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发了一条这样的消息:
这位姑娘果然是当今的“话题女王”,大家看到有关她的话题,都炸锅了:
“不想多评价,只能感慨,这个世界果然是看脸。长的好看的撒娇你觉得人家萌,长的丑的撒娇你就会觉得人家作。”
“对个人没什么感觉,但是对那些给她投票的人的审美畸形感到可怕。”
“她就像职场里嘴甜只会拍马屁的同事。能力巨差无比,但是因为老板喜欢她,就可以升职加薪。”
“她像被爸妈安排进重点班的学渣。虽然每次考试都在进步,但是每次考的都不理想,拖班级后腿。搞笑的是班级里的人不嫌弃她,全校的人却在骂她拉低了重点班的水平。”
“喜欢杨超越,即使知道自己不足,但为了她的粉丝,仍然把缺点放在公众面前鞭笞的勇气。我们都不完美,接受她的过程中,我也学会接受不完美,但也值得被爱的自己。学会爱上不完美,但也一直在努力的自己。”
“虽然不喜欢杨超越,但是喜欢她出道。不一样的审美,不一样的偏好,没有标准答案才是最好的结局。”
如果把《创造101》的选手和节目的粉丝组成的这个群体比做职场,那么,“女团创始人”,也就是观众,无疑是这个公司里的老板。而在这个公司里,唯一的kpi,就是投票点赞数。
如果,从职场的角度看,杨超越的所有表现以及相关的讨论,都能找到一些新的解释方式。
1 杨超越为啥表现得“差”?
在《马东的职场B计划》(以下简称职场课)里,我们第一条音频,【找准心态】你把公司当什么?课程中讲到:
“有些人会把公司当作战场,有些人会把公司当成学校、游乐场、秀场或者贩卖机。对公司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你的心态、表现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而杨超越到底把《创造101》当做什么?就算没有做过测试题,我们也可以从她说过的一些话里,找到答案:
首先,作为一个女团选秀节目,大部分选手,都是为了出道而来。她们把这个节目,当作战场。
没那么有野心的,说自己想过来提升自己的唱跳实力。她们把这个节目,当成学校。
而杨超越呢?她来到这个舞台,是因为2000块钱。
第一集里,罗志祥问她:“你来这里的机遇是什么?”
她结结巴巴地回答说:“就是,那个,有个通告,2000块钱,然后,还管饭吃,我就去了。“
对于其他练习生,是战场、学校的舞台,对她来说,更像是贩卖机。
将公司当成自动贩卖机的人,注重的是付出与回报均等。“投几块钱,就出几块钱的东西”。
知道了她对节目的定位之后,也就不难理解,她会说出这种话——参加了节目,能获得报酬;就算淘汰了,至少还能得个鼓励奖什么的嘛。
毕竟,她一开始的预期,可能就是只是2000块钱而已。她的实力与努力程度,恐怕也只能值2000块。只不过,谁能想到她以某种诡异的方式突然火了呢?
当然,无论把公司或舞台定位成战场也好、学校也好、贩卖机也好,都没有高下之分。只不过,但她对舞台的定位与大家都不一样时,她的问题与痛苦及出现了:
这就好像她对着街角的自动贩卖机投入了3块钱,想要买一罐可乐。结果,出货口吐出来一把冲锋枪,贩卖机屏幕上的大字还写着:参军光荣。
:好奇自己眼里职场到底是什么的人,可以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定位”,进入测试。
2 杨超越凭什么“火”?
在第9期《职场课》中,我们提到:
“在职场中的员工提供的价值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价值,一种是情绪价值。
开会的时候,一个人走进来讲个笑话,逗得大家都很开心。这,是情绪价值。
咱们团队本来要死了,这家伙一来,三下五除二把团队救活了。这,是生存价值。”
我们可以这样类比:在节目中,偶像的唱跳实力、综合才艺是生存价值;而能给粉丝带来怎样的观感,能否得到大家的偏爱,就是一个偶像给粉丝提供的情绪价值。
有些女孩天赋异禀,一出现就是人群焦点,别人家的孩子,例如孟美岐。剩下大部分女孩资质平平,经过系统性的训练,也可以达到出道标准。
而杨超越不一样。
对此不需要说太多,只要你搜一搜“杨超越 清唱”,看一看那段视频,应该能理解“别人唱歌要钱,她唱歌要命”是什么意思。
用粉丝的话来说:
“虽然喜欢美岐,喜欢宣仪,但她们像是离自己很远很远的公主,是触不到的月光。“
”但当我看到那个女孩哭得手足无措,恐惧崩溃,我能感同身受。至于她出身如何,实力和才华如何,又是否符合第一女团的标准,对于电视机前的我,重要吗?“
以上这段话,当时被网友们diss得很惨。而对于支持她的粉丝来说,这无疑是一剂最猛烈的鸡血。
所有的偶像在感谢粉丝的时候,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没有粉丝,就没有我的今天。”
而对于杨超越,粉丝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她的衣食父母。
换句话来说,喜欢杨超越的粉丝,或多或少,都有一颗“妈心”。
妈妈对于自己孩子的爱是什么样的?我想她们绝对不会因为你唱歌难听,跳舞难看,而放弃你。
可以说,喜欢杨超越的这群人,是从她这里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无从发泄的保护欲,或者从她身上找到了一部分自我的影子。
这,就是杨超越提供给粉丝们的情绪价值。
3 杨超越的未来在哪里?
为期三个月的节目里,杨超越的粉丝为她花钱,看她成长,送她出道。
无疑,在这个节目里,杨超越之所以能出道,是遇到了一群能发现“璞玉”的贵人。这些贵人把她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她也必须背负着这些期待,就算磕磕绊绊,也要不停走下去。
韩国原版节目的女导师(对标黄子韬那个位置)BoA,说过一句话:
“人气像泡沫,而实力则是生成泡沫的水。没了水,泡沫总有一天会消散。”
在《职场课》第9期里,马东老师也说过这样一段话:
“职场上,大家是来工作的,最重要的,是要创造共同的存在价值。“
杨超越一路以来,碰见了无数的“贵人”:她的队友、整个节目组、全部的粉丝。没有这些人,她依旧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而不是站在舆论与演艺圈的风口浪尖。这个来自江苏的姑娘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扭转,在流量为王的当下,她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必为金钱发愁了。
只不过,目前来看只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她究竟能走多远?毕竟,无论对于职场,还是娱乐圈,生存价值依然相当重要。
那么,在未来的道路上,她会努力提升自己身为艺人的业务水平,寻找生存价值,还是在粉丝与流量的热潮退却后,依然有能力保留自己的情绪价值?刚满20岁的杨超越恐怕不得不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而我们期待她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