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兜里就剩5000块钱也敢花4980去湖滨路买一双JIMMY CHOO亮晶晶的小高跟鞋,在销售比顾客还少奢侈品纵横交错的名品街里拎着专柜硕大的纸袋凹造型拍照,丝毫不理会周围人诧异不解或似看起来有些神经病的眼神。
然后在空气里弥漫着淡雅香水味的网红咖啡厅用信用卡点一杯卡布奇诺坐在落地窗边慢慢品尝,俯视着马路上行色匆匆的人群。
那种从心底冒出来的人生赢家优越感比30年陈酿都醉人,是啊,我喜欢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从来不担心没钱了明天怎么办,吃什么喝什么水电费是不是到时间该缴掉,物业费还有没有欠款?
无所谓,反正熬夜再写几篇稿子,或者动动手指头卖两双鞋钱就来了。
反正还年轻,一脸的饱满的胶原蛋白,抹着起初宝宝霜也熬得起最深的夜。
最近买CHANEL流浪包的欲望一天比一天膨胀,已经到了忍耐的瓶颈期。
每天看无数遍微博上的明星驾驭图,越看越觉得这包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甚至连搭配的外套和靴子都虎视眈眈,就是狠不下心入手:
“算了,反正类似的包有好几个”
“这么贵,质量还差,买什么买”
·······················
每到这种时候都不禁想当年,只要我的银行卡余额够刷不至于Decline,不管多贵多不实用的东西只要喜欢全部搬回家,留在橱窗里多一秒都是浪费生命,它们只有在我身边,在我身边才是最好的归宿。
事实上,抱着这种幼稚的想法,我刷空了血汗钱抱回家一堆又一堆只用过一次或者一次都没用过的“必备品”后,每次搬家都像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这些*&$^@……+!/$的东西都是什么时候在哪儿为什么买的???
冷静的分析一下,现在我的收入其实远超过大学时的平均水平,年底甚至以乘法相较量。但消费力度却远不如从前,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并不觉得自己心态变老了,能认真绝不凑合,该吃吃该喝喝,信奉赚钱就是为了花的这个看似狗屁不通实则无比正确的理论,大事儿酌情小事儿随心,但宗旨永远是绝不亏待自己。
但相比过去,现在的我每买一件消耗品,特别是昂贵消耗品的时候不会追求曝光度,而是追求性价比。
比方说CHANEL这款流浪包,的确好看,从去年火到现在,品牌为了圈钱出了N配色,挨个明星网红争先上身,大马路上十个香奈儿包包里最起码五个流浪,且真假难辨。
1月份请客户在王府半岛一楼喝下午茶聊合作,看见两个脂粉味浓厚的女孩一人身上挂了一只流浪包,轻浮旁若无人的做派和飘忽的眼神与一身的奢饰品极不相配。
所以聪明人绝不让自己配不上品牌,他们立志于让品牌配不上自己,为了早日实现这种反差,他们更愿意把钱投资到改造自己上。
奢侈品能改变一个人的外观和价格,但短时间内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气质和价值。二鬼子披上八路的衣服也不像好汉,没读过书的18线网红裹一身儿爱马仕也像偷来的。
特别后悔的:
几千块一件的T恤吊带小短袖之类,类似于GVC、TB等牌子的质量非常差且一两年就过时。贵的衣服应该着重于大衣、套装等,并且不用太多。
大牌珠宝首饰。质量差性价比低,掉色、发黑、扣子崩裂的现象比比皆是,越来越发现最好的饰品一定是珍珠翡翠宝石蜜蜡,数量不用多,精致即可。
淘宝和路边小店呃衣服。基本上买回来穿几次或者一次都不穿就扔了,又占空间又没什么用处,纯属浪费。
网红爆款,满街撞衫、以及大品牌的低端支线,死贵还容易买到假货,同样过一两年就不流行了。
特别不后悔的:
房(虽然我没买过)一线买不起买二线,二线买不起买三线,大的买不起买小的,近的买不起买郊区,目前中国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就是房子。
买好的化妆品、护肤品。永远别相信所谓的平价替代品,都是自我安慰的借口,大宝那么好用要LAMER干嘛?而且这个东西几乎所有人都买得起,就是舍不得而已,如果舍不得那就把价钱除以365,算算每天多少钱就舍得了。
营养品。燕窝、海参、阿胶该吃就吃,买最好的吃。你吃一年营养品的钱都没进一次医院花的多,现在可能不觉着,再过20年试试。
书籍和各类辅导班。知识别人抢不走,证书多考点没坏处,现在用不着以后用,一辈子都用不着留着装逼也好。
以前我觉得自己想赚钱就能赚到,是在赚不到了就向家里伸手,若无其事的刷着父母的副卡,反正还是学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次次刷空储值卡尚才罢休,冲动又无脑,不关注性价比,不考虑实用性,只琢磨哪个小姐妹也有同款自己绝不能落后。
现在呢,就算银行卡余额足够在专柜刷四五个流浪包也深思熟虑,多一只CHANEL不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少一只CHANEL也不会令我低人一等。
如果它只能满足极少数的场合和我不得不承认的装逼心理,除非我真的花3万块像花30块一样随意,否则必须慎重。
大人的思维是走一步看十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稳健又坦荡的走下去。
有些牛想吹满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过去我披头散发佯装镇定努力迎合,现在爱谁谁老娘不伺候。
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和姐妹们约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什么时候灵光一闪报一个商务英文培训课,过两年继续考学的打算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或者某一天我遇到了梦里的那条裙子,最可怕的,如果我不小心开车把老太太给撞了怎么办?
但这个时候,我也万分感谢当年的自己,那个义无反顾提前完成了女孩子公主梦的疯子。
至少,喜欢的人能用一根棒棒糖拐走我,不喜欢的人捧着爱马仕闪亮登场也没用。也因为她的冲动,才使得我更加愿意面对现在的自己。
说到底,不是让你“不花钱”
而是懂得如何“会花钱”
<END>
“老鞋已死”
被“物化”的女鞋贩们
“玩鞋是个高危游戏”
“鞋圈是我见过最大的养鸽场”
“我的名牌鞋是偷的,爱马仕是骗的,保时捷是租的,但想炫富的心是真的”
致球鞋婊:货自己调,别找我男朋友
“卖鞋以后,我从花100块都小心翼翼到花一万块毫不犹豫,但好像越来越迷失了自己”
“通过你的鞋子,我看到了野心”
“你仍是我心里背着阳光投篮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