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永远站在科学、地球和你的这一边
日期:2018-05-10 20:32:43 作者:陈一日 阅读:

我永远站在科学、地球和你的这一边

  你相信科学

  苹果掉落是地心引力作用

  彩虹太阳经过水滴的折射现象

  你相信事实

  黑即是黑 白即是白

  在阈值之内 总有问题答案

  那也请你务必相信

  我有三个原则绝对不会改变

  那就是——

  ♪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热爱未知,比如宇宙和清晨 」

  © MoriningRocks

  撰稿人:星玫

  偶然在某个清晨,发现了一颗星球

  MorningRocks是一本小众的,安静的,展示未知的线上杂志,这里只有一个撰稿人,那就是星玫。她的本职是互联网产品设计师同时热爱宇宙、科幻以及神秘事物,绝对的理性,又充分感性

  她像来自B612的小王子,在星球与星球间四处旅行,有过许多冒险,也遇见了更多有趣的事。而我们则是那个飞机出现故障飞行员,困在荒芜沙漠中心,听她缓缓道来外面的世界。这里的外面,不局限于沙漠之外,而是更广阔遥远的星球以外。我们将其称之为宇宙。

  在地球之外的许多地方,曾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还能被看到。那些过去的你还存在,他们正在以光速旅行,自由辽阔散漫地穿梭在整个宇宙里。

  人类公式都太依赖时间t了,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把自己禁锢为一种死板的三维生物

  我们看到的星空其实是三维宇宙在二维天幕上的投影,而那些我们认为最广阔浩瀚的东西,在四维空间中看不过是一眼可得、无限重复平凡存在而已。

  oneday:  

  如果你一味觉得科学浪漫,那你就错了。

  天文学把我们解释为在冷漠的宇宙中漂浮的无关紧要的宇宙尘埃,生物学家认为所有生物都是基因们的寄主和拷贝。无论如何,我们在科学的领域里,都是非常无用又渺小的存在。

  但如果你一味觉得科学冷酷,那你也错了。

  科学定义我们,为我们划出分界线,却又给予我们小小开口,让我们透过一个点去发散出无限的思维,让光从缝隙洒进来。它始终仁慈,引领着我们。

  /

  宇宙中绝大多数恒星都是承双存在

  如果有外星人通过红外图谱观察太阳系

  木星看起来也完全就像是一颗恒星

  只是没有真正发出光亮

  它只差一点质量能量就能变成一颗恒星

  (或许还要加上一句奇妙的咒语)

  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故事

  我们可以呼吸空气毫不费力地在大气中行进,但对昆虫来说,空气是一种厚重浓密的流体——我们以为一只虫子在飞,或许实际上,它却觉得自己在用力游泳。

  真希望你也了解海森堡不确定性和量子引力,明白未来不完全由过去发生的事决定。如若这样,你就不会再妄图探听自己的命运,以及关注水星运行方向

  oneday:  

  宇宙有太多未知了,而人类总对未知的东西充满幻想

  一个宇宙存在着无数种幻想,而人类又片面选择其中的几种来相信,有时候偏偏倒霉地选中了不切实际的那几种。

  你相信水星逆行,那你更应该相信未来的自己,那个未来可不会脆弱到因为一次量子引力而崩溃。

  /

  如何理解π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呢

  你的手机号和所有朋友生日都在其中某处

  如果把数字转为字母你能得到所有单词

  从牙牙学语的第一个音到喜欢的人的名字

  你一生的故事,死后未来的故事

  宇宙中所有无限的可能

  都在这串永不休止的数字中

  你说最喜欢下雨天,我好想带你回到40亿年前的冥古宙,那时还没有海,我们一起在将持续百万年的大雨中狂奔。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密切。我们手牵手感受到的触觉,不过是彼此皮肤上原子间的斥力罢了。

  当海洋的鱼走上陆地,它就不再是鱼了;当人类走向太空而无法回头时,他也就不再是人了。

  oneday:  

  如果我们手牵手不断旋转,旋转,旋转,排除一切因素,我们就可以穿越时间,回到相遇的奇点。大爆炸倒序播放成一个点,我们之间,仍有无限奇迹和可能。

  我甚至可以带你回到任何一个你想追溯回去的过往,在无人的旷野,不需要呼吸的空间里,淋一场痛痛快快的大雨。

  /

  「米」是个重要基础单位

  我们用它来标注世界,甚至整个宇宙。

  历史上来的定义一直在变化

  直到人们实验发现真空中的光速总是一样快,

  才最终规定「米」的长度是:

  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

  是光速定义了米,顺便衡量了你的身高

  当你看向地球仪时,其实只是在看一张历史快照。欧洲和北美洲时刻在以接近你指甲生长速度相互远离,五千万年澳大利亚会与东南亚相撞。

  仙女座星系几乎是人类能肉眼观测的最远深空天体——你望向它一眼,看到的是250万年以前,人类的南方古猿祖先穿过非洲大草原时出发的光。

  oneday:  

  每个地球仪看似都为我们展示了同一个生存的星球,但其实正如哲学家所说的那般,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也随时在进行板块运动。漂浮的构造板块移动速度大约是每年4厘米,听起来很放心,这不过和指甲生长的速度一样。但你可别忘了,指甲总是需要修剪才能影响正常生活,那么地球呢?你可没有办法去修剪板块运动呢。

  /

  你有没有想过火到底是什么?

  火并不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甚至不是稳态而是一种化学反应。有火,才有人类文明

  可以把高温火焰理解为等离子体(第四种物质形态),我们看到的火光则是空气中处于激发态的原子退回到基态时释放出的光子。

  是不是读完还没理解?

  嗯,火就是这么玄幻。

  「为什么喜欢宇宙?」

  我想答案太简单了。我的一切烦恼和宇宙相比,连尘埃都不如。我可以顺利地把烦恼揉成团投进宇宙,一定百发百中

  就像星玫说的:当遇到一切人生观解决不了的事情时,交给宇宙观就好办多了。

  人生海海,让我们一起走过吧 :-)

  十四行诗19.0开启

  本期主题 #  后来 #

  大家期待已久的十四行诗终于再次开始啦!

  灵感来源于最近很火的电影《后来的我们》。

  “后来的我们依然走着,只是不再并肩了

  朝各自的人生,追寻了。”

  每个相互陪伴过的人都教会彼此爱与成长

  很久以前,多年以后,可讲的故事有多长?

  明明想向你夸耀城南的云朵、今夜的月光

  一出口却是早先说定的朝朝暮暮

  ……

  欢迎评论区留言2句  一起写十四行诗啊

  /

  文字 | 星玫&陈一日

  编辑&手写 | 陈一日

  生活撒下的糖果 |

  期待与你相遇

  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诗歌投稿邮箱  poemsforyou@sina.com

  写  诗   |    练  字   |    讲  故  事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永远站在科学、地球和你的这一边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