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5-6
做主的工有两个一定:
一定会有拦阻,一定拦阻不住。
理论或许都懂,但现实是在敌人的阻拦下,圣殿真的停工了。而且,一晃就是十年过去了,估计杂草都比当年立的根基高了,可圣殿还是“烂尾”在那里,听不到丝毫跟复工有关的消息。看来,这次敌人的诡计真的得逞了。
不过,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再说了,在巴比伦寄居的日子里,没有圣殿不也是照样过吗?胳膊拧不过大腿,识时务者为俊杰,也许领袖们对百姓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咱们要顺服。
明明是胆怯、是懒惰,竟然美其名曰为顺服,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可是,笑过之后,不觉得这话耳熟吗?也许,你我就刚刚说过。
就在大家心灰意冷,彻底绝望之时,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起来传达神的话,鼓励他们起来建造圣殿。
人都有灰心的时候,领袖也不例外。同样,人都需要鼓励,领袖更不例外。听了先知的话,所罗巴伯和耶书亚瞬间有了力量。在他们的带领下,大家万众一心,圣殿的工程重新启动了。当然,另外先知也没有光说不干,而是亲身参与到了建造的工作中。
复工固然可喜,但千万不要忘记,敌对的势力仍在,皇帝的禁令也未撤销,随时都有被叫停的可能。
果然,开工不久河西的总督就来兴师问罪,并且记下了领工者的名字。这么做,往往是要枪打出头鸟,或者是为秋后算账做准备。这说明,领袖不好当,除了要出钱出力,还要随时准备担责任,受处分。但犹大的长老们面无惧色,个个自报家门,直面挑战。跟十年前比,实在有了太多的长进。
得到回复后,总督和他的人就离开了。他竟然没有下令暂时停工,简直是太令人惊讶了!
是他忘了吗?当然不是!可供解释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耶和华眷顾他们。
跟上次一样,总督将犹大人建殿的事上奏给国王。不过,这次的内容更客观真实,也包含了动工建殿的来龙去脉。
在国家的典籍库中,大利乌王找到了居鲁士当年命人建造圣殿的诏书,于是,他不仅降旨禁止一切拦阻建造圣殿的行为,而且还命河西总督为犹大人建殿提供经费和物资。
曾经,他们视今日的行动为冒险,是在拿命开玩笑,因此踌躇不前。直到听见先知的劝勉,才个个刚强壮胆,重建圣殿。所罗巴伯他们犹如当年过约旦河的祭司,只有勇敢的迈出脚步,才能经历河水停住的神迹。原来,时光虽过去了千年,但神子民走的路却从未改变。这路,依然是那条古老的信心之路。
看到大利乌的诏书时,所罗巴伯一定会对哈该和撒迦利亚说:“谢谢你们,是你们鼓舞了我。”
“不,不是我们,是神的话鼓舞了你。”哈该和撒迦利亚急忙摆手说,“我们只不过是神话语的传达者,跟你一样,我们也需要鼓励。”
不仅拦阻没了,还有公款赞助,圣殿的建成就只剩下了时间问题。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当年他们拒绝了撒玛利亚人的合作,现在却笑纳国王的拨款。原因是二者性质不同:撒玛利亚人不怀好意,大利乌则只是公事公办。对犹大的领袖们来说,除了要有面对挑战的勇气,也要有分辨时事的智慧。
公元前516年,也就是距离所罗门圣殿被毁七十年之后,新的圣殿正式完工了。就此,先知耶利米的预言完全应验。前不久,美国将驻以色列的大使馆迁到耶路撒冷,其选择的时间距以色列复国也刚好是七十年。是故意还是巧合?答案仍然只有一个:神的眼目看顾祂自己的百姓。
圣殿落成后,祭司献祭,百姓守节,人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纵然处境仍旧艰难,但他们却不再是灰心和沮丧,乃是充满盼望,奋勇向前。
守逾越节之时,他们心里一定会对神说:谢谢你,是你鼓舞了我!
【5月23日读经任务:拉7-10;诗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