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和孙子吃鸡,跟孙女追剧:未来,我们将酷酷地活到100岁
日期:2018-08-21 07:18:00 作者:小冒力 阅读:

和孙子吃鸡,跟孙女追剧:未来,我们将酷酷地活到100岁

  你有想过自己这辈子可以活多少岁吗?

  70岁?还是80岁?

  今天,书单团队的荐书人小冒力要给大家推荐一本新书《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生活工作》。它的核心观点非常大胆未来,我们将活到100岁,工作到80岁,一个长寿时代即将到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和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科特,他们专门为学生开设了一门“百岁人生”的课程

  活到100岁这事,还需要开门课?

  如果你以为长寿时代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养老金缺口、延迟退休等,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人生从70岁延长到100岁,你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重新审视规划自己的人生。

  ——书单君

  长寿的礼物

  活到100岁,听上去很不可思议,毕竟在今天,百岁老人还十分罕见

  不过,有权威研究显示,从1840年开始,人类寿命正在以每年大约3个月的速度递增。进入21世纪后,这个速度还在增加

  所以,一个2007年出生的00后,活到100岁的概率将是50%。也就是说,今天这些00后,每两个人可能就有一个百岁老人。

  可见,百岁人生并非痴人说梦。不过,对我们来说,活到100岁只意味着活得更久吗?

  显然不是,人生长度的改变,是一件足以改变我们人生观的事。

  现在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受教育期、就业期、退休期,这是由现代教育普及公司雇佣制盛行决定的。

  但当我们的人生从70岁延长到100岁时,有些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会出现许多新的人生阶段。

  作者斯科特说,20岁左右的人,如果知道余生还很长,就会倾向于推迟做某些事的时间,例如结婚

  20世纪60年代,美国有一半的年轻人会在21岁结婚,但现在,这个时间推迟到了29岁。于是,18—30岁之间,好像成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它既不属于青少年,也不完全成年

  社会学家亚奈特将之称为“成年涌现期”中国部分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买房、不想工作,在迷茫探索自我的心态,也可以用这个概念解释

  用传统眼光看,这种做法简直无法理解。但斯科特说,其实这些都是应对长寿的自然变化,当寿命延长,我们不必急着赶鸭子上架,年轻人的这种探索其实是对未来“可能性”的一种投资

  并且,百岁长寿成为被大家接受的显性事实后,类似的探索阶段,还会越来越多。

  比如,有的人在为了房子财富努力工作了十几年后,会选择改变一下人轨道,去求学深造。或者工作到40岁,选择把生活重心调整到家庭。于是,人生会从三段被分成四段、五段,甚至七段、八段。

  今天,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是个研究生,你能猜到他大概二十多岁,如果他是个CEO,你可能会推测出他大概三四十岁或者四五十岁。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在做那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泾渭分明

  但斯科特有一个好玩儿的推想,在百岁人生中年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它不再会成为区分人群标签,因为追求同一个人生阶段目标的人可能年岁相差甚远,所以跨年龄的交往会成为常态,忘年交甚至忘年恋会越来越多。

  或许有一天,当你五六十岁了,你会跟一群年轻人一起创业,你的顶头上司比你小几十岁。当你七八十岁时,你会酷酷地老去,你可能会跟你的孙子一起吃鸡,跟孙女一块儿看《延禧攻略》,身板硬朗点,还能一块儿蹦迪。那时,40岁的姑娘嫁了个20多岁的小伙,可能也不再是稀罕事儿

  人们通常认为,寿命更长,是老年时间更长,但这种传统看法会被扭转,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不仅身体病态期缩短,更重要的是心理青春期会被延长,这些都是长寿赐予我们的礼物。

  长寿时代 ,我们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有这样一则法国寓言仙女温迪妮发现丈夫帕列蒙做了对她不忠的事情,于是愤怒地对丈夫下了诅咒:只有醒着,他才能活着;一旦睡着,他马上就会死亡。于是,帕列蒙只能不停地疯狂活动,他害怕一闭上眼睛,死亡就会袭来。

  百岁人生里,也不尽是美好,长寿的不确定性危机,同样会带给我们类似受诅咒的痛苦

  在讨论预期寿命更长有关话题时,最常见议题就是养老金的不可持续性。

  以日本为例,早在1960年,日本每10个劳动力就要抚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老年抚养比率为10%。但预计在2050年,日本的老年抚养比率达到70%,意味着每10个劳动力要抚养7名养老金领取者。

  中国的现状也并不乐观,早在2016年,黑龙江、青海、湖北等7个省份都出现了养老金入不敷出情况

  寿命的延长,无疑将使养老的矛盾更加尖锐政府+企业的养老模式岌岌可危,安度晚年成了一种奢侈。我们或许会像帕列蒙一样,陷入无休止的工作当中。

  过去,50后、60后们还可以做到在一家企业稳稳当当地干到退休,领着养老金,颐养天年

  但在百岁人生里,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首先,如果能活到100岁,我们的职业生涯将从40年延长到60年,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将工作到80岁,然而,企业甚至行业的寿命却在不断地缩短。

  有人计算出,在20世纪20年代,标准普尔指数公司的平均寿命是67年,2013年时,已经减少到了15年。据统计,进入21世纪后,各个行业基本上每隔15年到20年就会来一次重新洗牌。这意味着我们在长达60年的职业生涯中,要不断地更换工作,甚至不断地更换行业。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还会出来“添乱”。

  它们会将大量中间行业掏空,科研文化设计、娱乐等行业会被保留,而中介银行物流会计等行业将要消失。更可怕的是,这种职业的两极分化,会让区域间的不平等性加剧,三四线城市与文创产业集中的一线城市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到时候,你如果想偏居一隅,过平凡的小日子,怕是也不会很好过

  怎样破除长寿的诅咒?

  百岁时代来临,我们的职业生涯会是怎样的?

  Jane是个出生于1998年的姑娘,看看《百岁人生》作者是怎样帮她规划未来的吧:

  20岁出头时,Jane从大学毕业,从事着一份自由度很高的工作,通过分享世界各地的旅行游记,和策划好玩的社区活动,她迅速在网上积累起了人气。在这个阶段,Jane着重于享受生活,探索自我,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并通过旅行结交了一批很铁的朋友

  35岁时,Jane在网上积累的声誉和人气开始发挥作用,一家大型食品公司在看了她的网站后,对她把食物乐趣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很感兴趣,聘请她成为一名高级管理人员,Jane也在努力适应企业的文化。

  45岁时,她开始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厌倦,选择辞职,回归家庭。在此期间,她攻读了职业心理学学位,这使她在48岁时顺利转型,进入了一家猎头公司。在这个阶段,Jane拼命工作,学习管理知识经验,并开始为养老积累足够的财富。

  70岁时,她的身体大不如前,而且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中,她与家人、朋友的联系越来越少,现在她想改变一下生活重心,于是开始了斜杠老年生涯。通过多年积攒的人脉,她发展了4个不同类型的职业组合,包括慈善组织的工作和一家公司的非执行董事。这个阶段持续了10年,收入并不丰厚,但工作相对轻松

  80岁,Jane真正过上了退休的生活。

  作者对Jane的职业生涯设计,显然是比较理想化的,因为这需要强大的无形资产支撑

  无形资产与房子、车子金钱这些有形资产相对,它可以分为三类:

  生产资产,即知识、技能等;

  活力资产,即人脉、声誉、品牌等;

  转型资产,即自我认识决策能力等。

  这些无形资产被作者称为无价之物,仔细观察Jane的人生,会发现她有意识地为自己积累着无形资产。

  (如何进行资产管理、提高无形资产的价值,文末有一份《百岁人生》的试读,帮你专注于无价之物。)

  当我们的生命从70年拉长到100年,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积累自己的无形资产,为可能的长寿时代做准备

  今天,无形资产的获取也比以往更加便捷。“书米”小可就是一个开始为自己积累生产资产的典型例子

  她是三四线城市的公务员,工作之余,她通过网上的写作课程,系统地学习专业写作,并利用社群,打破了地域限制,顺利连接到了一线城市的媒体资源,为其供稿

  现在,写作每月给小可带来的收入甚至已经超过了她的正职。

  除了生产资产,人脉等活力资产也必不可少

  我认识一位能力突出导演前辈,在经历了电视台勾心斗角,被排挤出局后,他迅速成功转型,成了一名企业管理人员。他曾经跟我说:“我微信里有5000个好友,这辈子最不怕的事情就是换工作。”

  或许你会质疑,微信这些不过是点赞之交,但有时候,能帮你的,恰恰是这些弱关系

  什么叫弱关系呢?就是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结识,只有微弱联系的朋友,如网友驴友、酒友等。有研究表明,通过人脉关系找工作的人中,在强关系的帮助下找到工作的占31.4%,而弱关系占68.6%.

  当组合职业成为趋势后,对活力资产的要求更高,打理弱关系,也在成为一项重要能力。

  在漫长又多变的长寿人生中,转型资产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纵观Jane的职业生涯,发挥最大作用的就是她的转型资产,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保持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力,知道自己的兴趣与追求所在,并准确做出决策。

  摆脱了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后,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建立起一种平衡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生活,并让二者互相支撑,将长寿变为礼物,而不是诅咒。

  ✎✎✎

  时间的馈赠是《百岁人生》这本书的主题但看完书后,我并没有觉得人生漫长,就可以悠哉悠哉,反而多了一丝紧迫感。

  因为长寿意味着更多的变化,更多的人生阶段也意味着需要作出更多的选择,不可控因素的增强,迫使我们必须拥有更强大的适应变化和学会选择的能力。

  小提琴家斯蒂芬·纳克曼诺维奇说:“如果我们相信人生漫长,以此作为行动指南,那么我们就能建造宏伟教堂;如果我们以财务年度单位设定计划,那么我们只能建起丑陋商场。”

  长寿并不只是时间的延长,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不断更新创造,这也正是百岁人生的生命意义

  我们都将活到一百岁

  那生活和工作要怎么办

  如何更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试读一下《百岁人生》吧

  >>>点击即可试读<<<

  ∙ 书单君今日荐书 ∙

  《百岁人生》| 琳达·格拉顿、安德鲁·斯科特

  好物推荐

  你有多久没换过镜子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镜子都还是老样子,只为了看清脸而存在。但是,昨天小仙女给大家推荐了一款颠覆传统的化妆镜,专为护肤和化妆的女性设计,能让你的化妆效果翻倍!

  听说这款化妆镜已经火爆了美容护肤圈,书单全网最低价仅剩2天。还没入手的妹子们,千万别错过啦~

  点击下图 即可查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和孙子吃鸡,跟孙女追剧:未来,我们将酷酷地活到100岁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