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介绍
日期:2018-08-24 19:22:08 作者:微尘 来源:吾爱诗词 阅读:

  毛利人是中国台湾原住民的后代,一千多年前撵转迁徙到南太平海岛新西兰定居,百年前被欧洲殖民者用枪炮征服。历经磨难步入文明

  毛利人 (Māori)是新西兰境内的原住民,约于一千年前由太平洋中部的神话地方哈瓦基(Hawaiki)迁徙至此,并从此定居。现在全世界的毛利人总人口有70多万人,其中新西兰大约有62万。

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介绍

  2006年,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Winston Peters)在东盟首脑会议说:“毛利人是中国人!新西兰的第一批居民是中国人的后代!”。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在毛利人中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毛利人与中国台湾的原住民高山族DNA是很接近,而且,比较毛利人与台湾阿美族在语言文化风俗舞蹈上也十分相近。认为这些毛利文化与中国台湾原住民文化语言和传统建筑上的共通之处,就是毛利人祖先来自台湾明确的证据

  毛利语是新西兰官方语言之一,Maori有翻译普通人之意。其实这个词在传统毛利语境中有表示正常”或“正常人”的意思。当最早的欧洲航海者问他们说他们民族名字应该怎么称呼,他们就回答自己是正常人Maori——他们把欧洲裔的白人叫Pakeha,原意含有不正常或反常的人的意思。早期接触时由于彼此之间的互相不信任双方时常冲突死人命。欧洲人使用先进的枪与大炮轰炸毛利人,1840年英国殖民军占领新西兰。数百名毛利领袖先后与英国政府签定了《怀唐伊条约》,新西兰合法成为英国殖民地。

  此后,英国殖民当局到处强占毛利人的土地。欧洲的白人给新西兰带来很多疾病,毛利人对这些疾病没有免疫力,不少人得了流感几天内就会死亡。许多毛利族人起来反抗英国殖民地政府,南北岛各地不断爆发起义战争,从而引发了从1860年代到1870年代之间,长达10年的新西兰土地战争或者毛利土地战争。一些毛利反抗者英勇拚杀,多次杀伤击败武器精良的英国殖民军。可由于武器力量悬殊,各部落之间又缺乏联合,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起义虽被镇压,也迫使焦头烂额的英国殖民当局作出让步承认毛利王国,确认了毛利人保留部分土地和文化的权利,签订了一些有利于毛利人的和约。如今新西兰已经是和平时代,毛利人一直享有特别国家福利,有自己的政党参与政治,并且有一部分土地的管理权。

  成为大英帝国领地的新西兰,英语自然是另一种官方语言。随着一百多年毛利人与其他人种的混居和发展,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毛利人都会说英语,甚至多数毛利人已经不太会讲自己的本族语言。毛利民族原始宗教数泛灵的多神信仰,有祭司和巫师禁忌甚多。还流传着一些与中国远古神话相似的神话故事。但他们相信有一位上帝(Io Matua Kore)存在,从十九世纪至今,许多毛利人改信基督教。但也有一些老一辈的毛利领导人(kuia and kaumatua)教导孩子们语言和文化,希望保持他们的毛利人特性。20世纪60年始,一部分毛利人逐渐意识到毛利语言和文化濒于灭绝的危机,兴起了毛利文艺复兴运动。在毛利人的抗争和一些有远见的白人的呼吁下,新西兰政府依据怀唐伊条约精神,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毛利文化保护工程出台政策鼓励尊重原住民文化习俗,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目前新西兰被誉为是西方社会制度国家中最尊重原住居民的国家之一。

  当代新西兰,许多毛利人的文化习俗被保存下来。比如正式接待宾客时互相以鼻子摩擦表示欢迎(称为hongi),正式集会常常伴随着毛利战舞“哈卡”(Haka)。据说这是过去毛利人战争前跳的一种挑战威胁的舞。表演者多数手持武器,吼叫着展示力量的夸张动作提升气势目的是表示他们勇士开始宣战或把敌人吓怕和赶走。随着时代不断的创新,哈卡舞表演的目的,包括消遣、对来宾热情欢迎、对特殊成就场合的承认、部落之间相聚仪式。现时最广为人知的,是新西兰国家榄球队全黑队在比赛前表演的哈卡舞“Ka Mate!”。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介绍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