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言,公众号ID:wenyanhello。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供职一系列500强企业。
1
公司最近机构调整,这位HR协助某部门经理开掉了一个资深工程师。
因为经理觉得,那是一个很努力的工程师,在企业里工作了很久,也曾立下过汗马功劳,但他却无法适应公司新战略下的转型。
可对于这位HR朋友而言,开掉那位工程师却是“十分顺理成章、根本无需纠结”的事情。
因为她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的:
目前企业最大的任务就是战略转型,而这位工程师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始终从态度到行动上,都在抗拒着转型。也不愿意在未来做出任何改变——在新形势下,显然应该被砍掉。
这事引发我很多感慨。
第二个感触是:位置不同,视角不同,看待和决策一件事的角度可以南辕北辙。
对于那个经理而言,难以抉择,是因为他更多回忆起了工程师过往的努力、贡献的价值;
而HR的角度就冷静得多,她因为对工程师并无深入的交集,更多是站在业务层面和公司视角上,从未来业务发展考量这件事。
如果以一个外人视角来看,开掉这个工程师、按规则给予赔偿,合情合理;
而假如我们把自己代入进这件事的主角,它的本质其实又非常残酷:你曾立下汗马功劳,但有一天,那些过去的荣誉和技能突然都失效了。
2
把你带到今天这个位置的能力,并不能把你带到明天。
这本书的作者叫马歇尔·戈德史密斯,是美国的领导力大师,也是全世界最贵的领导力教练 。
这本书的大意是说:
当你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时,必然积累了很多技能经验,但如果你在今天基础上,还希望走得更远,以前的那些“无形资产”往往已经没用了,你需要拓展新的技能、新的经验、甚至培养新的视野和头脑。否则一样会被逐渐抛弃。
全民创业最火热的时候,我有个朋友从美国一家咨询公司里辞职,也去创业。
她这么分析自己:
“我所服务的行业很火热,我的公司是行业内最顶尖的,而且我积累了大量人脉资源,所以我比其他一无所有的草根创业者更可能成功。 ”
事业起步还行,但很快就碰到了天花板。天使轮的钱很快用光,她开始四处找投资。
有次她去见一个非常年轻的投资人,两个人已经认识几年了。她当初在咨询公司的时候,还曾给过对方不少“有用的建议”。
没想到这次见面,对方态度“很不好”。不但不看好她的模式,还把她教训了一通,最后建议她不要盲目创业。
直到几个月后和我们再见面,她依然不能释怀,还在不停地讲对方。直到一个大姐制止了她:“ Chris, move On,你都创业了,要更有容量。把他这页翻过篇吧!”
好在朋友这段辛苦又痛苦的创业生涯没有维持太久。在资金艰难的时刻,猎头一通电话就召唤回去了。
当她觉得自己以往是天之骄女,就自动具备了成功的要素时,忽略了自己根本不具备创业者的基本素质。给别人打工,和自己创业,压根是两个维度的事情。很多创业者每天都在经受的情绪考验、心态上的压力,对她而言都是头一遭。
也是应了那句话:
“把你带到今天的,并不能把你带到明天。”
3
有句职场中的共识说:“经理其实是一道坎,很多人上的去,但过不了。”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为升到经理,自己做得好就行了。
而升成经理以后,光自己做得好是没有用的,组织的期待是:你必须能带领团队,做得想以前一个人一样得好。
不懂带人,你就干到死。而你一个人干到死,别人也不会因此而感动,反而会说:“别看他以前可以,没想到毫无管理能力。”
——把你带入婚姻的一腔热血和感情,本身并不足以维系长达几十年漫长的婚姻;
——把你带入某项事业起点的热情和兴趣,无法单薄地支撑未来重重的艰难险阻...
我们会越来越切身感受到:
在过程中,我们会因为自己过去的努力,得到一块又一块的里程碑,这些都是我们应得的,也是值得自豪骄傲的。
但如果一味抱着里程碑,沉溺陶醉于过去,就失去了向下一站的勇气。
END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