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她,蒋介石惧怕的女人,为什么要送他一条裙子?
日期:2018-07-08 20:03:38 作者:俺就是波叔 阅读:

她,蒋介石惧怕的女人,为什么要送他一条裙子?

  才女我们见得多了,女中豪杰也听过不少,但今天还是想聊聊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中豪杰。

  她叫何香凝,她的传奇要从她的那双大脚说起。

  小菠菜都知道,缠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陋习,“三寸金莲” 曾被奉为中国女子审美的硬性标准

  据学者考证,缠足始于北宋,直到1912年孙中山发布命令通饬全国劝禁缠足,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展开。

缠足而成的“三寸金莲” 与正常生长的双脚

  1879年出生的何香凝,是一个香港茶叶商的富家千金。想要成为一个精致优雅的千金大小姐,首先得在硬件上符合条件。于是何父便在何香凝7岁的时候决定给她缠小脚

  但这个女儿性格特别倔,白天母亲给她缠上布条,晚上她就用剪刀剪断。来回抗争几十回,最后父母办法,只能任她放飞自我。

  除了不肯缠足,她还想打破父亲禁忌——读书。

  虽然何家完全能力供她读书,但在何父观念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家里请了私塾先生,但只给儿子们教课,从不允许女儿听。

  何香凝只能背着父亲,自己买书,请哥哥们教,或托女仆问先生,想尽各种办法学习知识

  小小年纪,她就显示出一种顽强不屈的性格,日后必非池中之物。

  果然,17岁的何香凝,其聪颖机智就得到了父亲的常识,让她担任经济助手,承担起管理家庭财务工作

  可是聪明归聪明,女儿家还是要嫁人的,父母都担心她不肯缠足,又读那么多书,会嫁不出去。

年轻时的何香凝

  她的一双天足远近闻名媒人豪门公子都望而止步,18岁了都还没有婚配。

  菠菜们不要以为18岁很小,那还是清朝,女孩子一般十三四岁就已经婚配了,何香凝这样的算是大龄女青年了。

  然而,正在父母为她的婚事操碎心的时候,竟然有媒人上门提亲了。

  哪位哥们儿这么有眼光

  他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廖仲恺,报过志愿同学都知道,广州有一所大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廖仲恺比何香凝长两岁,出生于美国,是个标准的美籍华人。他父亲是个很有先见之明的人,他认为妇女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陋习,所以留下遗言,让儿子务必娶一个不缠足的妻子

  廖仲恺的想法与父亲是一样的,可是放眼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哪个不是以小脚为金字招牌

  要找到一个门当户对,又不裹小脚的,只有何家九小姐何香凝了。

  于是,19岁的何香凝和廖仲恺一同走进了婚姻殿堂

  虽然没有浪漫恋爱过程铺垫,但他们一个是温润醇厚的进步青年,一个是独立英气的灵动才女,爱情火花那是一点就着。

  何香凝与廖仲恺成婚后,没了父亲的限制,更是放飞自我。丈夫更是视她为知己,她爱读书,就到处搜罗些书籍给她。

  夫妻两人一起读书、吟诗、作画,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少不了作诗秀恩爱:

  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他们把爱巢取名为“双清楼”,两人的共同创作的诗画集也取名《双清诗画》。

  19世纪末的清政府,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作为进步青年的廖仲恺,一心寻求革命之法,力图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

  当时的日本,是众多革命者聚集的地方,所以他决定去日本留学。

  何香凝表示非常支持,她变卖自己的嫁妆,畴集资费,夫唱妇随,双双赴日。

  他们在东京结识了孙中山,以及多名革命青年。从此,她和廖仲恺便开始入坑闹革命,为民主革命赴汤蹈火

左四为宋庆龄、左五为孙中山(怀中者为廖承志)、右三为何香凝、后排左二为廖仲恺

  丈夫一心闹革命,何香凝自己也没闲着。本来攻读博物科的她,在1907年突然改学美术,跟随日本名画家田中赖璋学习绘画。那是因为,筹划起义活动需要绘制军旗、安民布告及军用票等图案,这些都是组织机密,不能请外面的人来做,何香凝决定担起这任务

  接下来的两年,夫妇俩的生了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即要完成学业,又要照顾孩子,还要服务革命工作,劳累过度的何香凝患上了严重胃病

  可就在这时,廖仲恺接到孙中山的委派,要回天津筹设机关。看着病弱的妻子和年幼两个孩子,他实在不忍心这个时候离开,但是病中的何香凝给了他最大的支持,临别她写了一首诗相赠:

  国仇未复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

  1909年何香凝只有31岁,她这种劝勉丈夫献身革命的大义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孙中山与廖仲恺

  国民政府成立后,廖仲恺出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司长。1922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扣押囚禁了廖仲恺,然后炮轰总统府。

  面对突发事件,何香凝努力冷静下来,强忍着对丈夫的牵挂,却到处打听孙中山夫妇的安危。安顿好孙中山夫妇之后,她才开始全力寻找丈夫。

  几经周折,终于在石井兵工厂见到了被囚禁了8天的廖仲恺。

  廖仲恺衣着凌乱,手、腰和脚都被铁链捆在了一张铁床上,一道道被铁链磨出的伤痕,还有被汗污浸透的衣衫

  看着丈夫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样子,一向坚强的她不禁泪水涟涟,两人心里都明白,也许这次见面,便是永别。丈夫还塞给她一封诀别信,上面写着:

  后事凭君独任劳,莫教辜负女中豪。

  既然丈夫都说她是“女中豪”,那就要有个女中豪的样子,

  她决定拼命一博,独闯军事大营找陈炯明谈判。在电影《廖仲恺》中就有这样的情节

  何香凝冒雨闯入陈炯明的会场冷冷地往椅子上一坐,当众质问陈炯明:“仲恺是杀是放,你今天一定要回答我”。见她那气势,又是一介女流,众人面前也不能拿她怎样,陈炯明当场被怼得无言以对

  凭着一身凛然正气和对丈夫的爱,她就这样逼着陈炯明把廖仲恺给放了。

  然而,长年在刀尖上走的廖仲恺,最终还是遇刺被害。那一年,何香凝47岁,带着一双儿女继续革命。

廖仲恺遇害

  本来,她是国民党妇女部部长,但在1926年,蒋介石叛变革命,搞了个中山舰事件。何香凝一怒之下,与蒋介石公开决裂,辞去国民党一切职务

  1929年,她带着自己的300多幅画作,避到国外去了。

  两年后她又回来了,为啥?

  因为九·一八事变,爱国心切的何香凝,立马踏上回国之路。大敌当前,之前与蒋介石闹的那些事都不算事了,当务之急是抗战救国。

  抗战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人上前线冲风陷阵,有人在后面提供军需,有人靠文字警醒国人,有人靠艺术激励世人……

  何香凝的抗战武器,就是绘画。她将自己多年的画作和珍藏的书画拿来义卖,组织“救济国难书画展”。

  “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国民党军队大都辙走了,唯有第十九路军违抗“不抵抗”命令,与日军死磕到底。

  眼看十九路军孤军奋战,何香凝从上海赶到南京,向蒋介石求援。谁知蒋介石却对增援之事避而不谈,何香凝被他气得饭都吃不下,眼泪直流,带着沉重的心情回了上海。

  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给蒋介石邮寄了一条裙子,并附上一首《为中日战争赠蒋介石及中国军人的女服有感而咏》诗: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帽裳,换你征衣去。

  包裹中还附寄续范亭的对联

  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顽。

  她是要借续范亭的这副对联,把蒋介石(名中正)喻为不中不正、又臭又硬的粪石。

  蒋介石收到“礼物”后,气得骂娘,但是又不敢收拾何香凝。因为那可是廖仲恺夫人,是同盟会第一批会员,是元老中的元老,她在国民党里面可是举足轻重人物

  1937年底,上海沦陷。举家迁往香港的何香凝,继续作画,呼吁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援抗战。

在香港与文化人士合影

  别的画家都喜欢优美山水风景画,何香凝作为一名女画家,在绘画题材上却比男人爷们儿,喜爱狮子老虎

  以示各族人民应如睡狮之觉醒,如猛虎雄伟

  在她的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寄托的是一颗高尚神圣的爱国之心。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何香凝投身中共,活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当中。解放后10年,她寄情诗画,成为艺界泰斗,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何香凝诗画集》。

  1997年4月18日,何香凝美术馆于深圳建成开馆,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

  1972年9月1日,何凝香在北京病逝,周恩来应其生前要求,将何香凝与其夫廖仲恺合葬与南京中山陵园。

  夫妇俩生前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约定终于实现了。

  何香凝的一生,从一开始就在违抗世俗女人设定。本应生作一朵蔷薇,却活得像猛虎一般,巾帼不让须眉。

  假若她生为男子,真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一个豪气冲天的汉子

  今日心情 激动

  女侠,走好!

  <更多故事>?

  炸飞机,枪杀司法部长,烧掉1000万现金取暖,一个想当总统的大毒枭

  这群中国女孩,自己种菜、捡垃圾,最后拿下世界冠军

  告白被拒,他竟吃了女同学,至今逍遥法外

  整整5代人,逃不开的精神疾病和自杀怪圈,被她打破了

  离婚后,她给孩子租了个假爸爸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她,蒋介石惧怕的女人,为什么要送他一条裙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