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花了8000块,让别人听我说句话
日期:2018-09-17 22:00:57 作者:Momself 阅读:

我花了8000块,让别人听我说句话

  作者:崔璀

  版式:冬日

  图片电影人生删除事务所

  Momself这半年来做了一个重磅课程特别颠覆我的认知

  运行了半年,学员各种吐槽,主要槽点有三:

  我们不知道要干嘛。

  我们不知道要干嘛。

  老师到底听没听到?我们真的不知道要干嘛!

  实话实说,一年以前打死我也不敢相信,奉行「一切以用户体验为上」的我,竟然允许自己做出这样一个产品

  这就是人生实验室

  高大上名字高大上的老师阵容,高大上的价格……却设置了各种莫名其妙环节。最奇怪的环节是这样的:让所有学员坐到一个房间里,老师(在这里叫做顾问)面无表情,什么指令都不给,任由学员迷失在这个不确定世界。没有授课大纲!没有PPT!没有思维导图!没有知识点!没有方法论!没有阅读材料!除了顾问冷眼旁观和时不时的评论,什么都没有!

  那还要顾问做什么?哪怕你就是想组织大家讨论呢,总要请大家依次做个自我介绍吧。没有,他们什么都不管。

  有的学员干脆站起来说,我们做游戏吧。

  顾问仍然没反应意思是说:你们舍得花几千块钱来这里做游戏,我就舍得在一边看……

  我的心在滴血。如果不是被严令我什么都不能说,我都忍不住要为用户打抱不平了。这些号称国内顶尖的团体顾问,还有被誉为最温情冷淡咨询师李松蔚,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客户的吗!

  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这种让人方到飞起的用户体验……竟然也有一些奇妙用处

  离开人生实验室,我理解了我的自闭症孩子

  有位「人生实验室」的学员,为了保护她,暂且叫她啾啾吧。在大螺旋里(人生实验室的一个环节,70个人共同围坐在一个螺旋中)她是最直言不讳的那个人,当别人的发言稍微啰嗦一丁点,她就会跳出来,「你有没有搞错啊,你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毫不含糊,咯嘣脆。

  发言的人半句话还挂在嘴边,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课间休息时,她抓住我连环炮般吐槽:「你们这个课程啊,过于高级了,顾问们都板着一张脸,是不是太拿自己当回事了。也不告诉我们该干什么,我们的体验很不舒服!虽然有时候会说几个金句,但不一定所有学员都能听懂啊。能不能请他们说人话啊?很影响体验的!」

  我「嗯嗯」点头。

  谁说不是呢,我们这种做产品服务的,哪次不是对客户笑脸相迎人家一伸手,恨不得立即递上一杯倒好的水,水温都要试过刚刚好。

  我于是第N遍请求顾问老师:又有用户提意见了,我们要不要多「做」一点啊?一开始就跟大家安排好,每个环节要做什么,怎么做,有什么目的。或者编一本用户手册吧?

  但是顾问们说:不可以。

  我说:不要为难我。我们是一个商业团队,被用户说体验不好。我们压力很大啊。

  1个月之后,啾啾来杭州,约我吃饭。

  她穿一件天蓝色T恤,女战士一样蹦跶着进了餐厅。我问她,这一个月怎么样?(同时战战兢兢打开小本本建议

  啾啾说了两句话:

  1、我很怀念在人生实验室里的感觉,因为很久没有人这么认认真真听我说话了。每个人都对着手机,每天都行色匆匆。但人生实验室不一样,有学员在听,他们七嘴八舌围绕着我,我觉得被「陪伴」到了;有顾问在听,他们极少说话,但句句见血,我觉得被「点醒」到了

  2、大螺旋里那么混乱和无序,我一度都要暴走了。「这什么啊,浪费时间啊!为什么没有人规定应该说什么啊。」然后第二天,我真的就提前退出了,受不了

  但你知道吗,离开人生实验室回家后的一天,忽然有一个时刻,我理解了我儿子,那是我第一次,这么深刻地理解他。我以前经常很痛苦「为什么你不能跟我正常交流?为什么你是这样?」但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在人生实验室的感觉,我被「扔进」了一个无序的环境中,70个人各自为政。在商业社会习惯有序的我,简直要崩溃了。可我儿子,他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感受中啊。

  我好像终于学会了,怎样跟他相处

  啾啾的儿子有自闭症,这里面有100个故事,有很多很多眼泪坚强,崩溃和爱。她仍然乐观,从来都是机智和坚强的,她不屑于把悲伤展现出来。

  但当她说出「我理解了他」时,我哭了。

  我在顾问群里说:「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不给他们提前安排好。」

  为什么总有声音在我脑海里说「你不行」?

  一期人生实验室往往要结束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会收到用户恍然大悟好评

  这是用户佳山写来的一封信:

  我烦死了那些扑克脸的顾问。

  他们在课程里不笑,不悲,不喜,不多说话,路上见到了都不打招呼,显得自己很拽的样子

  但我参加课程,不是为了看他们的拽,好吗?

  我参加的目的只有一个,解决我跟「权威」的关系

  我曾经有一位非常厉害老板,他有才华,而且有行动力。能与他共事大概是我做过的最对的一件事。因为种种原因,我离开了这家公司,开始自己的事业。我一直想成为跟他一样棒的人。但我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扰:他太厉害了,在我心里的分量太重了。所以在我做很多决定的时候,脑袋里总有一个声音问我,「我这么做对吗?如果是他在,会做不一样的决定吧?」特别是当我遇到挫折时,那个声音就更大了:「你不行的。」

  再往前追溯,这个声音从小时候就在我头脑里。

  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她不仅职场业务能力强,而且家里也是一把好手,把我跟爸爸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我离开家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脑袋里始终存在一个声音,叫做「不可以」。想换专业,「不可以」,想去一个私营企业,「不可以」。想谈个外地男友,第一个念头也是「我妈肯定说不可以。」

  直到前天,我买了一件新衣服,她看到的第一眼,「不好看,你怎么老买这种衣服,傻不傻啊。」

  而这时的我,已经在工作披荆斩棘十几年。

  小时候,妈妈是我的权威,工作后,老板是我的权威。当有一天,我准备为自己做主时,我想要去往更大更广阔的世界时,我不知该如何安置头脑里的权威。

  但我在人生实验室里问顾问,顾问还是什么也不说,连表情都没有。

  不就是故作高深吗,拽什么拽。

  身边好多学员都在窃窃私语,为什么顾问老师不说话啊。我一听这话就心里来气:「你们干嘛那么关注顾问呢,你们来不就是想做自己的权威吗?」大家听了我的话,觉得有道理,继续回到自己的话题。但他们还是很不争气。有时候讨论卡住了,他们又会转向顾问:「老师,你觉得呢?」

  顾问老师还是不说话。

  学员们很不满意:「哎,不说话算几个意思。」

  我恨铁不成钢地跳出来,「你看你们,非要依赖别人吗?自己不会做决定吗?」

  几个来回下来,大家都挺尴尬的,停在原地,不知道该干什么。一位一直没说话的学员忽然对着我说,「他们也许就是随口问问。为什么你这么害怕他们依赖顾问啊?」

  我被看穿了心事一样,脸红到脖子

  我忽然意识到,我才是最渴望权威的那个人。每次心里出现呼唤权威的声音,我都会很烦躁,想要赶走它们。但为什么我心里总会出现这些声音呢?

  是因为在无数个孤立无援的夜晚,我渴望它们为我撑腰啊。

  结束的时候,我跑去找顾问。他正被一群学员包围着。他问我,你是要跟我合照吗?我说不是,我要得到你的反馈,对我这几天在课程里的反馈。顾问脸上一阵尴尬,他拉拉衣领,很快恢复镇定:「你很犀利,有时候还有一点刻薄,充满领导力……」

  都是平时听滥了的话。我有点失望:「就这样啊。」

  他说:「你不满意?」

  我承认:「我以为你可以说得更深刻一点。」

  他笑了:「你不满意就好。」

  我没懂:「好什么好?」

  他说「恭喜你,你可以说出对我的不满了。」

  我当时觉得好笑,而且因为这句话,我笑了好几个月。但是有一天,我又在想前老板对我会有什么意见,忽然想起顾问那句「你可以说出对我的不满了」,我开始感到一身轻松

  你知道吗?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新天地。对啊,他不就是一个顾问吗?我干嘛把他的意见看得那么重要?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啊。任何普通人都可以提建议,一样有可能提出「坏的」建议,不管是我的前老板还是我的妈妈。但是听不听,怎么听,听多少,主动权在我。——我有什么好失望的呢?他们只是普通人而已。

  当我接受了这一点,我开始跟这个世界和解,更多的是,跟我心里的念头和解。

  我回头跟前老板聊天,探讨业务,交流甚至比合作时还多起来。

  但我不再为此羞耻了。那不是依赖权威,我才是自己的权威。我只是在向一个有经验的人寻求一些有帮助的建议。所有的批评,建议,都是一种资源

  它们在帮助我成为更好的权威,自己的权威。

  我跟李松蔚抱怨:人生实验室真是我做过的用户体验最差的产品了。

  李松蔚说,不对,它只是在模仿个体验最差的产品而已。

  我没懂这句话,「什么产品?」

  李松蔚悠悠地说:这个产品,叫人生。

  人生实验室第六期完美假日

  招募已进入倒计时

  本周日关闭报名通道

  本期主题是《发展理想稳定的两性关系

  为了保证充分深度体验

  我们只提供60个席位

  已经有40多位伙伴抢先预定

  剩余不足20个名额

  欢迎带着强烈个人改变目标的人前来

  探索人生,做自己的权威

  建议越早越好

  *实验员皮皮

  ▼ 

  扫*加人生实验室实验员微信

   点「阅读原文」加入「人生实验室」

  打开黄金周的浪漫之旅

  点击标题看更多好文

  ▼

  再也不想被拒绝?我被拒绝了100次后有了这样的变化

  郭晓东&程莉莎:从同情到被祝福,「苦系」婚姻也可以很幸福

  「我心动了,但他不是我老公」 | 也许你只是喜欢爱的感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花了8000块,让别人听我说句话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