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生没有梦想,不如做一条咸鱼——鱼:???
日期:2018-08-14 19:00:11 作者:心疼鱼的 阅读:

人生没有梦想,不如做一条咸鱼——鱼:???

  我们身边都有没什么情绪起伏的同事朋友

  他们总是沉默,似乎没有什么烦心事,看你时永远目光呆滞或者脸上露出浅浅笑意

  哪怕是提到自己经历的伤心事,也只是三言两语,用着戏谑或者平淡口吻

  可是,大家经过十月怀胎,从妈妈肚子里出来,都需要吃饭,喝水,也会生病,受伤。谁还没点伤心事呢?

  1

  只是因为雀血惹人怜,鱼伤无人问。

  擅长表露自己情绪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关心帮助

  而那些寡言不喜欢表达自己感受的人,他们内心苦痛、骚情与善良常常就被忽视了。

  结果这群人被冠以“坚强高情商”的头衔......时常被推至人前“挡箭”,或者成为了别人情感宣泄的出口。

  周围的朋友遇到困难,需要人生解惑时会想到他,玩耍时却不会~

  2

  如果是在动物中,那鱼类肯定是这类“躺枪”人群的最好代表,并且其凄惨程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作家艾利森 · 穆德估算,人类每年捕杀鱼类的数量在10000 亿〜27000亿之间 。如果我们将所有被捕的鱼首尾相连,足以完成一次地球太阳间的往返旅行,还能有几千亿条鱼的剩余

  图片来自《海豚湾》电影截图

  这些鱼都死得非常不“优雅”,在商业捕捞过程中,许多鱼常常会因为缺水而窒息,或者被捞上岸后即被取出内脏

  就算是活在自然界和农贸市场中的鱼,也随时可能尖利的鱼钩在嘴上开个大洞,被木槌敲击至死,以及有人觉得好玩就直接把它们放进热油锅里,并拍出短视频......

  几乎所有人都对鱼的死亡和被残害习以为常

  因为它们总是那么“傻白甜”,一点表情也没有,静默无声、迟缓、愚笨,好像没有痛觉,所以很难激起人类的同情心

  但事实偏偏是,鱼类和人类一样,懂得讨好和欺骗,会痛,有意识,有思想,也有情欲

  实验证明,鱼在三叉神经受到机械伤害、灼烧和化学伤害时会有反应

  而在鱼嘴下注射蜂毒和食醋,它们的鳃动频率则会骤然升高,这种不适会使它们丧失进食的兴趣

  3

  鱼类也会感到恐惧紧张愉悦快乐好奇

  鱼类和所有脊椎动物一样,都拥有产生情绪的脑回路,这种古老结构一直在演化过程中存在

  并且硬骨鱼与人类等哺乳动物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类似的,因此都能产生释放情绪的“激素”,影响生理行为

  想要使鱼感到快乐,你只要像对待家养宠物狗一样拍拍它,或者抚摸它就行,这是能让鱼类感到快乐的方法之一。

  像是鲨鱼、魟鱼和鳐鱼等软骨鱼,在被触摸后,都会出现愉悦的反应。

  鱼类如果感到害怕,反应则和许多哺乳动物相似,它会逃跑,僵住,让自己看上去形体更大或者改变身体颜色,甚至还会呼吸急促、加粗。

  4

  此外,鱼类还有自己的情欲世界,除了“诡计多端”,还懂得假高潮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对它们交配过程的“多样性”有所耳闻,无论是怪异、壮烈或是缠绵型,都能找到对应的种类

  不仅如此,还有一类“雌性鳟鱼”深谙假高潮技巧,它们会在发情的雄鱼面前剧烈地抖动身体,然而并不排卵,只是虚晃一招,为了测试雄鱼的活力,确认对方是不是自己心仪的对象

  5

  所以,谁没点故事和往昔,每个人都有难过得想死和乐得像个疯子一样的时候

  哪怕是一条鱼。

  通过现实来看,反而越是沉静表象下,暗藏着更多的秘密......

  就像鱼一样。多数人类都以为它蠢,没有知觉,也没有思维能力其实鱼什么都知道,只是人类对它一无所知

  在一些自诩素食主义者的人看来,吃鳕鱼和吃黄瓜甚至在道德上几乎没有差别......

  新闻报道为人类过度捕捞,以及不断占领新的水域未来数十年内,两栖动物和鱼可能将会最先灭绝。

  我们却还在取笑鱼只有7秒记忆,说它们是没有梦想咸鱼

  近期,未读 · 探索家出品了《鱼什么都知道》,2016年亚马逊的年度好书、《自然杂志十佳科普读物知名动物学家乔纳森 · 巴尔科姆历时四年,试图用一本书颠覆你对鱼类的认知

  《鱼什么都知道》 

  [美] 乔纳森 · 巴尔科姆 | 著

  肖梦 、赵静文 | 译

  未读 · 探索家 2018年8月 出品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往期回顾 

  点开这篇文章时,你已不是你自己 

  编辑 = 两块钱

  动图来源 = GIPHY

  头图来源 = @discoverocean

  投稿/合作  unreadsky@163.com

  ▼在这里买本新书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生没有梦想,不如做一条咸鱼——鱼:???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