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初一女孩袁璟颐,
上台前十分紧张,
"等会在台下(母亲)会怼死我。"
仿佛在她眼里,
那位学霸才配做他的女儿。
"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
这位妈妈平静如常,带着我吃盐比你吃米还多的理性,只说了六个字:
"我都是为你好"
为什么要这样打击孩子的努力呢?
且听她的神逻辑,"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地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自古以来,
中国人不擅长夸奖。
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
4%的女人喜欢别人夸自己化妆好。
将近一半的人喜欢听到伴侣说“在一起就很安心”
总结来说,
大多女性希望能听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对方因为自己感到愉快”的夸奖。
所以说,
不会夸奖的伴侣不是合格的伴侣。
蔡少芬和张晋就很会夸奖彼此,
每一次看到他俩就经常感觉到甜甜甜甜甜甜。
这种大男人只要喜欢的女人说“你最厉害”、“需要你“、”没有你不行“……必须一往直前啊!
恰好蔡少芬就是这样的女人,
她的口头禅就是:老公,你好厉害!
这样的爱情,
隔着屏幕都会让人觉着暖。
在一段已经巩固的关系里,
表扬会让你们更加亲密。
更有甚者说,
一项调查表明,
大部分员工只要发挥出10%至30%的能力就可以完成基本工作,
甚至更多。
而从个人角度来说,
每个人的潜力比想象大很多。
员工不只是需要大棒来鞭策,
所以说不会夸奖的人当不好领导。
夸奖不等于谄媚,也不等于拍马屁。
夸人是个技术活。
第一,不要泛用赞美。
不要一上来就夸,
不要刚认识就夸。
我相信你,
第三,赞美要符合基本事实。
长得丑就不要夸人家漂亮,
总有优点的。
第四,好的赞美是由感而发
第五,赞美时带上真实的场景。
直接说褒义词显得很苍白,
说一个真实的场景会显得更加真诚。
第六,也取决于发出赞美的人是谁。
你不会觉着多开心,
但你喜欢的人说好看,
你就会觉着真实。
万能的赞美手法。
简单来说就是先总结,再举例,再对比。
你可以这样说:
你的服务真实贴心啊,
你看你把酒杯擦得好亮哦,
我之前去过一家餐厅,
这样的夸奖既不会显得奉承,
又会让对方很开心,
继而给你更加优质的服务,
真是一种双赢。
这个万能的套路还可以用在夸女孩子上,
比如经常有人夸女孩子漂亮,
但多数女孩子会觉着夸奖是出于礼貌,
这个套路是这样用的:
你长得真是漂亮,
我最欣赏的还是你的眼睛,
我见过不少美丽的大眼睛,
但都没有你的干净。
看出来吗?
先总结性的赞美,
再举个例子,
再做一个对比。
这样的夸赞礼貌而又显得真实。
1968年,
美国心理学家罗塔尔森和雅各布森对一所小学的6个班的学生成绩发展预测,
并把他们认为发展有潜力的学生名单用赞赏的口吻通知学校校长和有关教师,并再三叮嘱要保密。
实际上这些名单是他们任意选取的。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而且通过赞美他们的优点来表示信任他们能够改正。
其实,无论孩子还是成人,
孩子需要父母的赞美,
员工需要老板的赞美。
你真诚的赞美、由衷的肯定
会让一个人由此变得自信,
这就是赞美的力量。
赞美是一束光,
—— END ——✎
喜欢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