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围城之何必完美
日期:2018-09-25 09:45:15 作者:玥玥她爹 来源:民国文艺 阅读:

围城之何必完美

  何 必 完 美

  看到《围城》的结尾,却感觉意犹未尽,好似故事高潮才刚刚开始,怎么就没有了?一个不完整的故事,让我感慨良久。

  因为很想知道,方鸿渐与孙柔嘉刚刚起波澜婚约,钱先生是如何处理的:方和孙是各奔西东后的老死不相往来,还是如多数夫妻那般吵吵闹闹一辈子。说的白话些,就是方和孙这种放在今天也算是大众婚姻问题的事,在那个年代是如何解决的。可惜,钱先生并未给出答案。不知是钱先生自己的婚姻实在幸福的一蹋糊涂根本就没有相应的经验之谈,还是我等凡人之没有精神依靠的婚姻根本就不配烦他老人家的神,你们这哪儿是婚姻?简直只是想找个性伴侣自己生下孩子,然后就是互相挤兑着过完余生

  恋爱,是可以勤换性伴侣的天堂,而婚姻,是拥有唯一性伴侣的地狱

  也许,与许多作者将故事写的完完整整不同戛然而止,吊起读者胃口后及时刹车,身后留下诸多的问号,是如钱锺书这样作者的聪明之处。不论是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还是为作者日后再续集留下余地。可惜,钱先生至死都不曾做出任何的解释,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品尝到了鸡蛋美味的人,又何必知道是哪只鸡下的蛋呢?”也许这就是他的回答。又如情人间悄悄话,就应该说的轻且有些含蓄,重了怕被旁人听到,不雅,太直接又起不到“隐隐约约”之功效,让女人爱上自己方法之一,便是对她说些含蓄的话语,让她欲罢不能,耗尽一生时间探究你对她说的话。

  毕竟,不完美才是真正的生活,完美只飘在风中。虽然生命是一个漫长过程,但既能看到春天灿烂,又可以从容看到秋天的肃杀和萧条,还是不多的。多数人,或只能感受到春天花开的绽放,或只能体会到秋天花凋零的哀伤。一如钱先生与杨先生那种美满婚姻是罕见的,绝多数人都似方鸿渐与孙柔嘉,甚至连他们那般都达不到,因为方鸿渐出国混过假文凭祖宗上是大地主,孙柔嘉是上海的大小姐,有见过世面的坏脾气

  只是,我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生活于那种完美的婚姻里的钱先生,是怎样想象出《围城》书里描述的那些丰富多彩的不完美婚姻生活?

  与钱先生《围城》里不完美的那些人一样,后唐李煜也是如此不完美。当然,这样说他仅仅从政治视角看,能把一个还算可以的国家给管没了,怎么都是说不过去的,再加上他不务正业地写词,更是让后人找他不是的理由,你个皇帝不好当,偏偏写什么臭词,且多数是一些“故做扭捏”、“女人味十足”的东西,哪里能大唐时期如李白的豪迈、杜甫的沉重诗相比?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但是,相对于亡国的无能,李煜在文学上在中国大地上留下厚重的一笔。王国维在《人间话词》中给了他新的定位:没有李后主,就没有宋词成就;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给文学形式一种新的可能性。可以说,宋词那座高峰,是从李煜无聊填写街上卖唱的那些小令开始的,他也算是宋词的开山鼻祖吧。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明明可以靠政治成全自己的流方百世,偏偏用什么词来记录年轻时宫庭糜烂生活,以及成为北宋阶下囚后的哀叹?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可能,正是这种让后人既爱又恨的不完美,才是李煜这位后唐老大真实世界更何况做皇帝也不一定是他心甘情愿结果。太多时候,人做着的事情与他想着的是不一样的,正如跟你结婚的这位往往不是你最爱的。

  不完美是生活,说不清道不明,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是真实。

  - 作者简介 -

  原名张宝友笔名玥玥她爹    浙江兰溪人,作为一名大学里学经济学普通老师,却无意误入写作,至此成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愿意与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聊天。

  欢迎更多的原创作者向“民国文艺踊跃投稿,投稿,没有稿费文章要求:1)民国文艺题材;2)原创;3)未在任何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发表;4)篇幅适中;5)附笔名与一小段作者简介(非必需)。

  长按识别*

  一键加关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围城之何必完美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