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汪涵删掉范冰冰微信:舍得删除,才有更好的生活
日期:2018-08-15 13:00:12 作者:槽值小妹 来源:槽值 阅读:

汪涵删掉范冰冰微信:舍得删除,才有更好的生活

  要论娱乐圈朋友多,人脉广的人,很难不提及汪涵

  朋友遍布政商娱各界,很多人难以想象他的微信表里会躺着多少大佬名字

  真实情况是,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他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都删掉。”

  2017年在《火星情报局》节目上,和汪涵搭档了10年的钱枫谈起:自己突然有天被他删除了。

  汪涵回:范冰冰、陈坤我也都删了。

  “这样的生活非常非常轻松,所有时间都是你的,自在一塌糊涂

  你会突然觉得,整个人生都发生变化

  而且我们彼此没有微信,但感情根本不会因为长期不联络就变得不好。”

  通讯录里成千上百号码,只是毫无感情色彩冷漠数字

  朋友圈里眼花缭乱头像,一半以上没说过话。

  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所以拿出金钱精力,拿出精明技巧,去经营社交

  最后这些关系,让人疲于应对

  日本东京,极简主义者Naoki Numahata与他2岁半的女儿在家中 / 视觉中国

  复旦大学网红教授陈果有一套“朋友无用论”:“朋友”不是哄来哄去的一个群体,也不是扎堆出现的一个圈子

  为了合群,不停地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社交上,得不偿失

  生活中,用惯了加法思维人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觉得什么都是越多越好。

  其实,“越少越好”的减法思维,可能会让你过得更好。

  1

  疯狂买买买“断交”

  三毛曾说,人都有欲望,买东西恰好能发泄欲望。

  商场衣服大促销,就多买几件囤着;

  外卖不满起送价,不管吃不吃得完也要多点一些;

  购物网站商品买一送一,不管实不实用先加入购物车。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整年不买东西,生活会变成怎样?

  澳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发起了一项挑战:一年不买东西。

  ABC NEWS

  “我们真正的想法都藏在物品里,不要急于向山顶仰望,要以意识为轴心,通过物品找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西澳小伙David Klein便是在一次搬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ABC NEWS

  那天他和往常一样上班,突然收到房东发来的短信

  因为有急事,房东要求他在一个月内搬走。

  虽然一个月的时间看起来很充裕,但刚开始着手整理时大卫就发现,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本以为自己的行李不算多,收拾完发现,衣物家具、各种生活用品堆积如山”。

  有些闲置物品可以转卖,箱子里的衣服让他真正傻了眼:

  算一下所有衣服的数量,可以穿365天不重样,经常穿的其实也只有几件。

  大卫开始思考,这样靠物品堆积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

  最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发布到网上,并制定了一个计划:一年时间里,什么都不买。

  这里的不买不是彻底断绝购物,而是除了食物和日常必要品,其他概不购买。

  东西坏了拿去修;如果有新的需求,先看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否有二手闲置;送礼用其他方式代替。

  几星期过去,大卫更新动态说:“这个计划让我更轻松,生活的目标清晰很多,这样的生活很幸福。”

  瞬间引起了澳洲网友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找到大卫表明自己也想加入。

  他们先是线上聚集,创建群组,邀请亲朋好友参加。

  线上发展线下大家聚在一起交换闲置衣服用品,一起聊感想

  到目前,已经有超过55000人参与此计划。

  参与交换的物品,小到一株植物,大到一辆汽车,只要主人愿意,随时都可以进行交换。

  这场计划,正让他们的生活慢慢发生改变

  日本东京,极简主义者FumioSasaki家中的盥洗室 / 视觉中国

  断绝掉了不需要的东西,舍弃了多余废物,抛离了欲望的束缚

  从“我不要什么”到“什么才是我需要的”,这场具体化的“断舍离”,让他们省去了许多不必要麻烦

  留学生沐兰曾经喜欢买各种名牌包,甚至同一个品牌不同颜色的包她都想集齐。

  去日本工作后,她发现街上几乎很少有人拿着大牌包。

  她把这个疑惑告诉了上司,上司告诉她:日本妇人比起买名牌,更倾向于挑选更好的材质去定制适合自己的包。

  “买那么多虚的贵的,不如买一个适合自己的。”

  有的人一柜子新潮浮夸的衣服,关键时刻挑不出一件能穿去见人的,

  有的人一条剪裁合身的小黑裙,几乎就能完美应付所有场合

  如果连衣柜里衣服都不敢舍弃,那又怎么舍弃生活的烦恼呢?

  2

  逃离信息爆炸

  几乎所有人都有被deadline折磨体验

  很多时候,不是任务太多,只是没有安排好时间。

  时间规划专家LauraVanderkam在她的演讲中说,时间管理的关键,在于选择

  她举了一个有趣例子

  有人让你去打扫百叶窗,你说没有时间。

  如果说打扫百叶窗给你一百万,你有时间了吗?

  选择,正是一种高级的果断和智慧

  在研究了大量成功人士时间表后,Laura认为,“努力抓紧零散时间”的管理观念,已经落后了。

  “重要的不是你如何节约时间,是如何对重要的事情做出选择。”

  然而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多地患上“选择困难症”,

  究其根源,正是因为信息太过琐碎、冗杂。

  日本东京,极简主义者FumioSasaki公寓中的浴室柜 / 视觉中国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达7.72亿,2017年人均上网时长为27个小时

  这些数字背后,是巨大的信息源,里面包含着无数垃圾信息:

  朋友圈里刷屏的谣言真真假假明星花边新闻无聊的网上骂战……

  这些快餐讯息,正在吞噬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聪明的人,会选择让大脑轻松起来。

  “不是想象什么是幸福,而是反过来想,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讲是不幸福的。”

  3

  断舍离

  舍去物质离开焦虑

  “Less is more。”

  这句名言,完美概括了“断舍离”的意义和精髓

  家装节目《暖暖的新家》某一期,待改造家庭中生活着一对老人经历穷苦年代老人家格外节俭,各种舍不得扔的东西攒了一堆。

  房间混乱不堪,杂物堆到落脚都困难。

  断不掉,舍不得,离不开。

  直到设计师巩建大胆扔掉家中几乎所有家具,重新规划空间,去掉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

  无数个减法,让房间焕然一新

  这个过程,不仅包括物质层面清爽,更有心境上的宽阔平静

  很多人的大三大四总是兵荒马乱

  身边有人忙着考研,有人准备出国,有人在海投简历,自己不知何去何从,只能陷入日复一日的焦虑。

  有些人不同。

  女孩亮亮刚上大三的时候就为自己规划好了出路:去梦寐已久的海关工作。于是她一心准备公务员考试心无旁骛

  “看着周围同学雅思考了高分,或者拿到了某公司的offer,我也会很羡慕。但是我不会跟着去做,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录取名额很少,但因为准备充分,她最终如愿考上。

  所以很多时候,限制我们的并不是选择太少,是选择太多。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不随波逐流,是“断舍离”的另一种方法

  这个世界上,美好事物太多。有一些人挑花了眼,一见到好东西,就把它塞进自己内心的“收藏夹”里。

  殊不知,人生的收藏夹空间是有限的,容不得太多东西。

  一部叫做《越来越多人,成功的样子不像人》的短片,扎了无数人的心。

  短片中,男主角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男主渐渐成为了职场上的拼命三郎

  每天加班、经常应酬、很少回家……

  儿子想和他交流,他不闻不问;晚上睡觉时,把同床的妻子晾在一边,自己在床上修改PPT。

  最终,男主成为了一个心灵硬化、只会工作的面具人。

  舍不得推掉酒局,却能毫不犹豫地推开妻子的怀抱拒绝儿子的要求。

  把“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作为流连酒桌借口,到头来才发现,最好的生活早已被自己亲手毁掉。

  短片最后,妻子说了这样一番话

  你越是什么都想要,就越是什么也得不到。

  舍得扔掉多余的,才更能体现留下的价值,以及由物质解放带来的精神解放。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身无一物,我们离开时也拿不走任何东西。

  “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适合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适时给人生做做减法,也许就会发现:把日子过得简单点,可以更幸福。

  给文章点个赞,别让生活总在负重前行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正职编辑/坐班实习生/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精品课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汪涵删掉范冰冰微信:舍得删除,才有更好的生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