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刘强东事件:世间人,并不是非善即恶
日期:2018-09-06 21:16:44 作者:时光君丨双木 来源:慢时光 阅读:

刘强东事件:世间人,并不是非善即恶

  lowtime | 慢时光

文/时光君-双木慢时光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美国被控强奸的事,本来没打算写,因为案件到现在还没有盖棺定论,让子弹飞一会儿先。

  但网络上,早已开始铺天盖地的洗白,有一种主流声音就是,刘强东为社会做过那么多贡献,这样一个大好人怎么可能去犯罪作恶呢。

  然后一篇千万级阅读文章世道变坏,都是从小人狂欢开始的》更是站上制高点:你们这群白眼狼,你们巴不得替警方判了他的罪,抹了他前半生所有的付出

  看的我有点脑壳疼。

  这篇文章有个强盗逻辑是,“”只要做过慈善,为社会做过贡献,就拿到了神牌,绝对不可能做出任何作奸犯科坏事嘛。任何质疑他的人都是白眼狼,别顾着笑话,你们自己以后也会犯的”

  同作为自媒体人,我认为粉丝普及认知可以,但有的放矢给人扣高帽,煽动粉丝情绪带动舆论导向,只是把粉丝当流量费吧。

  所以今天我想趁着这件事,和大家谈一谈事件背后人的善恶,谈一谈人性

  02

  斯坦福大学曾在1970年进行过一场关于人类行为研究实验研究员找来一群身心健康大学生

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监狱狱警,另外一组则扮演囚犯,开始模拟监狱里的日常生活

  第一天,风平浪静

  第二天,无聊的囚犯们开始挑战权威,并由此发生激烈对抗

  狱警脱光囚犯的衣服,没收他们的枕头被褥,半夜让他们起来报数,甚至还对囚犯进行分化,服从管理的囚犯能够得到一些特权

  第三天,一名囚犯因为精神压力太大而歇斯底里地失声痛哭,最后只能退出实验。

  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暴力侮辱随时都有产生实验室已经完全变成真正的监狱。

  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提前终止,扮演犯人的学生向上帝祈祷总算结束了,扮演狱警的学生却不能一下适应回真正的身份

  人性的复杂超乎你想象

  每个人深处都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

  桐华曾说过:世间事,不是非黑即白;世间人,也不是非善即恶。

  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善性的力量特别大,有的人不善性的力量特别大。

  但魔鬼是存在的,它可能住的很深,可能正在沉睡,但它一定是存在的。

  03

  天使和恶魔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有时候只是一念之间。

  讲一个很多年前发生的新闻

  一个暴雨的夜晚,一辆大货车撞倒了一位孤寡老人后逃逸。附近一位妇人看到老人后报警并把老人送到医院

  老人无儿无女,于是这位妇人不仅垫付了医药费,还精心照顾老人。

  消息传到了媒体,于是各路记者前来采访报道称赞她为大爱之人。

  可两个月后,老人的病情不见好转,而且还必须进行截肢,以后生活将无法自理。

  只是路见不平施以援手的妇人开始觉得沉重——她不想再照顾老人了,但又怕愧对“好人”的称呼

  看着病床上的老人,她不由悲从中来。“为什么要横穿马路,为什么要让我看见……”

  她用被子蒙住老人的头,将她活活闷死在床上。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选择救她,选择照顾她,却在最后选择亲手杀死她。

  弗洛伊德说:人,是善恶同体的兽。

  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

  同样,一个罪大恶极坏人,也可能会在某个场景去做好事

  几年前有这样一则案例,三个小伙半夜三点偷了别人放在车里的3000元现金

  四点看到一位姑娘酒后失足落水,三人奋不顾身跳河,合力救起溺水者。

  你看,人行为之善恶,完全取决于这个人在当时情境下的“一念之间”。

  04

一个女孩参加亲人葬礼,在葬礼上她看到了一个男人长的很帅,对他一见倾心。然后回去之后,她把她姐姐杀了,为什么?

  因为她还想见到那个男人,所以杀死了姐姐,希望能在葬礼上再次看到他。

  是不是以常人思维很不能理解,但在女孩的思维里,这就是一条完整的逻辑链。

  我想见他——在葬礼上可以见到他——我要制造一个葬礼——杀死姐姐。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人的行为是由内在逻辑所控制的,而且每个人的逻辑都是独立自闭的。

  有时候我们能理解却不能接受,有时候我们不能理解但只能被接受。

  但很多人往往会掉入自己的逻辑里无法自拔,以自己的思维来思考其他人的事。

  就像这次事件中很多人疑问:“刘强东这么有钱,什么样的女人睡不到,还用去性侵吗?”

  是不是看上去逻辑缜密,但只要细细一思考就看得出来漏洞百出

  有钱真的做不到为所欲为,大把不稀罕钱不缺钱的女人。

  而且最关键的是,你不能妄用自己的逻辑去推导别人的行为。

  否则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和事实真相可能谬之千里

  05

  再回到刘强东事件上来,很多人说:刘强东做过这么多好事,大家为什么不能对他宽容一点?

  这里涉及到一个有趣的心里现象——道德许可效应

  它是指当人做了一件好事情(或是自认为好事)时,会自我感觉良好。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会让你再做下一件事情的时候,倾向放纵自己。

  同理,在做了所认为的“坏”行为之后,内疚与自责会让内心一段时间克制,例如开始的一次迟到会让你大脑紧绷,好几天都早起不迟到。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经历

  “连续减肥一周,这个周末要好好犒劳自己一下。”

  “我从来不闯红灯,今天时间来不及了闯一下也没关系吧。”

  “我平常就很爱护环境,可这个景区连个垃圾桶都没有,我这次就丢地上吧”

  ……

  这个效应也解释了很多令人唏嘘不解的问题

  比如一直孝顺儿女为何会因为一些小利益父母大打出手,比如一直听话乖巧孩子为何会犯下谋财害命过错,比如一直关系亲密闺蜜为何突然背后反咬一口……

  这个效应会给人一种到的优越感,“我都做了这么多好事了,应该获得一点奖励”。

  所以,在做了多次的“好”行为之后,会倾向于一次偏“坏”的行为。

  这种道德许可效应产生的道德补偿效应,往往会使我们堕落。当我们觉得自己品德高尚时,往往会更快地通向罪恶

  06

  《了凡四训》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说是几位儒生去向中峰禅师请教什么是善恶。

  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了让别人受益,是善;为了让自己得益,就是恶。

  人是一个复杂体,哪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有做了善的事和做了恶的事。

  刘强东有没有性侵我不知道,这个自有法院会公断。

  但面对网友诉说的种种:

  “刘强东为社会做过那么多贡献,这样一个大好人怎么可能去犯罪作恶呢。”

  “刘强东这么有钱,什么样的女人睡不到,还用去强奸吗?”

  “刘强东这种大企业家会不知道性侵的后果?一定是有人做局害他。”

  ……

  我们不妨跳出非黑即白的设定,跳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跳出自以为是的前置判断,沉下心来静静等待结果

  世间事,不是非黑即白;世间人,也不是非善即恶。

  *作者:时光君--双木,90后1米8长腿暖男,慢时光专栏作者,摄影达人灵魂歌手万事纠结的天秤座,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本文为慢时光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猜你喜欢 

/ 认知升级求求你,别再拍这样的照片朋友圈了!/ 美学文化《延禧攻略》下线,传统文化皮毛掀起一场狂欢!而中华文化内涵远不止如此

  城市那么大,噪音那么多,一隅之地总有一颗放慢灵魂的内心,安静品味生活。从今天起,不急躁、不抱怨,做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慢时光

  慢时光 

  慢时光:慢电台、慢小店、生活美学课堂、慢市集

  据说每一个文艺并且热爱生活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因为微信改版,你可能会错过之前的推送,查看我的完整文章列表,请戳原文链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刘强东事件:世间人,并不是非善即恶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