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好声音的第一期节目我是熬夜看的,起初只是想单纯的听听歌,想发现一些改编的非常让人惊艳的歌曲,但今年的《中国好声音》确实给人带来了惊喜,加入了新的导师,也更换了新的赛制。不过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于我而言,关注的,可能就仅仅是谁的声音更好、谁把一首歌演绎得更好听。
印象深刻的是一个 20 岁、喜欢北欧民谣的女孩,抱着吉他,慢悠悠的弹唱着「Loving Strangers」,舞台深蓝色的灯光随着她慵懒清澈的歌声安静流转,给人的感觉,就像秋日里的湖水波光粼粼。
我对声音好听的人总有莫名的好感,可能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声控,而且也发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声音好听的人特别多。
想起曾经刷微博看到的一个小视频,是一小段韩国版的《我想和你唱》,那一期的歌手是 Ailee,和她一起合唱的三个人,第一位是银行职员,第二位是卖水产的,第三位在冰欺凌店工作。
也就是这三个人,她们来自各地、做着各种行业、带着不同的故事,却默契地把一首歌演绎得特别惊艳。
当时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有一个人的评论特别打动我,他说,第一个唱的那个穿围裙的家庭主妇有给人很感动的感觉,看到她站在那里,穿着普通的甚至有些难看的围裙,开口却是不输任何歌手的嗓音,真的,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的确,就像后来和朋友聊天,谈论什么样的人可以去参加好声音。一系列讨论下来发现,可能根本没那么多苛刻的条件,只需要你敢想敢做就行。
毋庸置疑的是,在我们身边,很多平凡人一样会有耀眼的光芒 ,她们平时在各种的岗位陌陌无闻,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已,就比如《中国好声音》这样的节目给了素人将自己的好声音和好音乐结合的机会,比如以「让书遇见对的声音」为口号的蜻蜓FM的「天声计划」给了素人将自己好声音和好书籍融合的机会。
也正是这样的机会,缩短了普通人和梦想的距离。因此,能瞄准时机抓住机会好像就成了最重要的。
可说到时机这种东西,就好像每个人的一生各不相同一样,属于每个人命里的机会出现的时间、形式也会莫名其妙。
想起我大学的一个同学,他爱唱歌,也弹得一手好吉他,但他从来只是在我们班级内部展现他的这项特长。后来学校举办了校园歌唱比赛,一向没有自信的他,在我们很多人的怂恿下报了名。意料之中,一路过关斩将,他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意料之外,他还因此收获了一枚后来成为他女朋友的小迷妹。
很显然,对我这个同学来说,这次比赛,就是他命里安排好的一次机会,如果当初没有抓住,很多事情还不知道又会出现多少兜兜转转。
在还没有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自己把自己吓的不行的人是最笨的,而当有机会出现在面前,抓住它,这才是成功之路的正确打开方式。
有时候想起来,觉得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在不断尝试、经历中度过。只不过不同的是,有的人是天生的冒险家,所以他敢玩儿大的,敢在高风险中追求高的收益,而有的人则是天生的风险规避者,偶尔内心波动,但内心更倾向四平八稳的低回报状态,缺了点勇气和自信,就像我的那位同学。
后来我也有和他聊过,为什么当时在我们眼中优秀的他却一直对自己没自信,然后他大笑说:不知道当时你们怎么想的,反正我不觉得啊。
你看,人就是这样容易看清他人的优点缺点,却对自己的长处短处无法了然于心,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不确定。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人格外觉得勇敢的去尝试和体验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所以,与其空口问「为什么他能参加好声音,而我不行」或者「我能不能参加好声音」这样的问题,不如去了解自己的声音,再像他们一样,把那一步迈出去。
很多事都是这样,在尝试体验中,不断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身材、自己的脸型,自己的喜好,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和自己心中的真正所爱。
也不要以为在尝试中认清自己是一个充满艰难的过程,就好比如果想了解你自己的声音,只需要玩一下这个「蜻蜓FM」的H5。
日本美学家松浦弥太郎在《日日100》中说过:每个好物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每个你选择使用的物品,都是一次自我表达。「蜻蜓FM」的 H5 就是能让你在尝试之后,解锁自己新的一面的好物。
蜻蜓FM最近发起了新声挖掘,新主播培养的「天声计划」,就像其「让书遇见对的声音」的 Slogan 一样,这一次,蜻蜓FM 以书会声,旨在寻找动人的声音,同时还有多为大咖助阵,绝对值得想改变的你去尝试。
一辈子不长,不妨大胆一些,去尝试一次。而为了让你保持自信,所以这里还有 蜻蜓FM 的 H5 可以提前测试,点击阅读原文,录入你的声音,H5就能帮你分析出你的声音价值所在。只需要很简单的步骤,你就能知道,自己声音的魅力所在。
作者:里里
歌曲:John Mayer - I Don't Trust My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