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则谓问米?道教有一杂派,通晓奇异法术,身披太极服,口中念念有词,少焉便可将已故之亡灵召回阳间,附魂于己身,与阳间人说话,当此法事时,须置一碗白米于一旁,故称问米。
一
有人说爱情像鬼,听说的人多,见的人少。葛亮的《问米》却把爱情和鬼魂神奇的展现在读者眼前。
问米是什么?即施术者通过法术把已故亡灵带到阳间,附魂灵于身,与阳间人进行对话,做这项仪式时要放一碗白米在旁,故称问米。
二
小说《问米》是葛亮最新的同名短篇小说集的第一篇,作者化身殡仪馆里的员工和摄影师马达,一次偶然认识了作为通灵师的阿让。马达作为摄影师拍摄阿让问米的过程:逝者魂魄归来附在通灵师阿让的身上,魂魄与家人对话。
在第一次法事中马达见识了阿让的通灵功能,一位未亡人带着孩子来问米,妻子埋怨丈夫生前所做的错事让自己活着过苦日子,丈夫借助阿让的口道出妻子出轨的事实,死去的丈夫和活着的妻子在马达得镜头下闹腾起来……
第二次“问米”的是一对丧子的夫妻, 儿子的亡灵向父母提出想要生前爱听的CD,还嘱咐母亲注意身体,夫妻二人在与“儿子”对话后悲伤离去,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安慰呢。
在马达与阿让的相处过程中,知道阿让原本是个戏子,爱上了大自己十四岁的同戏班的花旦,女子与班主有染,阿让写信告诉班主的妻子,班主妻子自杀,女子与班主分开。
后来女旦病逝,阿让为了让女旦的尸体长期储存在殡仪馆里,在殡仪馆长的要求下,做了通灵师的工作。在后来,殡仪馆关门,尸体被阿让带回了住处藏于房中。
三
葛亮是当今华语作家里不可多得旗手,整体而言,慈悲的质量以及节制的书写,构成他作品里最动人的质素。
他的文字极有叙事魅力,每每能逗引读者的阅读兴味;而作为一名聪慧的创作者,葛亮亦擅于在故事的结尾力求平淡收敛,是高潮以后刻意的低调。
在这本《问米》,葛亮其深具悬疑感与高潮迭起的叙事本领又得以增强,他一如既往的用他带着古典韵味的笔法,书写着世间百态。他像躲在摄像机后面的马达,窥探着人心。
但他的心终究是柔软的,他用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将读者征服,让我们忽略小说中的丑恶,铭记了善与爱。
《问米》是短篇小说集,为了不剧透,笔者只写了第一篇的评论,若想读到更多内容请点击购买此书。
葛亮(Leung Kor)。原籍南京,现居香港,任教于高校。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等。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店买到这本书
—FIN—
文丨安生
校正丨何塞
排版丨慢师傅
编辑丨Wey Lean
姑苏区观前街蔡汇河头4号 18012799005
苏州·书舍丨有院子和书的民宿
姑苏区泗井巷34号 1811812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