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正在毁掉年轻人的身体
日期:2018-09-30 15:00:55 作者:谈心社社长 来源:谈心社 阅读:

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正在毁掉年轻人的身体

  正所谓爱喝快乐肥宅水,胖过唐朝杨贵妃

  对于深爱碳酸饮料的肥宅们而言,“碳酸饮料=会发胖”早已是普世真理,但为了“吨吨吨吨”下口那瞬间的快感人们还是愿意选择胖并快乐着

  只是最近一个新闻,却把爱喝碳酸饮料的人吓得目瞪口呆

  江苏常州11岁的男孩明明是快乐肥宅水的忠实粉丝

  在过去的半年里,他几乎每天把碳酸饮料当水喝。爱吃甜食,不爱运动身高168的他,体重已超过了160斤。

  《新闻空间站》截图

  最近,家人发现脖颈处的皮肤呈乌黑色,原以为是晒伤,特意去医院拿了药回来,却发现皮肤越涂越黑。

  《新闻空间站》截图

  直到去了医院检查,才发现他患上了“黑色棘皮症”。

  这是一种以皮肤角化过度、色素沉着及乳头瘤样增生为特征罕见皮肤病。医生表示,明明患病,大量饮用碳酸饮料起了重要作用

  碳酸饮料糖分多,喝多了易引起内分泌代谢疾病

  而肥胖且患有黑色棘皮症的人,患上糖尿病风险也比普通肥胖者要高。

  新闻一出,原本想靠碳酸饮料“续命”的年轻人,才发现自己可能在拿命换取快乐。

  1

  碳酸饮料的真相

  “股神”巴菲特曾说,一般情况下,自己每天会喝5罐12盎司(340克装)的碳酸饮料。白天喝3罐,晚上喝两罐。

  对碳酸饮料的痴迷可见一斑

  在他身后,更是有成千上万对碳酸饮料痴迷不已的人。

  销量经久不衰运动场图书馆、团年饭从不缺席,碳酸饮料为何有如此神奇魔力?伦敦大学感官专家贝里•史密斯教授在一个实验为人们揭晓了这个秘密

  首先,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泡刺激人们的三叉神经,这些神经对应着鼻子嘴巴,鼻子的神经末梢接收到刺激后,便会促使人体释放麻醉剂,进而让产生舒服温暖的麻热感;

  此外,二氧化碳能够适当掩盖饮料中的甜味增加了一点酸味,让口感变得清新酸涩

  而二氧化碳能够快速带走体内的局部热量,让人们在炎炎夏日饮下后倍感凉快神清气爽

  然而,带来快感的可能是臻品也可能是毒品

  国家营养师王旭峰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探究市面上碳酸饮料的真相。

  他仿照着市面上碳酸饮料的做法,用水和食品添加剂勾兑出一杯橙味碳酸饮料。

  先加入日落黄调节颜色,再加入柠檬酸调节味道,随后滴甜橙香精调香剂,只需三滴便能橙香四溢,此后加入碳酸氢钠调气泡,最后加上500毫升的水。

  《甜蜜陷阱——国家营养师王旭峰现场实验为您揭秘》截图

  一杯无糖的橙味碳酸饮料就制成了。

  接着,王旭峰加入方糖来调节饮料的甜度。加入第一块时索然无味,再加一块依旧如此,直到加入了12块方糖,才调配出让人心愉悦的甜味口感,也就是我们通常在市面上所喝的味道。

  《甜蜜的陷阱——国家营养师王旭峰现场实验为您揭秘》截图

  一块方糖4.5克,500毫升的橙味饮料共计有54克的糖分,这是什么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建议,人们日常生活摄糖量每天最好不要超过25g

  一杯普通的橙汁,便能让身体一天的摄糖量远超负荷

  此外,王旭峰还给出市面上各类碳酸饮料的糖含量数据,比起上面实验里的含糖量,大多有过之无不及

  深谙这些数据的人,也许会退而求其次选择无糖饮料,然而无糖饮料却不意味着不含糖。

  国家颁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管理通则》规定,声称“无糖”或“不含糖”的食品,每100克中的糖不能大于0.5克。

  即无糖饮料严格意义上而言,属于“低糖饮料”。而这种打着健康旗号的饮料实则把人们引入了另一个陷阱。

  墨尔本大学的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无糖饮料可致30%~50%的牙釉质软化,无糖苏打水的危害甚至更甚于普通的饮料和糖果

  无糖碳酸饮料从不是满足自我放纵的健康选择,在各类碳酸饮料面前学会自我克制,才是迈向健康的捷径

  2

  乳酸菌饮料没那么健康

  碳酸饮料中的糖分含量如此惊人,为了健康,改喝市面上大力推荐的的乳酸菌饮料总没有错吧。

  这些乳酸菌饮料的广告,都打着有益肠胃蠕动的标语,听起来对身体可谓是百益而无一害。

  事实究竟如何,先了解一下市面上纷繁复杂的益生菌和乳酸菌到底是何物。

  益生菌是指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种的统称,简而言之,对人体健康有帮助细菌都可称为益生菌。

  乳酸菌则是能生成乳酸的细菌总称,科学证明大多数乳酸菌对身体有益,所以很多人将乳酸菌归为益生菌的一种。

  探秘乳酸菌饮料 /《走近科学》

  正如央视科普片所讲,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减少有害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排便状况保障消化系统的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

  探秘乳酸菌饮料 /《走近科学》

  但有些细节人们并不知道。

  1、乳酸菌必须低温冷藏才能保持活性

  正因为如此强大功能,很多饮料都加上益生菌三个字,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只有菌种保持活性才能发挥功效

  中国执行有关乳酸菌饮料标准规定,活菌数出厂后三天内是100万个每毫升,销售过程中有菌检出即可,而国际标准要求保质期内保持1000万个每毫升。

  央视《探秘乳酸菌饮料》节目中,记者采访一家生产乳酸菌的厂家,无论从配置到生产到包装到运输都要保持在低温环境下。

  只有这样,菌种才会保持活性,而这温度通常在10度以下。

  探秘乳酸菌饮料 /《走近科学》

  回想市面上常温的乳酸菌饮料,菌种早已失去活性,又何谈功效。

  除此之外,菌种不仅保存条件苛刻,进入胃肠道后也会进行一轮筛选。

  2、人体内的环境降低乳酸菌的存活率

  研究证明,人的胃液和胆汁对于菌种的杀伤力极大,要想活着到达肠道极其不易

  很多品牌方宣称自己的菌种可以到达肠道,但对于具体到达数没有数说明

  人体内的细菌环境非常复杂,有益菌与有害菌达到平衡才是保持健康的方式

  乳酸菌虽对人体有益,但摄入量多少最佳并没有数据作为依靠

  广告商们正是利用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空白,大肆扩大产品效用

  3、 乳酸菌饮料需要大量糖分调和

  回看乳酸菌饮料的加工过程,乳酸菌发酵过程是产酸的过程,随着菌个数的增多,酸度也会越来越强。

  探秘乳酸菌饮料 /《走近科学》

  其间作用离不开大量的糖和奶粉

  换言之,这些乳酸菌饮料不仅含有乳酸菌,而且还含有糖。

  如此多的事实说明,喝乳酸菌饮料养生,是否有效不敢说,但在摄入糖分道路上倒是越走越远。

  3

  高糖饮料到底有什么危害?

  除了可乐和乳酸菌饮品人气很高的奶制饮品如奶茶,含糖量也不少。

  浙江省宁波市消保委对此做过详细样本调查

  他们抽取了几大人气品牌共计26种不同的奶茶饮品做糖分测试,其中也包括号称“无糖”的奶茶。

  结果发现,抽样采集的所有样品,含糖量平均值达8.21g/100ml。

  测试数据图

  而一杯正常杯型为750ml,即我们日常喝的一杯奶茶中,通常会含有99g左右的糖。

  以5g一包的咖啡砂糖作参照物,一杯奶茶相当于添加了20包。

  如果和可乐作对比,一杯奶茶的含糖量相当于两瓶500ml的可乐。

  此外,检测结果还显示,就算要求了半份糖或不加糖,饮品含糖量也不会太低。

  近年来,奶制饮品的崛起并不让人意外,上亿杯销量的好成绩,更是这一状况的佐证

  浙江省人民医院营养科李群主任介绍,甜这种味觉能让人有幸福感,这也是为什么吃甜食让人们开心的原因

  人体胰岛素的释放,会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再经过人体作用,最后为大脑带来愉悦情绪

  碳酸饮料、乳酸菌、奶制饮品的含糖量高,在品尝后也就理所应当能提升幸福感。

  人气奶茶搭配、隐藏菜单、肥宅快乐水、自制饮料等的流传,都为消费打下基础

  《中国居民食指南2016》中提出,正常人一天的糖类摄取量应占摄入总热量的60%,量化为50g左右,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所以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人们都会不自觉选择一些含糖食品饮品摄入。

  只是过分摄入“糖”对身体的破坏力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长沙一名14岁的男孩,在体育课篮球时昏倒。送去医院后发现,小患者年纪轻轻却有了糖尿病。

  他的母亲说,男孩喜欢喝饮料,几乎一天一瓶不离手。

  检查结果也表明,每天过量的糖分摄入,让孩子体内胰岛素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糖尿病。

  除了糖尿病,过度摄糖还会影响正常代谢与内分泌,更可能成为一系列疾病的诱因

  英国癌症研究会人员指出,肥胖症的直接原因便是糖分摄入过量。而体重超标又会增加罹患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美国心脏病杂志》也发表结果,糖分是高血压的真正元凶,摄糖太多极易导致心跳加速和血压上升。

  庆幸的是,消费者的养生意识依然存在,“控糖”的说法也越来越大众化。

  长期的控糖,能促使肝脏功能好转,改善睡眠与情绪,给皮肤带来好的变化等。

  三餐正常进行,减少饮料与零食。多摄取蛋白质纤维素,必要水果的量也要控制。

  这些生活中的细节,都能在不经意间起到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身体是本钱,因为一时的嘴馋和跟风,踏入肥宅快乐水的陷阱得不偿失

  给文章点个赞吧,糖能给味觉带来甜,但身体健康,却能少经历一些人生的苦。

  参考文献

  [1]邓陶陶,梁栋,李湖中,屈鹏峰,韩军花.我国市场常见饮料中糖含量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04):5-8.

  [2]亢涵.小心“无糖饮料”的“健康”陷阱[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7(07):76.

  [3]纪录片:《你为什么爱喝碳酸饮料》

  [4]GB1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

  [5]CCTV-10《走近科学》:《探秘乳酸菌饮料》,2016-6-20

  [6]刘浏.为什么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N].扬子晚报,2011-09-03

  [7]陈育柱.吃甜食时的幸福感从何而来.[N].人民网.2018-07-04

  [8]医药卫生报告.5-羟色胺是否可以控制情绪.[R].2014-08-26

  [9]刘少龙.平均每天喝一瓶含糖饮料14岁少年患Ⅱ型糖尿病.[N].2013-06-20

  [10]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EB/OL].2016-05-13

  [11]英国癌症研究会.2015年国家饮食和营养调查.[J].2015

  [12]美国心脏病学研究人员.美国心脏病研究.[J].2015-0916

  [13]王学才,宋建平.强化降糖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7):96-97.

  [14]B. Van den Eynde. me by enzymes that tryptophan[J]. Tox Letters,2018,295.

  [15]Robert H. Lustig, Laura A. Schmidt & Claire D. Brindis: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Nature[J],2012 Feb 1.

  [16]Prevention:6 Things That Happened When Eating Sugar,2015.8.31.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长期招聘坐班实习生/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点击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任志强商学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被捧上天的网红饮料,正在毁掉年轻人的身体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