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Lina
01
生命脆弱,因此有了人们“在死亡面前,你曾经以为过不去的事,其实都不是事” 的感悟。同时也说明了金钱在生活中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了“钱能解决的事,都不算事”的说法。
那么,当最重要的死亡遇到不是最重要的钱,同时又因为钱的贫乏而不得不面对死亡的话,该怎么办?
上映两周的电影,如今累计票房就超过20亿,
原本要做印度神油生意,赚钱挽救现状,但一个偶然的原因,让他接触到在死亡边缘挣扎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并答应帮他们代购印度仿制药品。
这种白血病患者赖以生存的药,叫“格列宁”。专利垄断的天价救命药,在国内卖4万一瓶,普通人根本吃不起,只能因贫穷坐着等死。
但这种仿制药效果却可以达到90%以上,但价格才两千,因为没有许可证,在中国算“假药”,程勇于是成了“走私印度假药”的代购。
对于底层的白血病患者来说,钱就是命。程勇的廉价药,救了在贫穷和生存之间无奈挣扎的白血病患者。
他看到了“你要命,我要钱”的商机,真的通过代理“格列宁”赚到了钱。同时也接触到不同的白血病患者。他意识到,他代理的药,就是他们活命的希望。
那一刻,他是他们的药神。但他觉得自己就只是想赚他们的钱。
买药人数的增加,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在警察开始封查“格列宁”时,程勇面临着”继续犯法“,还是停手的选择。
看到程勇被抓,自己即将断药,患者拉住警察哀求: “我不想死,我还想活着,求你不要去抓药贩子了”。
断了药,就是断了他们的命。
最后程勇不忍看着身边曾经买药的人,生生地一个个死去。
断了药,就是断了他们的命。
02
看过的观众说:“看这部电影,要记得带纸巾。“
程勇在生活中的真实原型,叫陆勇,但他自身是一名白血病患者,当时因为“销售假药“等罪名,面临牢狱之灾。
他帮助患友们翻译、填写单据、银行转款,却从未从中获利。但他说自己只是“ 一个草根,一个白血病患者,一个平凡者,一个商人,而不是药神。”
当时陆勇入监,白血病患者们炸了,对于他们来说,陆勇就是他们的药神。
为助人的陆勇,也为自己活命的药不能断,他们写了千名联名信给司法机关,最后法院将陆勇无罪释放!
平凡的底层患者、原本要赚钱的商人、警察职业伦理的纠结,在法院最终基于法律和人文的判决后,让剧中的小人物们,和剧外的陆勇和病友们,有了希望。
患上白血病我们毫无选择,但人性之光发出的温暖,也许可以让平凡的人们,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03
《我不是药神》的火爆,让白血病作为关注热点,第一次进入很多人的视野。
朋友利的儿子小熙今年8岁,很早被诊断出白血病,2013年入院的小熙,几乎是在医院里一天天长大的。
发烧、昏迷、抽搐、化疗、放疗、移植、感染、尿血、遍布四肢的针眼、变形的骨头、被血浸透的被褥…… 懂事的小熙在实在太疼的时候,会哭着说“我疼“。
他知道爸爸妈妈因为他生病的事,辞去了原本不错的工作,花了很多医药费,他对妈妈说:“妈妈,不要再给我花钱。“
为了安抚8岁的小熙,朋友利于是改成到处用微信付款,只为让小熙以为“那不是真的钱。“
偶尔在微信上,利常常会跟我聊,告诉我这个八岁的孩子如何懂事。
那个时候,她坐在医院的病床旁边,刚刚在帮小熙排尿,小熙觉得自己很麻烦妈妈,但利却一直很感恩儿子,觉得这么小,这么痛,这么艰难,还是努力要活着,还不时跟妈妈说“我爱你”,很多治疗的痛,大人都受不了,他却能忍者不哭不闹。
孩子的懂事,让她反而觉得自己很无用,帮不了孩子减轻疼痛。
就是这种互相关照,彼此爱惜的心,让他们一家三口不离不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一次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后,整整七天的时间,利和丈夫一直在和昏迷中的小熙说话,给他讲故事,为他做按摩。
在无数个人说不可能的时候,孩子最终在爱的呼唤中,又睁开眼,度过难关。连医生都说,这是奇迹。
4年多的时间,在儿子与死神不放弃地搏斗中,利痛哭、痛苦,又心疼得无以复加。
但在小熙清醒的时候,她会陪他说话,唱歌,让刚刚做了骨髓移植的小熙感觉自己这样,只是因为“爸爸妈妈的细胞在打架”,并不是一个奇怪的小孩。
在小熙终于睡着时,利坐在陪伴的床边,用十几万字记录了孩子的求生历程: “也许并不是我们在守护他,孩子一次次病危又一次次醒来,他忍受了这么多痛苦也要活下来,是为了留在我们身边,守护我们。”
小熙去年11月份病情加重,在转院两个小时的过程中,挣扎着说了:“妈……妈……我……爱……你”之后,便失语了。
这是小熙因为做完骨髓移植,神经排异曾经导致失语前的最后一句话。
这件事,让人听得哽咽。
作为健康人,我们很难说我们懂患者和家人经历的苦痛,但我确信是对彼此的爱和依恋,让做父母的人,和幼小的小孩,能够一次次、一天天撑了过来。
很多和小熙一样的孩子们,就这样,在爱中痛着,在通向生存或死亡的路上互相抚慰着。
04
那么,白血病到底是种怎样的疾病,会让小熙和其他求生的孩子,遭受这样可怕的折磨呢?
白血病也是我们常说的血癌,是血液系统的白细胞出现问题的恶性病。
各年龄组的人都有可能患病。白血病有急、慢性两大类。根据细胞类型不同,又分为淋巴、单核及粒细胞等多种类型。
贫血是最常见的白血病症状,随着贫血的逐渐加重,患者会出现脸色苍白、全身乏力、多汗、心慌气短、无原因的无痛肿大、骨头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药神》里的患者,是慢性粒细胞的白血病患者。
多年以前,由红极一时的日本偶像三口百惠在《血疑》中塑造的幸子,也是白血病患者。
山口百惠在片中与光夫相遇并相爱,但后来发现光夫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妹。
求生中,幸子一面要与病魔做斗争,一面要在爱而不能中纠结心痛。但她一直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最终在养父母、母亲的陪伴下,18岁的幸子,死在了光夫的怀里。
这部剧,是山口百惠与夫君三浦友和的代表作之一,直到现在依然被奉为日剧的经典之作。现实中的山口百惠,由那个时候,与三浦友和开始了一生的情感。
观众之所以追捧这部剧,最主要原因是幸子对待疾病的态度,以及在她病痛过程中,整个家庭给到的毫无保留的支持、温暖和关爱,让她在不幸中,仍然感觉自己很幸运,并微笑着走完了永远是少女的一生。
幸子去世时,被所有爱自己的人包围,她得到的支持,让她有力量去面对病痛。
在我日常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评估来访者心理承受能力,和可能得到的支持,为来访者做一个叫“社会支持系统”的量表。
这里说的社会支持系统,指个体在社会网络中所获得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特别是精神方面的支持。
有科学的研究证实:有亲密互动、互相支持环境的个体,即使是在个人遇到较大压力(或应激事件)的状况下,这个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不良情绪,从而提高身心健康指数。
家庭和亲人,是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来自亲人的支撑和关爱,会让处在逆境的人有足够的安全感。
电影中的程勇与患者、幸子与家人、现实生活中陆勇与病友,利和丈夫,甚至包括儿子,都是在相互支撑,让彼此的苦痛得到些缓解。
特别要提及的是,我们往往将关注放在患者身上,但是作为白血病患儿的父母:既要承担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又要解决经济问题,还要陪付所有可能的时间,也是属于要关注的群体。
因此,作为家属如果感觉自己到达承受极限,也可以找专业的心理自愿者做心理疏导。全国各地,有很多提供专业服务的志愿者和组织。
要记得,只有父母好了,才能够给到孩子们支撑的力量。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却也不一定非得是一座孤岛。伸出你的手,总会有善良的人会接得住。
05
这些接住我们求助的手的善良人,有时候甚至可以是陌生的网友和预想不到的人。
比如网友吾名璎璎去年五月份突然查出得了白血病,开始的几个月,男友陪伴着治疗,恢复得比较快。
后来跟男友分手后,病情复发,心情低落,在一次失去知觉四十多秒的时间里,妈妈一面做心肺复苏抢救,一面说:“快回来,宝宝快回来。”
那一刻,她回答到:“我回来了……” 回到吓瘫在地的爸爸和焦急的妈妈身边。
年底,吾名璎璎在网上公开@胡歌,说自己的新年愿望是偶像胡歌对自己说一句话或写一段话。
大量的网友微博转发和支持了她,包括微博的CEO。网友们还特意帮她@了胡歌。
一天, 吾名璎璎居然收到了胡歌的回复,他鼓励了女孩,还特意说 “我不是骗子啊,我是真的胡歌“。
胡歌还主动问女孩是否想看自己的话剧《如梦之梦》,之后给了女孩和家人看话剧的赠票。
并要女孩把身体尽快养好,因为整个剧看下来,要八个小时。
女孩如愿看了胡歌的《如梦之梦》,并激动地在后台与自己的偶像合影留念。
温暖和支持,不仅来自不认识的陌生网友,也包括女孩原以为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偶像。胡歌的体贴和女孩不幸中的幸运,感动了很多网友。
在冰冷的疾病面前,就连陌生的人,都主动变身成璎璎的药神。原以为大多是键盘侠的网友,其实本质都还是善良的。
想要帮人的心,让网友们自然而然组成一个富有人性的群体,由这个群体的每位个体发送出来的善意,好像一座座桥,让每个人都不再是一座孤单的岛屿。
06
目前有很多像小熙和璎璎一样美好的生命,正在遭受白血病的折磨。
当下的医学知识还不能确定白血病的病因,但放射线,因土壤、工业、装修等某些化学品的毒素,病毒以及遗传等,已经被证实是诱发因素。
据中国医疗统计数据显示,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肿瘤疾病中排第六位。
2012年的数据是白血病患者大约500万人,儿童白血病患者约占一半。
近年来,患者增长速度从过去每年约4万人,一下提高到每年约8万人。儿童成了白血病的高发人群,目前我国有白血病患儿300多万例。
坏消息后面的好消息是,相比电影故事的2002年,目前的“慢粒”白血病的治疗,已经有可能像控制如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采用服药治疗加定期检测,患者就有长期生存的可能。
从2013年开始,国家将“慢粒”白血病纳入大病医保范围,进口药物花费在1000-2000元/月,国产药物报销后花费大概是500-600元/月。
在《我不是药神》的片末,也静静地出现一行字:“治疗慢粒白血病的正版药已经列入国家医保,从2002年存活率的30%上升到2018年的85%……”
形式在慢慢变好,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走在这条路的途中,作为父母、儿女、伴侣、朋友、政府、制药企业、相关团体和单位、网友、甚至不相干陌生人的我们,其实都可以成为患者的药神,虽然我们自己不一定总能意识到。
如果尽力以自己的方式,给到患者支持和温暖的话,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陪伴和帮助他们,缓解很多的苦痛,甚至是解决实际的问题。
你不是药神,但自带人性的光芒;
我们也都不是药神,但可以让孤岛不再是孤岛,只要你愿意伸出你的手,献出你温暖和善意。
- END -
*作者: Lina Wang Nielsen,丹麦华人,职业经理人/心理咨询师/写作人/广播电台心理节目嘉宾/ 培训讲师。 现专注于跨国商业咨询,华人心理咨询,各类主题写作,以及团体主题培训等。
你的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