贡献大。
国民旅游素质如果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那对风景来说是一场灾难。这样的消息你一定看过:
讲真的,请你别再去茶卡盐湖了!
珠峰,成世界最高垃圾场,数不清的尸体、屎、垃圾正覆盖这个神圣之地!
我们的“最美天路”“天空之境”“世界屋脊”正在由于我们的破坏变得越来越丑。
但是,景区面对不文明行为只能劝导,无法罚款、拉黑,这样的现实困境很难解决;游客自身素质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相关部门又无立法权利来约束不文明行为……
面对不文明行为,我们也并不是无事可做。
比如德国人为了保护文物设留言本,设专供人们刻字留念的石头等;其次对违反规定者重罚;第三不断提高科技手段,让乱涂乱抹变得不那么容易。
这样手段都是容易引进、值得学习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建立旅游档案制度、加重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力度、拉黑有严重破坏行为的游客等。
最后,落脚到最后还是个人,让我们聆听历史的轻语,而不是“再拍一张”;让我们在意他人的在意,而不是“旁若无人”的傲慢;让我们做回礼貌的客人,而不是“到此一游”的占领。
日新月异的科技让我们出门旅行连钱包都不用带了,但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出门旅游都要带上自己的脸面。
因为,你怎样,你的孩子就怎样,你所在代表的地区就怎样,中国就怎样。
看更多走心文章
石 榴 视 界
▼点击阅读原文,花1分钟参与石榴君的问卷调查,填完可领10元现金券。
喜欢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