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心理壹点灵,关注我们
再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永远不要假设危机不会临到自己。在一个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生存,“反脆弱”是最好的应对之道。
1
凛冬将至?
文中的以下言论和数据被作者高亮加粗,显得格外刺眼:
“智联招聘2018年第二季度报告中,你可以看到,裁员潮已经来了。和2018年第一季度相比,小微企业用人需求平均下降26.6%。”
“如果你在中小微企业工作,请做好失业的准备。”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创业圈将迎来资本的寒冬,也将引发一波裁员、倒闭潮。”
“我们即将迎来一波大的失业潮,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2
伤不起的“中年中产”
再看这些消息下方的评论,都是人人自危:
“作为基层管理者,正在目睹员工被买断,改为外包公司入住基层...”
“我所在的企业是个成立20年的实业公司,因为各种成本增加,老板已经着手往东南亚发展。我得做好失业准备了...”
“已经准备逃离北京了,工资涨不了多少,还都交了房租,太难了!”
“好可怕呀,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在喂奶,还是去学门技术活吧...”
“身边的朋友公司好多都在裁员,深深的危机感!”
“更坚定了不生二胎的心!”
“还房贷中,压力山大...”
“看来天天加班更加不敢有怨言了...”
听到耸人听闻的裁员潮传闻,最焦虑和恐慌的, 恐怕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中产”。
即便有房子、孩子以及医疗、养老等巨大压力,不少中产阶层都能够应付得过来,生活质量也还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根本上是因为他们有一份稳定、体面且待遇优渥的工作。
工作,这是中产阶层安身立命的根基,可一旦失去工作,基本无力还手。
去年12月,中兴一名42岁的研发主管欧某,因突然被辞退,从公司的26楼跳下,这起惨剧让众多中年中产心有戚戚焉。据悉,这位工程师给父母买了房,背负了几百万的房贷,一个人要养活两个孩子,太太不上班,还有几个老人需要赡养,突然接到被公司辞退的通知,心理无法承受,才选择了这条不归路,留下了悲痛欲绝的妻子、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四位年迈的老人。
3
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是反脆弱
许多中产阶层会抱怨:我们根本没有做错什么,只能怪企业太没有良心!房价太高!怪教育资源不均衡!怪社会保障不齐!
这样的论调轻易能获得共鸣。
应该承认,抱怨所提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的确是中国当前社会所存在的,事实上,这也是全球中产阶层所共同面对的。
近些年来,包括欧美等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下岗潮,失业率屡创新高,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遭遇着坍塌危机。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根本不存在一个开关,一摁下去,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房价不涨了,永远不被裁员,中产阶层从此高枕无忧。
任何问题的纾解都需要过程,假设我们不得不经历这个过程,那与其抱怨,不如试图改变,或者尽力避免让最坏的情况出现。
既然中产脆弱,世界的脆弱性也正变得越来越强,那就主动拥抱波动和风险,提升我们的“反脆弱”能力,培养应对不确定性的本领,这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这是美国著名学者纳西姆·塔勒布在其著作《反脆弱(Anti-Fragile)》里提出的观点。
如果说脆弱是经受不起挫折,坚强是不可摧毁、复原力强,那么,反脆弱就是一个超越复原力的概念。复原力是指事物在重创后复原的能力,而反脆弱性则进一步超越了复原力,能让事物在压力下逆势生长,能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4
中产如何反脆弱?
那么在经济下行压力渐显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反脆弱”,在不确定性中获益?
(1)首先,中产阶层应该抛下追求所谓“稳定”的想法,增强风险意识。
前面提到的中兴主管跳楼事件的这个例子,这位主管的百万年收入,税后剩下75万左右,绝对值看起来还不错,但与深圳的生活成本一比立即低头。他的百万收入要供二套房、三代人,太太全职在家,一年下来积蓄不了太多。
有人说卖掉一个房子,还掉所有贷款。但那样至少有一方父母要回到老家,谁来照顾?70后的父母多数已在70上下,万一生病,腿脚不便,两地奔波,岂是一个愁字了得?不身处其中的人确实无法体会其中的滋味。
所以,思想准备应该来自全家老小:万一家里有人失业,生活能否继续?
目前能够社保能够提供的失业救济,可能连一个人都养活不了,更不要说养活全家,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太太保持工作状态,这也是一种风险共担机制。
养娃不易,在生二胎的问题上,不要只想着未来能够承欢膝下,还是要考虑经济上与精力上是否准备充分。孩子一旦来到世上,不仅有海淘的假奶粉在等着,也有三色的幼儿园在等着,你以为社会化分工已经足够精细,但它依然不能让你通过花钱买到一份安心。
老人多照顾好自己,不要老跟媳妇女婿过意不去,别给他们本就忙乱的生活添麻烦。那个让你们骄傲多年的孩子,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同时还要辛苦工作才能换来一点面上的风光,而现在的工作早已经不是铁饭碗。
( 2) 财务准备
任何时候都不要只会一门心思的工作,一定要抽时间关心各种投资渠道,学习各种理财知识。一定要尽早建立自己的理财意识,按自己的资金能力设定合理的投资组合。
在经济运行平稳时期,在高流动性的资产上,要保证3个月的生活支出所需金额。高流动性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和能够立即兑付的理财产品。
但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经济下行或行业衰退,这部分资产应该覆盖至少6个月的支出所需。
而其他的投资应该做好长短期结合,多产品类型组合,不要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另外,投资千万要避开高回报的理财陷阱,否则将是无尽的灾难。
(3)一定要培养核心竞争力与不可替代性,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反脆弱技能。
非核心岗位的员工,要么做深,培育核心竞争力与不可替代性,要么谋求向核心岗位的转型。
记得永远不要过于在心理上依赖一家公司,而应该想办法参与更多内部项目,在内部的核心部门、产品团队或者岗位寻求机会。要有意识的去主动负责和参与新的与核心项目,获取资源、经验和技能积累。
写在最后
逻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说,“人类正在迈入一个陌生的未来,在那里,现在被奉为圭臬的效率、规模、组织及其确定性伦理都必然崩解。”
所以,与其整日惶恐不安,不如拥抱变化,努力从中获益。
在这轮大洗牌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和你我,都会拥有更坚固的信念和更大的可能性。
【今日福利】 想要知道更多如何提升反脆弱能力? 转发本文到100人以上的微信群,将截图发给小编(微信号Y),*《反脆弱》的电子书。 (活动截止时间:2018/9/21)
部分内容来源于:
1、《青春不长,中年不远|朴树的《送别》与中兴员工跳楼》 作者:文熠/职场行走
2、《中产如何反脆弱?》作者:从易/南周知道
- END -
也许你还想读这几篇文章:
1.《心动的信号》: 看几个素人谈恋爱,比《延禧攻略》还令人窒息!
2.宝宝哭闹, 到底要不要立即抱?美国顶尖心理学家告诉你
点击此处,对话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