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天才的确有音乐天赋。他音乐学院毕业,当过老师。自幼酷爱民族乐器,对笛子、洞箫、葫芦丝、巴乌等民族乐器吹奏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可谓无师自通。
但他不甘心在老家穷山沟里当老师,就怀着音乐梦,到大城市创办网上葫芦丝音乐培训中心。
很快,邓天才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热爱音乐的朋友和老乡,经常组织各种老乡会联谊会。
在一次老乡聚会上,他与来自湖北恩施、比自己小一岁、刚刚大学毕业的田舒玲相识并很快热恋了。
田舒玲决定全力支持邓天才的事业,两人一起打理葫芦丝音乐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有所起色后,邓天才与田舒玲举行了婚礼,还生了一个大伴儿子鹏鹏。
这时,妻子回家做全职主妇,而邓天才的干劲更足,开办了多个网络视频教学课堂。
经过10余年的艰辛打拼,他渐渐功成名就。夫妻俩又购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并买了车。
2田舒玲有个侄儿子叫田波,从小与小姑的感情不错。田波小时候,田舒玲就常抱他、逗他玩,还经常给他买衣服、零食、玩具等,后来又资助他读书。
对田舒玲,田波一直叫干妈。后来,当田波想出来闯世界时,他自然就想到了投奔姑姑。
田波的到来,邓天才并没有表示不高兴,他多次对妻子说,要严格要求这个孩子,让他尽快融入城市,将来有所出息。
田波来的当天,刚好是周末,晚上邓天才开车带着一家人去酒楼吃饭。看着热闹的场面,田波更加放不开,一直闷头吃饭。
回去的路上,邓天才说:“小波呀,你不要太紧张,就把这里当自己的家,先休息几天再去找工作,有什么需要就跟姑姑说。还有,在城里了,你要学着点,尽快长进……”田波点了点头。
一周后,田波开始独自出门找工作,但却屡屡碰壁。去网吧应聘管理员,对方得知他刚毕业,没经验,便笑着讽刺他:“我看你是想来这里蹭网的吧!”去餐馆应聘,老板又嫌他不会粤语、手脚笨拙……
田波自卑起来。而且,在姑姑家住得越久,他越感觉不自在,比如进屋要脱鞋;上海的夏天太热;没有知心朋友等,这些都让他很不习惯。
最后,他去了附近一家小工厂打工,但是每天上十几个小时班,上乐半个月就瘦了好几斤,没多久就生病了。“还是别干了吧,姑姑再帮你想办法。”田舒玲心疼侄子,让田波辞职回来休息。
对小姑的关心,田波心存感激。但这种关心,没法改变他对这座陌生城市的认识。
3在田波的印象里,姑父每天早出晚归,工作繁忙,回家后话也不多,表情严肃,偶尔会问他几句,但都是“你今天怎么样啊?”“找到工作了吗?”“有什么打算呢?”之类的,这让本来就郁闷的他更加失落。
尤其是姑父总喜欢“调教” 打骂鹏鹏……这让田波感觉姑父脾气大,不好相处,有时甚至觉得姑父分明是指桑骂槐,指责自己。
邓天才从鄂东南山区一路打拼而来,好不容易立足大城市,谁又知晓他“光鲜”背后的“压力山大”呢?
他虽然买房了,但房价高达每平方米将近5万元,背着数百万元房贷;他虽然买车了,但油钱涨个不停;后来妻子田舒玲又生下了小儿子,在上海同时养育两个孩子,压力可想而知。
他虽然开了培训中心,但是如今的兴趣培训班遍地开花,竞争激烈,而且他追求的是为艺术奉献,做生意不纯粹是为了金钱,所以他在网上很多教学都是免费的;他活在精神世界,却又不得不为物质劳碌奔波……
有一天,家里只剩下田波和鹏鹏。开始他们一起在客厅看电视,但由于两人兴趣不一样,看着看着就争起了遥控器。
“我不跟你争了,我去玩电脑,不让你玩!”最后,鹏鹏生气去了父亲的书房玩起了网络游戏,田波便和表弟一块过起了网瘾。
当晚,邓天才发现自己的电脑被动过,便叫来鹏鹏大声审问:“你是不是又玩网络游戏了?谁让你玩的?暑假作业做完了吗?”
鹏鹏只好哭着回答:“波波哥和我一起玩……”
邓天才便连田波一起教导:“你不出去好好工作也就算了,还做坏榜样,以后谁也不许玩!”
见丈夫对两个孩子大动肝火,田舒玲便过来劝说,邓天才正在气头上,又把气撒在妻子身上:“你也是,在家就不知道管一管?”
田舒玲认为丈夫有些小题大做,便唠叨了几句:“我每天要抱着个小的,还要干家务、上街买菜,哪能时时刻刻看着他们嘛!”
见小姑和姑父吵架,田波心里难受,他觉得姑父不对,心里只有自己,对一家人都不好,可是又无可奈何。尽管小姑安慰了他很久,但他还是胡思乱想了很多,半夜里禁不住地泪眼模糊……
4后来,鹏鹏上学去了,田波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一天晚上,田舒玲对他说:“别急,你姑父准备开一家乐器行,到时你帮忙搞搞装修打打下手吧。”
姑父听了附和道:“是啊,你这种状况,找工作也挺难的,还是先跟我锻炼锻炼吧。”见小姑和姑父要自己留在上海,田波又有些感动。
那段时间,邓天才正四处找店铺,筹备开一家乐器行。可是他太忙,白天要到培训中心上班,晚上回到家还要在书房通过网络教学。
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以前,都是妻子打理招生之类的杂事,但田舒玲生下小儿子后,根本没精力管,全靠他亲力亲为。为此,邓天才总是唉声叹气。
邓天才因找店铺不顺寝食难安,回到家就关在书房里吹笛子,或者跟网上的学员进行交流。田波却以为是姑父不理小姑了,他对姑父的感觉越来越不好。
以前,他爱听姑父吹笛子,自从发现姑父喜欢发脾气、骂人、摔东西后,他就感到那笛声完全就像噪音,令他心烦意乱。
有一天晚上,他和表弟都睡着了,姑父和小姑又不知因为什么在卧室吵了起来,他醒来从门缝里看见小姑正坐在沙发上悄悄抹眼泪……他十分心痛:“姑父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左思右猜,彻夜难眠。
夫妻之间,吵吵闹闹本来很正常。但在田波眼里,却成了姑父总是“欺负”小姑。他越来越为小姑打抱不平,对姑父有了一种反感甚至怨恨的情绪,但这种情绪他不敢表现出来。毕竟姑父是长辈,更何况他是寄居在姑父家,于是只能让情绪积蓄在内心,一点点地发酵。
5不久邓天才最终敲定了一间店铺。为了尽快开业,他叫来一个装修师傅,让田波帮忙做小工。
田波对装修一窍不通,所以每天站在店里有些手足无措。装修师傅便说他笨,懒,还向邓天才“告状”:“你这个小侄子呀,太懒了。”
邓天才便教导田波:“难怪你两三个月了还找不到工作,好吃懒做怎么行呢?都20岁的人了,就不能手脚麻利点?走,跟我搬材料去!”
刚被装修师傅“欺负”,又被姑父骂,田波心里不平,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跟姑父到附近的建材店搬东西。
路上,他不小心摔碎了一小块瓷砖,姑父又大声呵斥他:“真是没用!”
田舒玲知道后,便劝丈夫不要这样,但邓天才冲着妻子说:“你不要总是宠着,他又不是孩子了!不改正,今后怎么可能留在这个城市?又怎么会有出息?!”
田波委屈地哭道:“你为什么总这样对我?你是不是不想让我住了?我明天就走!”
田舒玲赶紧把田波劝住。晚上回到家,田波听见小姑和姑父因为自己在卧室争吵。
邓天才则说:“正因为他这么大了,还不懂事,所以我得教育他,我这也是为他好……”
邓天才性格耿直,加上他以前从事过特殊教育工作,养成了严格的教育风格,所以对田波的态度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田波不能领会姑父的苦心,单纯地认为姑父可能是嫌弃他寄居了。
就这样,田波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对姑姑本能的爱、对姑父的不理解,化作一种掺杂在一起的特别复杂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渐渐聚焦,全都集中到了对姑父的不满上。
6最后,田波实在不想与姑姑住在一起了,就主动搬出去,与在上海打工的堂哥一起住。
邓天才夫妇忙着开业,并未察觉到田波的变化。有什么需要做的,邓天才继续“使唤”他,遇到不顺心,或看不惯他的地方,性子急、脾气大的邓天才照样骂他,就把他当自己的家人一样。田波却越来越感觉姑父很“可恶”。
有一天,田波被邓天才叫店里帮忙,他一时不小心,弄坏了新买的打印机硒鼓,遭到一顿骂。
当晚,小姑叫他去家里吃饭,期间他听小姑和姑父在商量开业的事。这本来是一件很喜庆的事情,但邓天才夫妇先是因为开业宴意见不合——邓天才想把所有亲戚朋友,以及他在上海音乐界认识的前辈、老师、学员等都请来喝喜酒,但田舒玲认为太过铺张。
争着争着,坐在一旁的田波发现姑父和姑姑又因为家庭琐事越吵越凶……
最后,姑父竟摔掉筷子,还踢烂了一条凳子,生气道:“那这店就别开了,日子也别过了!”
田舒玲伤心地哭道:“就因为这点事,你说出这种话来,至于吗?我每天辛辛苦苦拉扯两个孩子,里里外外忙乎,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
见小姑气呼呼地进了卧室,田波不敢再呆,只好尴尬地离开了小姑家。
田波回去后,越想越气,他觉得小姑那么好,姑父竟然这样对小姑,太“欺负人”了!他躺在床上东想西想,觉得姑父脾气太大了,得教训他一下,让他对小姑也对自己好一点……
7第二天早上,田波还在想着如何“教训”姑父。于是,他顺手从茶几上拿了一把小水果刀藏在挎包里,然后到乐器行,看见姑父正面朝着电脑、背对着门口,悠闲地吹奏《青藏高原》。
他已经没有心思听姑父那动人的箫声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好好“教训”一下姑父。他快步走进去,把水果刀架在姑父的脖子上,轻轻划了一刀。
正聚精会神吹箫的邓天才被吓了一跳,扭头一看,竟是小侄子,便呵斥道:“你想干什么?”
田波握刀的手还在发抖,他本来只想用这种方式“吓唬”姑父,然后说:“你从今以后不许欺负我小姑,不许对我再发那么大的脾气,不许骂人、摔东西……”
可他还没来得及说这几句话,已经愤怒至极的邓天才转过身来,试图夺下刀子——对于邓天才来说,或许认为田波作为晚辈,谅他也不敢怎么样,所以反抗起来,并成功打掉了田波的水果刀。
邓天才十分伤心,一边骂一边追打田波。邓天才的强势反抗,使得田波更加失去理智,他又摸出了一把随身携带的折叠刀,慌乱地向姑父脖子刺了一刀。
这一刀正中邓天才的喉部,他疼痛地发出了一声惨叫,最终因流血过多,倒地不起……
最终,田波被捕入狱。在法庭上,他表示自己做错了事,愿意承担后果、给予赔偿,并写了悔过书。但无论他怎么悔过,已造成姑父死亡的事实。
穷亲戚前来投靠,我们在尽力帮助别人时,一定考虑对方的内心感受,做到及时沟通。千万别好心办了坏事……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孤独人格障碍。人啊,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正能量,代表一种充满阳光的心境,可以自带光芒,犹如一种磁场,给对方的心灵一种强大的吸引力。相反,悲观的暗示,只会让人日渐消沉,甚至犯罪。
实录 | 嫁母腾房
实录 | 婆 媳”房 事“
实录|我和艾滋前男友
关于糖小虎
历任媒体主编,今日头条、新浪、搜狐等新媒体首席情感顾问,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情感心灵导师”之一。工作之余,这位职场达人每晚用电脑勤耕力作,其思想睿智,洞穿世事。
答应我,沧海桑田,糖蜜们永不走散,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