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新世相 的第 634 篇文章
一
吃了两周减肥餐,胖了 4 斤。
问她怎么回事儿,她说:
“定了减肥食谱,晚上是不吃任何淀粉的。
结果每到晚上 8 点脑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就开始和自己说,吃一点点应该没事儿,问题不大……”
结果每晚她都啃个面包,然后就这样了。
“应该没事儿”或者“问题不大”,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以一种侥幸的态度面对生活:总觉得小问题没关系,大问题不会发生。
就像赛赛说的:
“现在算是明白李宇春那句话了:老给自己留后路,总有一天会坚持不下去。”
二
当然,怀有侥幸心理是很正常的事,毕竟每个人都尝过蒙混过关的甜头。
意思是说当事情还没盖棺定论时,我们更容易相信自己会是幸运的那一个。
一开始还是很认真的,会一页一页排查。一本书动辄十几万字,得花上半个月。
到了第三个月,他开始有点懈怠,只顾的上前 70%,后面的就粗略的扫一眼;
到了第六个月,他已经“升级”到找出前几章的错字,然后就直接交上去。
但在这期间,组长一直没察觉。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被主编叫到办公室,把稿件摔到了他面前,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十个错别字,都是他没查出来的。
而这些,还仅仅是查到第二章而已。
那是一份重要的书稿,主编亲自审核。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这么丢的。
职场不是学校,没有老师时刻盯着。一些小偷懒、小粗心,不会马上有惩罚。
但如果你在侥幸的路上越走越远,总有一天会迎来现实的重击。
三
而那些从没抱过侥幸心理的人,正在一点一点用笨功夫,把事做成。
同事 Cassie 就是典型:每一次的采访类选题,她都会准备好两三万字的采访素材。
——两三万字的素材最后只能浓缩到 1000 字左右。其中大多数还会被判定为“根本没用”。
但她从来不觉得这个过程是浪费。到了下一次采访题,继续还是两三万字。
有一次我们做北漂十年的题目,前一天晚上做完了对 4 个女孩的采访。赛赛觉得差不多了,Cassie 一晚上硬是又找出了 2 个人来。
——“所以要做好万全准备,掌握所有资料,不能等着稿子自己把自己写出来”。
两年下来,现在 Cassie 已经是编辑部里最能独当一面的记者了,曾经幻想靠拼才华就能吃饭的赛赛也在偷偷向她学习。
职场只相信把事做成的人。
四
一个做考研培训的朋友说,很多想在考研前休息一年的年轻人,最后大多休息了四五年。
在不抱侥幸的人眼里,“感觉自己有选择“是很危险的。
所以,有时为了逼自己走更远,不抱侥幸的人甚至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把船烧了”是一个凯撒大帝带兵的典故,和项羽破釜沉舟差不多。
第二天我得知,这条朋友圈,她还@了组里的所有人。
大晚上的说这样的狠话,是西西为了动员全组人加入一个新项目。
在她的眼里,不给自己留后路,才能把一条路走到底。
五
这是一次特殊的高考誓师大会:节目组到了上海崇明中学,让所有的高三学生在操场上排成一排。
节目组准备了六个问题。每回答一个“是”,就可以往前走 6 步,来到新一条起跑线。
一开始,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的。接着提问开始了:
这第一个问题,已经拉开 50% 和另 50% 的差距;
第三个问题是,父母是否为你培养了一门特长,而且现在还保持着一定水准?
第四个问题是,你是否有过一次出国经历?
第五个问题是,父母是否承诺过要送你出国留学?
差距不断被拉开。六个问题问完,曾经一起上课的同学被拉开了六个梯队。
站在第一排的望了望,意识到自己因为因为父母的努力,占据了多少优势;
而在最后一排的同学,清清楚楚看到了自己的起跑线和其他人,离得有多远。
现在正式要起跑了。一声令下,所有人开始冲向体育馆。
从来没有同一起跑线这件事。但当看到有这么多人站在自己前面,发令枪响后,后排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向前冲。
人生的长跑里,总有人生下来就领先你太多。
也许会面临失败,挫折,打击。但因为热爱,也因为无路可退,我们前进的决心会更坚定。
就像这次华帝厨电和亨利合作的微电影一样。电影里亨利用传奇的职业生涯点燃着人们的足球梦想,这份梦想同样属于每一个普通人,属于每一个领域和行业,属于#最燃的我们#。
去做拼的那个人。
晚祷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