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我每天发朋友圈……对着一个虚无缥缈的男人……根本不知道他会不会看……乐子,我怎么觉得好无聊呢?”
我说:谁说只有一个男人,不是还有我吗?
杜亮问:“什么意义?”
有部电影叫《我是传奇》,在某次灾难之后,全世界突然就剩下了一个人,他每天对着虚空呼喊:“如果还有人能听到,你并不孤独!”
支持我们不断变好的动力是什么?是因为世界上有人能看到我们变好。
你,杜亮。
没人关心你今天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剧。
他们只关心你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嫁出去。
所以你满脑子都只有这一个诉求,变得越来越麻木,也越来越困惑。
那么现在,我希望你,在这个微信里塑造一个全新的杜亮。
请展现出来。
现在你的观众有我,还有那个虚无缥缈的男人,以后说不定还会有其他人加入观众席。
能吸引到也好,吸引不到也罢,无所谓。
杜亮说:“听起来挺有意思的。”
她顺手改了微信名,就叫杜小亮。
我说,直男喜欢的内容和追求自我并不矛盾。
这两点是可以结合起来的,但在表达方式上,我们可以做一些处理。
你先去明确“发什么”,我再来告诉你“怎么发”。
对此,杜亮半天没头绪。
她把之前的邮件翻出来,说:“若有所悟。”
我给她拟定的频率是,每周发三次,不要多,也不要少。
自从有了这只“小杜亮”,她经常会思考要发什么。
发什么,就必须先做什么,就等于要给自己的生活找内容。
第一次实在想不出发什么……于是杜亮去跑了三千米。
跑完以后她交给我两张图片,一张是满头大汗的照片,一张是APP记录。
问我:“怎么发?”
其实朋友圈展示是个人自由,但既然我们还有个找婚的目的,那就要考虑一下观众的喜好。
有人喜欢高圆圆,有人喜欢刘诗诗,还有人喜欢angela baby……
而且审美观还会变。
所以并没有一套方案可以适用于所有男人。
你现在只有一个男性观众,名叫王浩,30出头,热爱工作,关注体育,喜欢玩绝地求生。
我们知道的只有这么多。
甚至有可能他已经结过婚,对你毫无兴趣。
他只是观众席上的一员,我们通过他来建立“杜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