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是一本由[德] 赫尔曼·黑塞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鸢尾花》读后感(一):童话的内容,并不都是温馨和快乐
童话寓言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作品,篇幅不长,但寓意非常深刻。言简意赅的文字,轻松畅快的表达,猝不及防的反转,明目张胆的讽刺,警醒世人的哲理。很多从古老的民间故事、谚语甚至是野史中流传下来的内容都富含深意,人们很轻易的就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残酷和现实。
德国作家、诗人作家赫尔曼·黑塞著作的《鸢尾花》是一部成人短篇童话寓言故事集,共计包含《矮人》《鸢尾花》《周幽王》等18个短篇故事。
人们在一厢情愿的问题上总是非常热衷,总认为自己能够把控住一切,殊不知自己最多只能决定自己的行为,根本无法干涉他人的决定,甚至于有些人都无法掌控自己的行为。
《矮人》中的矮人费利波在毒死了玛格丽特的未婚夫的同时,也毒死了自己。可以说他利用自己的死造成了未婚夫的死。他是为了给鹦鹉和小狗报仇吗?还是为了不让玛格丽特落入这种狂暴之人的手中?还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种感受?
《鸢尾花》中安塞尔姆在鸢尾花的陪伴下从小慢慢长大,等他脱离这种氛围进入社会世俗之后,种种的不安时刻困扰着他,他逐渐的迷失了自己。虽然他在伊丽丝的建议和提醒下,重新去世间寻找自我,但直到伊丽丝去世之前都没有得到想要的人生。他放弃了一切,离开了城市,消失了,但他仍然喜欢蓝色的鸢尾花。在梦中,他似乎寻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
《周幽王》从赫尔曼·黑塞的视角看去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描绘的故事带来的感受。
赫尔曼·黑塞善于塑造社会底层的人物,或许是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洞彻的相当彻底。虽然这种人谨小慎微,但世事无常,小人物更能体现出人生或者人性的一种态度。世事难料,更何况,有问题的人并不只有自己,还有身边的人,还有那种更加善于隐藏,更加狡猾的人。
童话本身的表达方式,一直以来都非常的友好和富有感染力,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体验感也是相当的好。通过夸张、幻想构思出的情节,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时体会到故事的精彩和社会现实的黑暗,存在感极强。
童话的内容,并不都是温馨和快乐,也有一些悲伤和痛苦。
赫尔曼·黑塞作品中塑造的人们,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对这个社会的了解和深刻理解,唯有如此,他才会把人性的黑暗和社会的潜规则描绘的栩栩如生。在利益的驱使下,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各种套路都一直存在,套路别人或者被别人套路,都在转念之间。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枉费心机,有苦难言。
《鸢尾花》读后感(二):一场梦,一场雨,祈愿一份情真意切的自我认知之旅……
他是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 他拥有德、法、英和瑞士四国血统; 他赋有自由独立开放的思想; 他热爱自然,怀有返璞归真的心态; 他便是《鸢尾花》的作者黑塞。 黑塞善用象征主义探索内心视像,他的作品颇具心理深度,情节细腻优美。他的童话浪漫而深刻,充满了神秘主义的幻想色彩,他的字字句句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作者黑塞
其实,熟知黑塞并非因为这部《鸢尾花》,而是因为他的另一部著作《悉达多》。时至今日我都记得黑塞在《悉达多》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你内心有一种宁静,有一个避难所,你随时都可以躲进去,获得回家的感觉。” 是啊,阅读黑塞的文字就仿佛踏上了一个治愈的旅程,在这本《鸢尾花》中再一次被作者黑塞先生对于细节的处理刻画以及人文情怀的凸显所折服。
书封设计
黑塞描绘的童话世界浪漫而深刻,充满了神秘主义的幻想色彩。在他的描绘勾勒下我们看到了《凡尔杜》中性格各异的人物交织出一个弱小小国家的奇妙命运;见证了《诗人》中韩复为了研习诗艺而背井离乡的苦闷;领略了《鸢尾花》中安塞尔姆用尽一生都在追寻那生命最初的甜香…… 每一个小章节的文字虽然质朴但是却直抵人们内心深处,他的才情,他的善意,他的温暖,他作品与生俱来独特的气势和洞察力,他令人肃然起敬的高尚品质,不由得让人为他拍手称颂。
黑塞
细数童话的内容,我们也品出了一份特别。鸢尾花的花语象征着自由和光明。而鸢尾花(Iris)在希腊语语中被称为“彩虹”,Iris也俗称为“爱丽丝”,而爱丽丝在希腊神话中则是彩虹女神的意思。所以说借由鸢尾花的话语,作者暗喻了安塞尔姆的一生,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无论各种境地下其实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成为自己,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像公安塞尔姆那样拥有魄力,用尽一生为的就是去寻找生命最初的那份美好。
鸢尾花
故事的最后,《鸢尾花》中的相爱的男女也未能如愿以偿的走在一起,或许这份不完美也是一份不一样的契机和惊喜。天底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的,我们的人生从来不会事事顺遂,事事如意啊。毕竟,生活的本质就是一波三折…… 即使生活艰难,都希望无论何时我们的内心深处依旧怀揣着对美好无限的渴望。黑塞的童话是“最意味深长的童话”,每一篇都值得悉心品读……
《鸢尾花》读后感(三):赫尔曼黑塞《鸢尾花》: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在故事里可以不用长大
文|顾子鱼
01.
鸢尾花,是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伊里丝的名字,传说中彩虹可以把一个人的思念带到另一个世界里的人。
希腊人习惯在死去的爱人坟前种上一株鸢尾花,希望它能把自己都爱与悲伤,痛苦和思念都传达给对方。
赫尔曼黑塞的童话集《鸢尾花》,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每一个故事都能发人深省,感触颇多。
住在威尼斯的贵族小姐玛格丽特,是威尼斯城里适婚年龄的男人们都想娶的女人,她年轻漂亮,出身高贵,而且非常富有,能跟她结婚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玛格丽特眼里,能配得上她的男人还没有出现,她谁也看不上,追求她的男人都吃了闭门羹,她也就越发清高了,大家都在背后叫她“威尼斯最无情的女人”。
玛格丽特有一个仆人,长得特别矮,是父亲捡回来,虽然长得其貌不扬,但这人有特异功能,他会讲故事,能听得懂动物的说话,这越发让人感到稀奇。
这个矮人无所不知,玛格丽特问鹦鹉现在梦到什么,矮人便会娓娓道来,玛格丽特随手丢掉一个石子,矮人会讲述这颗石子的奇妙旅程。
这个矮人是玛格丽特的私有财产,她可以捉弄她,戏弄他,但其他人不可以,必须要尊重他。
02.
一个贵族年轻人来向玛格丽特求婚,她婉言拒绝了,其实她的内心已经爱上了这个青年,只是她的骄傲不允许她立刻答应对方。
这个年轻人盛气凌人,脾气暴躁,他拧断了鹦鹉的脖子,还把矮人的小狗踢到水里淹死了,可这样一个人,却让玛格丽特着迷。
她陷入了爱情的烦恼中,对这个男人有一种无法把握的恐惧,在患得患失中,她嫉妒,她失眠,她恳求矮人的帮助。
玛格丽特知道矮人会制作一种迷情香水,她要用这种香水迷住对方,让对方像她一样投入地爱上自己。
矮人答应了玛格丽特的请求,但是矮人研制出来的迷情香水是穿肠毒药,他要给他的鹦鹉和小狗报仇。
这个年轻人不喜欢矮人,他看着矮人递给他的酒,他逼着矮人先喝一口,然后自己才喝下去,一个小时后,矮人和年轻人都倒下去了,玛格丽特疯了。
这是一个关于爱、背叛、复仇的故事,最终以矮人的死亡,玛格丽特疯掉而结尾,令人唏嘘不已。
矮人在临死的时候,思索自己穷苦单调的一生,发出一生感慨:智者总是听命于蠢人,人生就像一部蹩脚的喜剧,枯燥而又乏味。
03.
《鸢尾花》一共收录了黑塞18篇文章,每一篇故事都很精彩,读来更是发人深省。
《奥古斯图斯》讲述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拥有人见人爱的本领,他可以心想事成,却很不快乐,可他总是惘然若失……
《周幽王》讲述的是古老东方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在黑塞笔下另一种风格。
《两兄弟》是黑塞十岁时的作品,讲述矮小柔弱的弟弟自小被哥哥不待见,于是自己选择一条出路,多年以后见到风水轮流转的颓然哥哥,他选择不计前嫌以德报怨。
《鸢尾花》里安塞尔姆用尽一生的力量都在寻找鸢尾花的秘密,他执着而又茫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赫尔曼黑塞,出生于德国卡夫尔,自小就文采斐然,七岁开始发布作品,少年时他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折磨,开始逃学,一边做学徒,一边各地游历。
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包括中国古老东方的文化深入研究,他的世界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04.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马尔克斯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很大的不同,他创作的童话故事,几乎跨越了半个世纪,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看,在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有着他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思考,就是大家所说的“黑塞风格。”
赫尔曼·黑塞说:“你的内心总有一处宁静的圣地,你可以随时退避并在那里成为自己。”
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托马斯·曼,这样评价黑塞:
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这是对黑塞文学艺术的肯定,黑塞的浪漫主义风格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他热爱自然,向往乡间隐士生活,一生都在追求“人类回乡”的终极答案。
黑塞在《悉达多》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你内心有一种宁静,有一个避难所,你随时都可以躲进去,获得回家的感觉。”
黑塞是一位生活在故事里的人,所以读黑塞的故事,可以不用长大,因为故事里有我们想要寻找的答案。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THE END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作者简介:顾子鱼,自由撰稿人,温暖的人写温暖的字。