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
我猜你们应该都知道我想要聊哪部片子了。
那就直接来吧。
《快把我哥带走》
说起来,这片其实已经被你们催了好些日子,从七夕上映到今天,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后台,去小哥他的微信催着我们写写它。
ok,你们都开口了,只要是好片,我们自然不会让你们等太久。
其实你们应该看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关于兄妹生活的国产青春片。
目前豆瓣评分7.2,不算特别高,但对标目前的国产青春片,绝对的上游作品。
可是我们在豆瓣短评了看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声音,倒不是不能说它差,而是他们说它差的理由,匪夷所思。
豆瓣短评甩出这几个字来打低分的,很多,你随便往下翻一翻,就能看到好几条,还都是连着不带掐断的。
真是这样吗?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语境里,把个体与集体的矛盾,不想生和鼓励生的矛盾,发泄于一部从各方面来讲都还算不错的国产青春片上。
如果真的是像他们说的那样,这部片是以政策炮制,是向政策谄媚,是政治正确的产物。
那它大可不必找彭昱畅来塑造出这么一个贱兮兮的滑头哥哥,只需要直接捏出个让所有女孩喜欢的完美哥哥,省事,还有效。
再者说了,作为一部主打哥哥疼妹妹的片子,就算你看完了真被这部“二胎宣传片”得逞了,心里产生了想要一个哥哥的念头。
可你爸妈不论怎么生,生出来的不都只能是你的弟弟妹妹吗,还能给你凭空造一个哥哥吗?
可笑吗?
所以,用脑子想想,它才不是什么二胎宣传片,它就是一部非常稀缺的中国青春片。
至于好在哪里,稀缺在哪,骂完街了,我们一点一点说。
一
《快把我哥带走》讲了一个青春里特别稀松平常的亲情故事,本来互看不爽的兄妹,因为奇幻变故突然面临离散,当哥哥成为别人家的哥哥,妹妹才终于开始发现哥哥的好,以及哥哥那些自己一直忽视的小细节。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妹妹和哥哥的一场相爱相杀,一场相聚别离。”
前半句负责让你笑,后半句负责让你哭。
但它的珍贵恰恰就在这里。
一来,它没有选择去美化兄妹的日常生活,去泡沫化一个完美哥哥,满足少女梦,他完全拒绝了对哥哥的人格修饰,真实到让人哭笑不得。
二来,在几乎所有国产青春类型片都在聊爱情,洒狗血,捏造青春的时候,《快把我哥带走》像是做了一次有趣的亲情故事商业化实验。
他必须还要有其他的好。
二
只要有弟弟妹妹的人都清楚,中国式兄弟姐妹的相处模式,大多都跳脱不开:“有种爱嘴上打死不说”。但也恰恰是因为这点,等到说出口的那刻才显得尤为感动。
一开始,时分看起来就是又损又贱的哥哥。喜欢作弄妹妹,偷吃妹妹的零食,借妹妹的零花钱不还。
妹妹时秒恨死了这个哥哥,生气地许愿“快把我哥带走”,第二天就变成好朋友妙妙的哥哥。
时秒成了独生子女,小猪存钱罐里的钱是满的,冰箱里零食都是自己的。
这样的改变给了时秒一个机会,以第三方的视角看到哥哥的另一面,对妹妹的爱。
而她慢慢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哥哥,这样的剧情递进,也因为这个情感支点,变得顺理成章。
三
另一方面,这部电影拍得很接地气,很多细节满满都是生活味。
高中生上学,不再是小言情里的豪车接送,而是跑着去挤公车,或是开着一部小电驴。
学校周围和街头巷尾都是小摊,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烤肠和孜然的味道。
下课后,一群学生围在学校外墙的栏杆,一个个把手伸出去,一手拿零钱,一手拿烤串。
一两根烤串,你一口,我一口的,很快就解决了,感到十分满足。
时分和时秒住在老小区里,楼梯口的灯年久失修地不会亮了,随处可见晾衣杆。
老人在小卖部旁边下棋喝茶,里面放着几部游戏机,颜色早就变旧了。
他们的房子不算大,到处放满杂物,时分睡的是架子床,时秒房间贴着小樱和犬夜叉的海报。
四处都充满着生活气息。
四
更可贵的是,导演的选角很毒辣,完全没有受流量和时下的大众审美影响。
彭昱畅,去年的《闪光少女》,今年在《演员的诞生》和《大象席地而坐》里都有不俗的表现。
张子枫,凭借《唐山大地震》获得百花奖最佳新人奖,《唐人街探案》最后的那个眼神让人们都记住了她。
彭昱畅+张子枫,一个90后,一个00后,这样的年纪去演高中生,演一对兄妹再适合不过。
彭昱畅笑起来贼兮兮的,该深情的时候又能收回去,可以说是萌贱本人,十分可爱。
张子枫更是出色,好几场哭戏和最后那句“你把我落下”,都戳中我的心。
学渣哥哥外贱内暖,功夫少女外刚内柔,两个主角的人设被很好地立住了。
五
当然,对比上面这些技术面的东西,我作为一个非独生子女家庭,对其的情感认同,更多的决定了我对他的喜欢。
它让我很容易就想到了我和我弟。
在我六岁那年,我弟出生了,开始时觉得他要来分我的爱。
但他四岁那年,误喝了肥皂水,我知道后是哭着打电话给爸妈的,当时特别害怕弟弟会死掉。
爸妈都要工作,弟弟其实是最常陪伴在我身边的人。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我才能明白他的重要。
等我上了高中,父母有很多事情都会和我先商量。我从不告诉弟弟,希望他能过得更简单快乐一点。
但这种隐瞒又好像是双向的。
等我到外面上学后,家里发生的事情弟弟又常常自己扛,选择不告诉我,怕我回不来瞎担心。
不过,哪怕是这样,我们平日里还是喜欢互怼,看起来还是像八字不合的样子。
可我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得开他。
写在最后
当然啦,我依旧坚定的反对强制生育,反对生育泛化,反对任何哄骗生育倾向的XX。
但也请恕我无法明白,家人之间珍贵的情感,跟生与不生、鼓励二胎又有什么关系呢?
音乐/当我们一起走过—苏打绿
配图/《快把我哥带走》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