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太宰治《人间失格》
作者:囧囧
来源:有书(ID:youshucc)
01
她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一阵寒暄后只听她说:“好好好,你放心吧,我肯定可以搞定!”
说罢,小楠快速地挂了电话,转过身充满怨气地对我说:“烦死了!同事工作没做完又来找我帮忙,每次都这样,他们的时间是时间,我的就不是了吗?”
我很疑惑地看着她:“既然这样,你可以说你很忙呀,让她找别的同事好啦。”
“我刚开始也这样想,可每当听见别人特别诚恳地找我帮忙时,我总是狠不下心拒绝。 ”她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哎,像我这样的老好人总是会被人欺负吧。“
“假的老好人?”
“对呀,你是在十分不情愿的状况下答应帮助别人。而在帮助别人之后,你会感到吃亏、不悦甚至自责。这些情绪会不断地累积,最后会在某个时刻爆炸,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他们的脾气很好,但是他们懂得在何时,使用什么恰当的方式去拒绝别人。
听完我的话,她又叹了一口气:“哎,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到了关键时候,脑袋一热就答应下来了。”
02
“老好人”的标签,并非无法摆脱。最根源的问题在于,我们无法突破自己的心理,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
其实,越是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往往也从内心抗拒寻求他人的帮助——因为他也会恐惧被别人拒绝。
让自己“假性老好人”的心理持续下去,会导致很多问题:
每当“老好人”拒绝别人时,会产生很重的内疚感,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因此他们常常会答应别人的请求,甚至那些无礼的请求。
时间一长,就会开始心生怨气:“凭什么什么事情都找我?我又不是你们的佣人?你们就会欺负老实人!”
慢慢的,这些在外面看起来脾气很好的人,开始把自己的怨气往自己最亲的人身上发泄,对家人恶言相向。很多家庭矛盾都因此而生。
二、过多地压榨自己的时间。
他们会应允一堆求助。
自己的时间、空间却不断因为别人的事情被压榨。
在他们眼里,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更重要。无法将事情分出轻重缓急。
帮助别人的事几乎干得很好,而自己的生活却过得一团糟。
我一个朋友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为了维护自己的“老好人”形象,他经常以装病方式来拒绝对别人的帮助。
久而久之,他觉得装病这个理由被他用烂了,他就去发朋友圈,甚至故意去医院看病,以此来证明自己确实生病了。
再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到,一对七八十岁的夫妇,性情比较急躁,讲起事情来比较澎湃的老人,往往耳聪目明。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是个老好人,他认为自己不应该成为争吵的引导者。
于是通过让自己的感官关闭的方式来逃避,慢慢的这些被主动关闭的器官,真的失去了感知的功能。
03
要做到这一点,不妨做出以下尝试:
一、做好时间管理。
无底线地接受别人请求,其中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空闲时间。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列好近日行程清单,将事情按照紧急、重要的维度进行划分。
当你发现自己近期空闲时间不多时,就不会因为自己没法帮助到别人而产生内疚,进而就不会一味地接受别人的请求。
在做好时间管理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选择性地拒绝别人。
一个小伙伴如果找你帮忙,如果这个忙既不会对你造成困扰,又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那么,帮;
可以给自己带来技能上的提升、能够获得经济或认知上的收益、能够结交新朋友的,帮!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句话:“不要找朋友借钱,也别借给朋友钱。”
我在这里把它替换成另外一句话:“不要随便地去麻烦别人,也别无底线地去接受别人的请求。”
我们没必要过多地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经历去讨好所有人,更必要因没有技巧的拒绝得罪多数人从而错过未知的可能性。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做个有底线的好人,让自己过成幸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