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from温暖-第588篇原创
每早六点
遇见每一个 向阳而生的你
友们,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月。你年初时,给自己定好的读书计划,现在有没有开始执行,是已经开始饱读诗书,还是一本也没开始看?
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从现在开始,永远都不晚。这个月初,依旧分享1月份的书单。
作者简析:萧伯纳是1925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本《圣女贞德》是他在将就70岁时写的,可以说无论是思想境界,还是文字功底都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
因为这是一本剧作,以历史题材写的,又是外国战争历史,所以看上去稍微有些难度。
但是之所以要看,是因为读书要博观约取,所有知识都应该先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而且这是一本名著,虽然年代非常久远,但完全可以看看文学大师,是从什么角度和重点来写小说的。
值得一提的是《圣女贞德》是萧伯纳创作的唯一一部悲剧,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的法国女青年爱国者,也是一名女英雄,她的地位,不亚于中国历史上的武则天。
在萧伯纳的笔下,贞德既有谋略,聪明,勇敢,又不失一个少女的天真,鲁莽,固执,是个有鲜明个性,有血有肉的人物。
这本书,建议大家空了可以看看,个人认为,不用细读。因为整整两本书,我看得非常勉强。
不是写的不够好,而是我们不够了解外国的历史,真的很难深入的了解其作品的内涵,重点在与这本书具有个体的民族主义,
这就跟《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首,可是在外国人看来,根本无法了解其精华之处,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本 《城堡》 作者:卡夫卡(奥地利) 世界名著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去年我就买了卡夫卡的小说,可是当时觉得看得不太懂,
今年我又看了卡夫卡的作品,突然明白,原来他的文风就是如此,带点神秘,带点诡异,他想要表达的内容,从来不会直抒胸臆,让你似懂非懂,
看他的小说,很有意思,同是也很费脑。
因为所有细节都需要读者自己去推敲,如果你对整部小说没有一个框架式的概念,那么你很可能看完了整部小说,还不知道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概述内容:城堡是卡夫卡晚年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并且还没有写完。主人公K应聘到了一个城堡当土地测量员,
为了进入城堡,他费尽心思,筋疲力尽,大费周章他勾引了城堡官员的情妇做为自己的情人,
为了联系到城堡里的官员,他极力讨好城堡的送信员,可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进入城堡,
其实城堡这本书,特别的抽象,看似揭露官员的腐败权威,可本质上城堡就是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本书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本身有种虚无缥缈,朦朦胧胧,让你不太抓得住故事脉络。
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卡夫卡写城堡,是为了揭露自己对于没有实现的理想的不满意,也间接揭露了他在现实生活里看不到出路和希望。
卡夫卡几乎所有的小说,思维超级跳跃,不连贯,甚至情节也是支离破碎,他真的是作家中的异类,
刚开始我不太能接受他的小说,可是隔了一年再来看,对他有了新的认识,甚至非常有兴致的在研究他的小说。
其实卡夫卡的小说,真的值得一读。也许刚开始你不太喜欢,可是一旦你感受到了作品的精髓,就会爱上卡夫卡。
但是卡夫卡在小说里表达的心态,不建议读者借鉴。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也许我们一辈子可能也无法进入“城堡”,可是依然可以充满感恩,喜悦,和爱,面对这个现实又美好的世界。
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
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卡夫卡 《城堡》
这是一本关于爱情的小说,它写成以后几乎让歌德一夜成名。小说主要以书信体写成。
大意为:维特因为偶尔的机会,爱上了美丽的姑娘绿蒂,但绿蒂却早已成为其他人的未婚妻,维特非常烦恼,因为他实在对这个姑娘太心动了,甚至为了她,还想过要自杀。
不得不提的是,这是一本感情十分真实,充沛,自然的爱情小说。而且1744年出现在法国的第一本译本,我的偶像拿破仑将军,居然读了7遍。
据说这本小说,是歌德24岁时写的,虽然后来歌德在晚年写下了著名的《浮士德》,甚至不太想提少年维特这本书,
毕竟这本书所写的关于小情小爱,跟大作家拥有大格局,大胸襟,有点格格不入。
可是越是个纯真质朴的感情,才越是最好的作品。之前跟大家提起过,《浮士德》我是真心看不懂。
但是这本少年维特的书,我觉得写的非常棒,把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模样,心态,细节,描写的出神入化,
即便过了几十年,大家依旧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作者所描写的爱上一个人的真正感觉。
其实读初中那会儿,语文老师都在推荐这本书,准确说,这是一本青少年看的读物,当时一直没看,如今再翻阅,
虽然年龄不一样,心态不一样,思维不一样了,可是依旧能感受到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第四本 《青花瓷》 方文山(台湾) 散文一提到作词人方文山,大家都会联想到他的最佳搭档周杰伦。七里香,双节棍,东风破等。
其实方文山作的词真的好美,带着浓郁的中国风,而且周杰伦唱得是流行歌曲,两者一结合堪称完美。
尤其是那一句,深得人心: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青花瓷》这本书,主要是方文山写的散文,记述他关于作曲的一些心得体会,特别推荐大家看看。
方文山是个很有才华,也很谦逊的一个人,他在书里,总是提到自己是幸运的,可是我却觉得,他身上除了有大家看得见的才华,还有大家看不见的努力。
他之所以能把这些词语用的如此游刃有余,而且意境营造的如此优美,不得不说他背的唐诗宋词也是很多人不能及的。
举几个例子吧,《东风破》歌词:酒暖回忆瘦,借鉴了《李清照》如梦令的那句:应是绿肥红瘦。 在《菊花台》歌词: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其实是借鉴了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再比如《菊花台》歌词:莫愁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借鉴了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也许没看这本书之前,你觉得方文山简直就是天才,对于作词的把握简直是信手拈来,可是当你看了这本书,你会觉得方文山却是是个天才,只是比普通人还要努力的天才。 第五本 《让梦想生息》 吴淡如(台湾) 散文第六本 《迟子建散文》 迟子建 散文
最后两本,就不写啦,不是作者的书不好,而是想偷懒,感觉今天写了太多字,有点小累。最后送给大家一名人读书事迹摘录:
鲁迅读书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
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写于2018.2.9
推荐阅读:
李思圆的|一月书单
- END -
作者:李思圆,微信公众号: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新浪微博:@饮水-思圆。专栏作者,写安静从容,有温度,有力量的原创暖文。新书《生活需要仪式感》已温暖上市,各大书店,网站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