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工会的刘主席可算是企业的风云人物,人家养了三个儿子,个个有出息。老大美国名校博士毕业后留美生活、老二北大计算机硕士毕业留京工作,就是老儿子也是复旦的副教授,谁不羡慕人家会教育孩子啊!
刘主席退休后,就经常被妇联、工会、还有一些社会上的家长学校请去讲如何教子,原本口才极好的刘主席更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刘主席和老伴退休工资不低,刘主席时常去办教子的讲座,老伴没事上老年大学上声乐课,每年老两口还出国旅游已经去了许多国家。丰富而又多彩的退休生活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十多年,刘主席和老伴都年过七旬了。
刘主席是个爱干净的人,夏天更是天天要冲凉的,结果不小心在浴室滑倒了,老伴打了120又求老街坊把他送到了医院,刘主席刚被医生安排进病房,老伴也犯心脏病倒下了,好在刘主席平时人脉关系很好,夫妻两被安排进了同一病房,分属两个不同的科室负责。
远在美国的大儿子指望不上,北京的老二和上海的老三很快就回到了家乡,呆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两个儿子就坐不住了,都有自己放不下的工作,家里还有老婆孩子一大摊子的事,两个儿子表示,让爹妈雇人,他们负责掏钱!
原以为有钱就不愁有侍候,等真到请保姆的时候,刘主席发现才现在的保姆是供方市场,在他们这座三线小县城里,当一个中学老师也就是四五千块,而保姆的开价就是四千起,照顾身体不便的老人就要加价,如果照顾二个老人,如果只雇一个人,没人愿意干,如果雇二个保姆就要九千块,还要管吃管住。
刘老是有家底的,钱自然不是问题,但雇来的保姆,服务的质量和所付的薪酬实在不匹配,让这个最不挑剔的老两口在一个月内就换了三拨,最后保姆公司都不接刘老的电话了。
三个儿子能给刘主席两口子支持就是“钱”,而刘老最不差的就是“钱”!
当年,刘老在讲台上告诉大家:养儿子不是用来防老,养儿防老是一种怎么的旧思想。自己就是为了国家、社会培养人才,只要他们好,自己就好!
自己老了绝对不会拖累儿女,最不济自己和老伴有钱,住高级的养老院。
他讲课的教案中是这样写道:养孩子是 为了参与一个生命中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了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他同行一段———
可生活不是诗,现在刘老也只能考虑进养老院了,可一打听,如果现在排队,至少要三年后才有希望,并且只能是到那时候再等通知。住在病房的老两口,人生第一次感觉那么无助,刘主席的老伴晚上在病床上,默默地流泪。
事到如今,刘主席承认自己在没有倒下之前,把养老这件事,想像得太理想化了。现在刘老最盼望的就是儿子们的电话,那怕只是听听儿子的声音。
他从心里希望儿子能说出接他们老两口过去住的话,那怕是自己出钱租个离儿子近一点的地方,在绝望后,刘老试探着和儿子说“能不能接你妈,去你家呆几天”的想法,就被儿子用“我妈走了,你一个人怎么办?!”、“我家孩子正准备考试,家里太乱,我妈去了休息不好”等理由给断然拒绝了。
我们去看医院探望刘主席的时候,刘主席情真意切地告诫我们:养老要早做准备,别向他学,别抱任何侥幸心理,未来的养老,只能靠我们自己!所以在你还认为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要为自己的养老做充分的经济及心理准备。
刘主席说:人啊,都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
刘主席的话,我们都消化、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