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中有一个桥段很有意思:霍·阿·布恩迪亚带着儿子去吉普赛人的帐篷里见识冰块,却因为是第一次见到错认成了钻石。他对这不太寻常的玩意恐惧而又喜悦,随后声称这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这情景真实地再现了南美人初见冰块时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冰块往南美洲贩运和人造冰的诞生时间非常接近。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中提到,将自然冰贩运业大肆扩张的正是图德,与人造冰发明者是同时代人。两人的微妙关系自然不言而喻,这样的一种竞争关系,在后来极大地促进了人造冰的发展。
一个问题
樊登解答:
约翰·戈里在给一些病人治疟疾的时候,因为疟疾会导致患者发高烧,他就需要用冰块来给他们降温。在这过程当中,因为冰荒,戈里发现冰块不够用了。他很是着急,这样下去病人会死!于是他想我怎么才能够造出一些冰来?
这是件很难的事吧?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会想到一个如此具有有革命性的方法?能够造出冰来。
在约翰·戈里1842年造冰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人们发现了空气这个东西。人们虽然看不见,但是发现空气可能是有实体的。
玻意尔做了个真空管的实验,他放置了一个管子,然后放了只小鸟进去,因为需要知道空气到底存不存在,所以他放一只小鸟在里边,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他把盖子封起来,然后他用了一个泵,“唰”地一下子把空气管里的空气抽完了。
抽完了这个空气以后,小鸟没法呼吸,当然就死了。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发现了一个特别惊人的现象——小鸟冻住了!他把这个空气抽完了以后,发现小鸟竟然冻住了,结冰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压缩机的原理,当你把空气突然压缩抽走的时候,它会引起周围气温的骤降,然后小鸟一下子就被冻住了。
这件事情启发了约翰·戈里,于是他回去开始尝试,用压缩机的原理造出了制冰机,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而且,戈里跟图德是同一时代的人,就是图德在那边一直在卖他的自然冰,而戈里在这边造了人工冰,他们俩关系好么?特别糟糕。
图德就整天抹黑戈里,说人造冰很危险,人造冰有病毒,人造冰很脏!特别像我们今天对于一个新产生的创新事物的态度,我们会有怀疑,会有猜测,然后既得利益者会不断地抹黑它。所以图德使了大量的劲去抹黑戈里,但是你挡不住技术的出现,因为经常缺冰,大家很着急,所以需要靠谱的,随时随地能够拿到的冰,于是制冰机变得越来越多。
那个时候在美国出现了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是制冰机大量发展的时机,这可能会想不到,打仗跟这有什么关系呢?
南北战争开始,运冰的人就过不去了。正常的贸易,在战争过程中都会被被中断,所以导致很多需要冰的地方,根本拿不到冰。而走私一个制冰机,要比运输冰块划算得多,所以那些人在不断地走私军火的同时也走私制冰机。
上述内容摘自
樊登解读的《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收听全书内容
▼ ▼ ▼ ▼ ▼ ▼ ▼ ▼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公平?其实未必
*本文版权归【樊登读书】所有,欢迎转发,如需转载,可在后台发送“转载”,联系授权。
▼ 点击【阅读原文】,《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解读7天免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