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根据豆瓣评分&销售量进行整理排行。
读完此书单不一定能为你带来直接的利益转换,但必定能升级并重组你对整体世界人文的深度认知。
文/ 小巫
01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著
销量:1000万+
豆瓣评分:9.2
简介:
作为现象级网络连载作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
历史书只给了我们点,而本书把点连成了线,而线跟线再相连,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流动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事实的真相和人物的本性都远没有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难得的是,作者跳出枯燥的历史框架,不仅讲历史,讲欲望,还讲人性。
02
《看见》
柴静 著
销量:300万+
豆瓣评分:8.8
简介:
这本书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
推荐理由: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无法看见同一个世界。
她为大家记录下,那些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
03
《极简欧洲史》
约翰•赫斯特 著
销量:200万+
豆瓣评分:8.3
简介:
“欧洲,为什么老是抢第一?”澳大利亚知名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在本书中的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为我们梳理出欧洲文明所以能改变全世界的各种特质。
推荐理由:
本书最强的地方在于,通过逻辑来推动整本书的结构。作者以清晰、幽默、发人深省的笔调,杂以活泼的插图,叙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文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冲击与巨大贡献。
04
《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著
销量:150万+
豆瓣评分:9.1
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关于人类历史和未来趋势,但是,它没有拘泥于具体的国家、文明,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人类整体。
分析人类是如何从普通的动物走向生物链的顶端,而后又要走向何处,这才是作者所真正关注的问题。
推荐理由:
跟着作者连环的哲思段子,外加冷不防的高级黑,势必颠覆你三观,打破你的常规认知。
自2012年本书首次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广受世界各地书迷推崇。
05
《民主的细节》
刘瑜 著
销量:150万+
豆瓣评分:8.6
简介:
作者将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进行结集整理,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推荐理由:
刘瑜笔下的民主,不再是教科书里复杂的句式,而是老少咸宜的八卦贴。从美国公民的投票、言论、文艺创作到生存、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等,都与民主息息相关。
06
《失控》
凯文•凯利 著
销量:70万+
豆瓣评分:8.7
简介:
这本书成书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在2010年才被引进到中国。在20多年前,作者成功预测了今天正在兴起或者大热的概念——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
推荐理由:
《长尾理论》的作者评价说,“这可能是90年代最重要的一本书”。这本书确实在全球畅销,影响力巨大。在引进中国时,作者描述的很多事情已经成为现实,但是书中隐藏着的我们尚未窥破的预言,值得我们反复挖掘。
07
《世界是平的》
托马斯•L•弗里德曼 著
销量:50万+
豆瓣评分: 7.7
简介:
科技的汇集与传播使得印度、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商品和服务产品供给链上的一员。全球化的概念,是本书围绕的主旨观点,带你窥探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种种现象及规律。
推荐理由:
书籍部分内容放现在或许有些过时,但又是一本不可不推荐的扫盲书。
08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著
销量:20万+
豆瓣评分:8.6
简介:
本书是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
推荐理由:
此书的精粹之处并不在于指出媒体(特别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辩证指出这种娱乐性(无处不在的)对现实世界的建构作用。
09
《论中国》
亨利·基辛格 著
销量:50万+
豆瓣评分:8.6
简介:
本书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以亲历者的身份,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
推荐理由:
通读完全书,首先讶异这竟是出自一本外国人笔下的中国政治文化论述。而作者真正想表达不是他有多懂中国,而是老狐狸地思考起,该如何避免与崛起的中国产生矛盾。
10
《寻路中国》
彼得·海斯勒 著
销量:70万+
豆瓣评分:9.0
简介:
此书是作者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但不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作者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才能真正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
推荐理由:
一个自驾环游世界的人,用他独特迷人的视角加上不带戾气的描述方式。
传递出,世界并非只似这般一尺见方,人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与期望非常努力地生活,而这才是世界真实的样子。
#近期热门好文导读#
▼
- END -
关注口袋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